《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本草纲目》作为中医药学的百科全书,对一些外治法可谓搜罗赅备。兹选摘部分内容分析如下,以利推广《本草纲目》临床运用外治法的经验。

《本草纲目》所载外治内容极其丰富,虽然散见于各药条目之下,并无系统完整的专章陈述,但从中可窥其运用外治法的灵思妙用。书中收录历代名医及李时珍亲诊医案余则,其中外治医案则,说明李时珍对外治法极为重视。

一、博物之理,巧作外治辅料

案1:裴旻山行,见山蜘蛛垂丝如匹布,引弓射杀,断其丝数尺收之。部下有金疮者,剪方寸贴之,血立止也。(《本草纲目·第四十卷·蜘蛛》)

李时珍指出“蛛网盖止血之物也”,能“疗疮毒,止金疮血出”,又有黏性,取之覆盖于创口之上,集止血、疗疮、解毒、保护创面等多种效用,可作为极佳的外用包扎材料。

案2:有人偶含刀在口,割舌,已垂未断。一人用鸡子白皮袋之,掺止血药于舌根。血止,以蜡化蜜调冲和膏,敷鸡子皮上。三日接住,乃去皮,只用蜜蜡勤敷,七日全安。(《本草纲目·第四十八卷·鸡》)

舌体娇嫩而润,灵活常动,若遇创伤,极难疗护,一般包扎顾护之品皆难施用,李时珍援引《仙传外科》之发明,释之云:“此用鸡子白皮无他,但取其柔软而薄,护舌而透药也。”此皮质地喜润而柔韧,极适用在常湿而润的部位上贴敷,调入稠黏药剂,可加强其黏附之性,易于固定创口,并可浸含药剂于皮中缓缓透入患部。近代有先取皮浸药,再于黏膜及体表细嫩部位处贴敷,即此法之应用。

二、避药之害,改外用以减毒

案1:舌胀塞口,以蓖麻仁40粒,去壳研油涂纸上,作燃烧烟熏之。未退再熏,以愈为度。有人舌肿出口外,一村人用此法而愈。(《本草纲目·第十七卷·蓖麻》)

舌肿病机见于《诸病源候论》,其曰:“手少阴为心之经,其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其气通于口。太阴之脉起于足大指,入连舌本。心脾虚,为风热所乘,邪随脉至舌,热气留心,血气壅涩,故舌肿。舌肿脉胀急,则舌肿强。”(《诸病源候论·卷之三十·舌肿强候》)此案用蓖麻油涂于纸上烧烟熏舌。蓖麻子主“舌胀喉痹”,能“开通关窍经络,能止诸痛,消肿追脓拔毒”,“其性善走,能开通诸窍经络,故能治偏风、失音口噤、口目㖞斜、头风七窍诸病,不止于出有形之物”。然而“蓖麻仁甘辛有毒热,气味颇近巴豆,亦能利人”,其峻猛之品毒副作用甚大,直接内服恐有过毒之害,一般只取油外用。今改烧烟外熏,既可存其药性,又能避免药物之毒与舌体直接接触。药化为烟,更善走窜,熏舌及口,能开通心脾二窍,继而循手少阴、足太阴经络宣畅郁遏之血气,拔风热毒气外出。血气既通,热邪去,舌肿自消。

案2:杨嵎少时,有疡生于颊,连齿辅车,外肿若覆瓯,内溃出脓血,痛楚难忍,百疗弥年不瘥。人令依郑法烧药注之,少顷,朽骨连牙溃出,遂愈。(《本草纲目·第九卷·雄黄》)

郑法出于《周礼》:“疡医,疗疡以五毒攻之。”郑康成注云:“今医方有五毒之药,作之,合黄堥,置石胆、丹砂、雄黄、礜石、磁石其中,烧之三日三夜,其烟上着,鸡羽扫取以注疮,恶肉破骨则尽出也。”古方治疡常用石药之属,取其蚀恶肉、缓疽疮、拔邪毒之功,但石药气味偏甚,并多含剧毒之性,实不适于直接与人体接触。燃药用烟,还用鸡羽少量扫注疮上,减毒不失疗效,待坏骨恶肉一出,新肉生则疮愈。

三、明邪之性,外法从治引逐

案:一男子病缠喉风肿,表里皆作,药不能下。以凉药灌入鼻中,下十余行。外以阳起石烧赤、伏龙肝等分细末,日以新汲水调扫百遍。三日热始退,肿始消。(《本草纲目·第十卷·阳起石》)

