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知识了!吃土吃土原来土真的可以吃!伏龙肝也就是农村土灶里面常见的“灶心土”,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伏龙肝,也就是灶心土、灶膛土,是农村烧大锅时因烧木柴和杂草而在灶台内部中心形成的焦黄土块。一般老人会将土块去掉焦黑部分以及杂质,然后得到的就是药用部分,也就是伏龙肝!以前在农村竟然有人吃土来治病,那吃什么土可以治病呢?是真的假的?这个虽然听起来很荒谬,确实是真的,在过去医药科技不发达的过去,确实吃土是可以治病的,但也并非是大田里面的随随便便的泥土,而是一些具有一定药效的“土”,像东壁土,灶心土,这类的土确确实实是可以治病的。有些中药就是很奇妙,有时让人想象不到,但它确实就是有疗效,比如说这灶心土,也叫伏龙肝,就是农村烧柴火的土灶灶芯的土块,居然能治病。你知道什么是奇特中药灶心土吗?农村烧火做饭用的是自制的土灶,这种土灶是用黏土或黄土夯实后挖出锅框、灶肚和储灰洞而成的,灶肚开口及储灰洞开口向外,灶肚尾部向上开孔做烟冲,在灶肚与下面的储灰洞之间有一泥土隔层,需要在这一隔一层中央挖出一个小的上下贯通的纵向长方框,在这个框内镶上铁制炉条成为灶芯,这样节能环保的灶台就做好了。在锅框上放上铁锅,可炒百菜,可炖百味。通过灶门往灶肚里填进燃料,可用百草,可放百柴,连上风箱还可放进燃煤。燃火烧热铁锅做成一日三餐,百草成灰漏进灰洞撒满乾坤。就这样,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这灶台将生鲜农产品变成酸甜苦辣百味食物供养着一家人。在生米做成熟饭的过程中,灶肚内的雄雄烈火向四周传递着能量,烧熟的饭菜一锅又一锅,炉芯的炉条红了黑、黑了红,灶芯周围的土体也是热了凉、凉了热,就这样,日久天长、天长日久,没想到这灶芯的土却被炼成了宝,叫做灶心土,成了治病疗疾的中药。灶心土为燃烧木柴或者杂草的土灶内底部中心的焦黄土块。全国各地农村都有。在拆修柴灶时,把烧结的土块取下来,削去焦黑部分和杂质就可以使用了。根据《名医别录》记载灶心土又名伏龙肝,性辛,温。归脾、胃经。具有温中止血,止吐,止泻的神器功效。

灶心土性温,专入中焦,温脾阳而止血,为温经止血之重药。反是脾气虚寒,不能统血之病症,都可以使用,灶心土特别善于治疗吐血,便血。例如《广利方》中记载治疗吐血,可以单独使用灶心土用水淘汁和蜜服用即可;治疗中焦虚寒引起的便血、吐血、崩漏,可以与附子、白术、地黄等药一同使用。如《金匮要略》中的黄土汤就是由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阿胶、黄芩、灶心黄土组成。灶心土质重而温,长于温中和胃、降逆止呕。主治脾胃虚寒,胃气不降引起的呕吐。可以和干姜、半夏、白术等同时使用。也可以使用灶心土治疗反胃和妊娠呕吐。例如《百一选方》记载治疗治疗反胃呕吐,用灶心土研末,和米汤送服。灶心土既能温脾暖胃,又可以涩肠止泻,主治脾虚久泻,常与附子、干姜、白术等配伍。如果治疗胎前下痢,产后不止者可以山楂黑糖为丸,用本品煎汤代水送服,如《张氏医通》中记载的伏龙肝汤。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灶心土含有硅酸、氧化铅、氧化铁,此外还含有氧化纳、氧化钾、氧化镁等物质。因此本品具有缩短凝血时间,抑制纤溶酶及增加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等作用,能减轻洋地黄酊引起的呕吐,有止吐的作用。那么你知道为什么灶心土又叫伏龙肝吗?据传说,古代有一皇子得了奇怪病,血痢不止、危及生命,太医百药皆用、百方皆试,均无疗效,束手无策之际,宫里得到消息,称有一农医可治此病,随传入宫内,只见农医跑到御膳厨房,搬离铁锅、以土灶的炉芯处撬下几块灶心土,然后用温水泡开,遂让皇子一日三次分别服下,服用了两天,血痢止住,精神恢复。皇帝大喜,遂把灶心土命名为伏龙肝。虽是传说,但也表明了灶心土不有一定的止痢作用。你知道灶心土的药效和作用吗?灶心土,经过长年累月的熏烧,蕴含了百草百柴之百味,土质已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焦黄的土块成为成分复杂、百味杂陈的“仙丹”,无毒无菌无污染,吸附、吸潮性强,经先人试验、体验,发现其具有药用疗效。医书《本草拾遗》称,灶心土味辛、性微温,归脾、胃经。具有温经止血、温中止吐、温脾止泻、祛湿利水等功效。临床上,主要治疗脾胃虚寒及摄血无力引起的吐血、便血、崩漏、呕吐及脾虚久泻、外敷疱疖、湿疹等病症。现代研究表明其成分主要有硅酸、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钾等。

在药理上,灶心土具有凝血、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及增加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等功效,具有止呕的作用。选用灶心土治病时需要注意什么?用灶心土治病疗疾时,需要经过医生的辨证论治,根据病情确定用法用量,并与其他药物进行配伍使用,切不可自行盲目用药。灶心土作为药用时,要选取年岁久长、久烧不带而形成的黄色或黄褐色或红褐色的、具有清炎烟熏味的干燥细腻土块为好。总之,灶心土,经火久炼、得火之性,具土之质、得草之味,从而具有一定的敛血止吐止泻等药用价值,是一味十分独特的中药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hxcf/4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