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s://m-mip.39.net/fk/mipso_5972056.html
曹乃谦是位地道的晋北作家,任谁看到他作品的第一眼,都难免为字里行间的“莜面味”所触动。是的,方言写作,在我看来其实就是一种最好的环境描写,拥有任何词句都难以比拟的穿越时间和空间的力量。每个大同人甚或是像我这样的,半个忻州人,只要还有一点乡土经验——谁的祖辈不是从黄土地里走出来的?谁家在村子里没有几间窑洞?在一本书看到“栓栓”看到“莜面鱼鱼”看到“闹不机明”,就明白了,这是遇见老乡了哇,有种天然的意外之喜,像面你对小时候便熟悉的人与物,总是愿意交付信任的,哪怕那是你的全部身家。而曹乃谦,就是这样一个值得你信任的作家。上次看他的书,是《到黑夜想你没办法》,全方言,我是一口气看下来的——畅快!但是心中稍微有些空落落的,因为那本书的欲望——性和饿,写到最后显得僵化,陷入了一种模式,同样的放大,却让人感到里边的贫乏,失去了初见的震撼。不禁让人忧虑作家在这本书之后的创作道路,题材会不会单一化?现在,看到《流水四韵》,那么我相信读者们可以放心了。上一本是酸辣汤,这一本啊是油糕——瓷密粘实,香气里略带苦涩。我看的时候,眼泪就止不住地滴答滴答落出来。幸好那时自习室没什么人,不然他们一定会以为我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其实,是这本书写的那些情与景真的触动人心——平淡的人生那些层出不穷的烦恼,误会,母亲朴实,令人泪中带笑的体贴和爱,甚或还有那个独特大时代造成的难以释怀的悲剧和心灵震撼——这些都是一支饱蘸感情和回忆的笔,尽其所能跨越时间传达给我们的。日光下并无新事,我们都可以在里面,找到一个自己能产生共鸣的,影子。这本书是孩子的回忆,初小,高小,初中,高中,一共四节,每节里又都有九题,全书一共三十六个故事。各自成篇,又隐藏暗线。以孩子的眼光看,人生就是这样,简单明了,好像自己是在九月一日那天突然的成长起来的。既然是孩子,无论如何,关系纠葛也没什么复杂,无非是同学老师,邻居玩伴,亲人长辈。哪怕听到大人间的秘辛,他们也是压低声音絮絮地说,或者叫你捂上耳朵。可越是如此,才越会显得这些事格外的骇人听闻,难以置信,因为从未想过,所以以为并不会发生。就像孩子间的排挤,欺压,孤立,在大人看来恐怕也会觉得吃惊,在天使的脸上,残忍显得更残忍了。幸好我们的作者,当初是个聪慧而大度的少年,现在动笔的时候也是个阅尽世事的老人,从他的眼睛望出去,我们总能是平和的回顾过往,记忆角落里的疮疤和笑褶,生动却不刺痛。是什么使我们成为了现在这样的人?涓滴细流,慢慢汇成溪水,在难以成眠的夜晚,经过你的心底。搁锅面揭开的时候,你隔着氤氲的热气偶然望见灶台那端母亲专注的脸,心里也暖化了。可是有时候,她也蛮不讲理,不问青红皂白就动了手。明明自己一个字不识,对于你的学习又总是有长篇大论来教训。朋友却总是那么要好,大家一起去野泳,瞒着家长谁都不说,有了共同的秘密埋在心底,不自觉就要更亲近一些,一块儿谈理想,听音乐,时光飞快,可身边又总有新面孔,再次相遇在巷口的时候,别有一种恻隐难言了。还有年龄相近的表哥表妹,天生的亲近,但各家又都有各家的情况,父辈的纠葛虽已远去,却明里暗里投下影子,长大了,那影子挣扎着就要活过来,搅得人心也远了。归到头来,还是最贪恋母亲的怀抱,无论有多坚强,在脆弱动摇的一霎,在母亲怀里的感觉总莫名其妙地涌出脑海,像泪水涌出眼眶一样不自觉。时代终归是远去了,留下一些故纸,几张褪色模糊的相片,连那个时代最年轻的亲历者,也是斑白头发的老人了。以我们的生活经验,却无法想象那时的气氛,那时的故事,而生活的荒谬却总是超人想象。曹乃谦的意旨绝不在此,但是故事总离不开背景,就像这样一本书,总不能撇开笔一点也不谈到大同的城墙。流水潺潺,不在于什么鬼斧神工天翻地覆的变化改造,是水流过去,一天两天,千年万年,细沙,白石,谁都难免留下痕迹,再回去?那是不可能了。我想,或许这就是《流水四韵》的意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jbzl/11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