张从正曰:“热结于咽,项肿绕于外,且麻且痒,肿而大者,名曰缠喉风。”(《儒门事亲·喉舌缓急砭药不同解》)患者症见咽、项内外皆肿,尤其咽中热盛肿胀不通,而致药不能下,巢元方云:“夫生肿痛者,皆夹热则为之。若风毒结于喉间,其热盛则肿塞不通,而水浆不入,便能杀人。”(《诸病源候论·卷之三十·喉咽肿痛候》)病势甚是危急,非寻常火所致。张从正指出:“十二经中,言嗌干嗌痛,咽肿颔肿,舌本强,皆君火为之也。唯喉痹急速,相火之所为也。夫君火者,犹人火也;相火者,犹龙火也。人火焚木其势缓,龙火焚木其势速。”(《儒门事亲·喉舌缓急砭药不同解》)李时珍进而提出治疗方案:“喉痹,相火急速之病也。相火,龙火也,宜以火逐之。”治法有邪当攻,以凉药取鼻道灌入以攻里热,清解结于喉中之风毒;外用拔毒散扫敷喉部以逐火外出,方中阳起石、伏龙肝两药气味皆温,并具拔散诸热肿之效,即以“从治之道”引邪火向外而散,而内服以凉、外治以温,增强引龙火向外解散之势。两法并行,内清外引,邪毒得出路而走,风毒热去肿胀自消。

四、应药之反,内外兼以相成

案:脚气上攻,结成肿核,及一切肿毒。用甘遂末,水调敷肿处,即浓煎甘草汁服,其肿即散。清流韩咏病脚疾用此,一服病去七八,再服而愈也。(《本草纲目·第十七卷·甘遂》)

脚气上攻,因致肿满,“此由风湿毒气,搏于肾经。肾主于水,今为邪所搏,则肾气不能宣通水液,水液不传于小肠,致壅溢腑脏,腑脏既浸渍,于皮肤之间,故肿满也”(《诸病源候论·卷之十三·脚气肿满候》)。治用水调甘遂末敷患肿局部,配合内服浓煎甘草汁。李时珍云:“肾主水,凝则为痰饮,溢则为肿胀。甘遂能泄肾经湿气”及“隧道水湿,脚气”,单味药即能并除脚气水肿的病本及标证。巧以外用可使药力直达病处,就近于患处发挥疗效,同时又能降低内服甘遂的副作用。以水调者,以水引水,有同物相感相求之意,使壅滞的水气感而宣散。配以内服浓煎甘草汤,一能减甘遂毒性,二用防药毒伤中,三取相反相成。观其效“一服病去七八,再服而愈”,难怪李时珍感叹:“二物相反,而感应如此。”本法之用,既取得满意疗效,又不致霸道太过,此识用的确高明。

下面向大家介绍咳嗽的几种外贴治疗方法:

寒性咳嗽

寒性咳嗽可能具有的症状:咯出的痰色白清稀,患者形寒肢冷,恶寒重而发热轻,咳嗽胸痛,喘促,面色青白,可见面后黧黑,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舌淡白或紫暗,苔白滑,脉沉弦或紧。

主要鉴别点:怕冷,受凉后咳嗽发生或者加剧,或者有明显受寒而引起咳嗽的原因,口不渴,不想喝水,咳嗽久而不愈的,一般都是寒性咳嗽。

方药:麻黄50克,细辛30克,吴茱萸45克,生半夏30克,冬花30克,百部50克,杏仁50克,浙贝母30克,桔梗50克,桂枝30克。

以上药物共研为末,过筛,装瓶密封备用,每次每穴取药粉三五克,用药托贴膻中、肺腧穴,每次贴12小时。建议晚上贴,早上去掉,第二天晚上继续贴。顽固性咳嗽,连续贴一个星期,必要时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热性咳嗽

症状:咳嗽,咯黄痰或白色黏痰,伴有口干、咽痛、便秘、尿赤、身热或伴有喘息等症状,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少津、脉滑数或细数。

主要鉴别点:遇热加重,口渴,呈现热的表现,和寒性咳嗽相反。

方药:炙麻黄12克,石膏9克,杏仁6克,黄芩9克,连翘6克,牛子6克,生甘草6克。

上药共研为末,过筛,装瓶密封备用,每次每穴取药粉三五克,贴膻中穴,一日一次。注意事项同上。

回文章顶部,点“中科盛元中医研究院”进行订阅。

感谢







































白癜风怎么治疗可以好
北京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cscc/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