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是傻X的人,越有一股谜之自信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445742.html 年,匹兹堡青年阿威在光天化日走进两家银行实施抢劫,与一般劫匪不同,他既没有用丝袜蒙脸,也没有用头罩套头,事实上他没有做任何伪装。这让他在当天晚上便被警察抓获,一个小时后,他的形象随监控录像出现在11点的新闻中。看到画面中的自己,阿威终于失控:这不可能!我脸上涂了柠檬汁啊!大家不是都说柠檬汁是隐形墨水吗? 图片来源:kidsnewton 无论阿威对隐形墨水有什么误解,他都对此深信不疑,甚至没有在出门前照一照镜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三个道理,第一,做任何事要想成功需要脑子,第二,每个人对脑子的理解不太一样,第三,如果你恰巧没有脑子,你可能也不具备认识这一事实的能力,换句话说,傻逼意识不到自己是个傻逼。 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大卫·唐宁和他的博士生贾斯汀·克鲁格对这种无知的自信非常感兴趣,他们做过四个实验,发现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逻辑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总是高估自己,当他们实际得分只有12%时,却认为自己的得分在60%以上。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为“唐宁-格鲁克效应”,简称“达克效应”。 越是无能的人,越是难以识别出别人的“真功夫”,从而越是可能高估自己的水平,所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直到真正接受相关训练,才可能“知道自己不知道”。 别以为你不敢抢银行这事儿就跟你没关系了。无知的自信无所不在。在简历里填自己精通Ps、Ai、Ae、Python、3D建模,其实只抠过证件照写过“Helloworld”;说自己会摄影会剪辑会弹钢琴,其实只摸过两下器材;掌握英日韩西法意十八国外语,其实每种语言都数不到十;写代码全程自信满满,越写越High,想立马出门去创业大街拉风投,直到编译器向你报错。 图片来源:MOLG.H 唐宁还写过另外两个故事。 “吉米鸡毛秀”曾经在德州一个音乐节现场做过一个恶作剧。主持人吉米·坎摩尔对同事说:“去参加音乐节的人都以知道下一步的安排而骄傲,即使他们其实并不真正了解新的内容是什么。”他们随机采访路人对一些乐队的看法——但其实这些乐队根本不存在。 他们编了一个名叫DoctorShlomo的乐队,这个名字来自一部百老汇歌剧,主角是音乐家ShlomoCarlebach。“你们觉得DoctorShlomo怎么样?”记者问两个女孩。“是我最喜欢的乐队!”“没错,今年特别燥!” 图片来源:cvltnation.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jbzl/6938.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个人到汉口这里,都要喊声
- 下一篇文章: 人招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