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心理疾病的危害一点也不比身体
说到春天,人们总是能想到“新生命”“希望”等美好的词汇,可就是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却是抑郁症的高发期,原因在于对春季的期待和自身心情的反差,会让受方向季节性情绪障碍困扰的人感觉更糟。 今天下午,在馥方堂中医健康知识公益讲座“抑郁症的诊断及中医治疗”的线上课堂上,馥方堂执业中医师、心理治疗师刘传后结合自身多年治疗抑郁症的经验,分享了对抑郁症的中医见解,希望可以帮助抑郁症朋友早日走出困境。 讲座内容整理大家好,我是馥方堂的刘医生。我今天给大家讲的一个话题是抑郁症及其中医的治疗。 我是一名中医师,同时也是一名心理治疗师,所以我平时能接触到非常多的心理疾病患者。我深知,心理疾病的危害,其实一点也不比身体疾病的危害小。在心理疾病中,抑郁症是发病率最高的一个,我相信大家其实或多或少都有过一些了解,那我今天就抑郁症的中医诊断及治疗,与大家系统地交流一下。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有“三低”: 1.即情绪低落:感觉自己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2.兴趣和愉悦感丧失:以前感兴趣的事儿,都不想做了。比如孩子喜欢打篮球,突然不喜欢了。 3.精力减退,容易疲劳。 除了这些核心症状,常见的伴随症状还有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低、情绪悲观、出现失眠,可能还伴有自杀自残等行为或者观念等。 以上说的这些,都是症状,抑郁症的确定还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就是出现这些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两周。如果自己出现这些症状,或者发现自己的亲人朋友出现这些症状,那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了,要尽早就医,寻求精神心理专家的帮助。 抑郁症当前的主流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当前精神科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西酞普兰等),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药物。心理治疗的话,像CBT(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治疗,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除开抗抑郁药和心理治疗外,现在中医治疗抑郁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中医是没有抑郁症这个名词的,现代医学所说的抑郁症,其实包含在中医的“郁证”当中。 中医的郁证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肋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郁,包括外邪、情志等因素所致之郁。狭义的郁,单指情志不舒之郁。 郁证多因郁怒、忧思、恐惧等七情内伤,使气机不畅,出现湿、痰、热、食、瘀等病理产物,进而损伤心、脾、肾,致使脏腑功能失调。加之机体脏气易郁,最终发为本病。 01肝气郁结 临床表现: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女子月事不行;舌质淡红,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和中。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 02气郁化火 临床表现:急躁易怒,胸闷胁胀,口干苦,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代表方:加味逍遥散。 03痰气郁结 临床表现:精神抑郁,胸部满闷,胁肋胀满,咽中如有异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代表方:半夏厚朴汤。 04心神失养 临床表现: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喊叫骂詈:舌质淡,脉弦。 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代表方:甘麦大枣汤。 05心脾两虚 临床表现:多思善虑,心悸胆怯,失眠健忘,头晕神疲,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代表方:归脾汤。 06心肾阴虚 临床表现:虚烦少寐,惊悸,健忘,多梦,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盗汗,口干咽燥,男子遗精。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心肾。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两个方子合在一起用)。 以上的话,我大概介绍了一下抑郁症及中医治疗方法的一些知识。治疗抑郁症,精神科抗抑郁药治疗、心理治疗、中医药治疗均有特有的优势,临床上可以选择综合治疗,效果最佳。 长按识别下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jbzl/9664.html
- 上一篇文章: 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海报揭晓河南郑州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