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心土,旧时的家乡味

伏龙肝——灶心土

“和合之龙,其静似肝。”

伏于灶底,暖胃散寒。

中药之中,有一味取自土灶的药物——灶心土,又称伏龙肝。

“前世今生”

古人对灶神的祭拜非常重视,为了突显对灶神的敬重,在崇尚龙文化的中国,灶神有了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伏龙。所以灶心土也叫伏龙肝。

灶心土,顾名思义,就是烧土柴的土灶内底的焦黄土块。灶心土与寻常的土不同,它是由火、柴、土经长时间烧熔形成的,融合了三者的特性。土在脏应脾,灶心土归于脾胃经;火性炎上,故灶心土性温;木在味为酸,酸性收涩,故灶心土味涩。

《老娘土》就是一篇与灶心土有关的文章,讲述了母亲从灶台底挖一些土给离家参军的孩子包上带走,让孩子取土泡水喝以此缓解水土不服的故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文化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然而曾经在农村家家户户可寻的灶心土,如今却是一味逐渐消失的中药。

功效

灶心土具有温中止血,止呕,止泻的功效。在某些农村,依然流传着取用灶心土治疗腹泻呕吐的土方法。在中医理论中,灶心土的应用寻常且广泛。它不仅能治疗虚寒性出血,如便血、吐血,更可以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和久泻。甚至可以治疗胎前下痢,产后不止。

炮制方法

在拆修柴火灶火烧柴火的窑时,将烧结的土块取下,用刀削去焦黑部分及杂质即可。

相关配伍

灶心土与附子、白术、地黄等同用,作黄土汤,可治疗中焦虚寒之便血、吐血、衄血、崩漏——《金匮要略》

灶心土研末,以米汁送服,可治疗反胃呕吐——《百一选方》

灶心土捣细,调水服,可治疗妊娠呕吐——《本草蒙荃》

以山楂、黑糖为丸,用灶心土煎汤送服,可治胎前下痢,产后不止——《张氏医通》

点个在看点个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jbzl/9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