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己百教授简介

于己百教授,年4月生,山东人。其父于有五先生为华北国医学院首届毕业生,为施今墨先生的高徒,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于教授家传中医,年又考入兰州大学医学院学习西医,医院、甘肃省新医药研究所、甘肃中医学院工作,历任甘肃省新医药研究所副所长、甘肃中医学院(现甘肃中医药大学)院长、甘肃省中医学会理事长,为全国名老中医、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国家第一、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首届甘肃省名中医。

于教授穷毕生临证所得,创制的胃炎宁胶囊、萎胃宁蜜丸、胃溃宁胶囊、肠炎丸、清胃增食煮散、健脾增食煮散、解热止咳煮散、促孕散(汤剂)、更年宁(汤剂)、肌瘤宁胶囊、痛风煮散、眩晕宁(汤剂)等,在临床上有着良好的效果,在甘肃及其周边地区有重要影响。于教授培养了赵健雄、郭志、张士卿、邓沂、于善哉、李金田等一大批具有浓厚中医特色的人才,促进了中医学的代代相传。

病案

案1

姜某,男,11岁。年3月20日就诊。

主诉:呃逆2天。

现病史:家长代诉患儿二日前因食后吸入冷气,遂致呃逆久久不止。其病之发,每于进食时呃声频频,饮热汤、食热粥后稍有缓解,但移时复呃如故。

刻下症见:呃声时做,家长诉说患儿平素畏寒、肢冷、少动。脉沉弦,舌淡红、苔薄白。

中医诊断:呃逆。证型:脾胃阳虚,寒气客胃。

治法:温胃散寒,降逆止呃。

基本方:旋覆代赭汤。

处方:旋覆花10g,代赭石20g,党参12g,炙甘草10g,生姜10g,半夏10g,柿蒂6g,砂仁6g,芍药20g,枳实10g。水煎服,一日2次。

3月26日复诊:服上方4剂,呃逆大减,略感胃脘胀满,余无他症,前方增损,再进3剂,其病告愈。

案2

葛某,女,48岁。年5月13日初诊。

主诉:呃逆1周。现病史:患者1周前与他人怄气并喝凉茶后出现呃逆,不能自制,经中西医治疗无效,故求于己百教授诊治。刻诊:呃逆频作,约10分钟呃5次,胁肋胀满,头晕口苦,舌红苔白、脉弦。

中医诊断:呃逆。证型:肝失疏泄、寒邪客胃。

治法:疏肝理气,温胃止呃。

基本方:小半夏汤。

处方:半夏12g,生姜12g,砂仁10g,荔枝核10g,白酒ml。前4药打碎,白酒浸泡1小时,温火煎煮数沸,待酒气上升时,张嘴频频吸纳。数沸后,取下待温,分2次服用。

5月15日,患者来诊所诉说按要求治疗,熏吸后呃逆减半,又分2次温服,当晚呃逆全止,至今未再复发。

案3

王某,女,28岁。年3月11日初诊。

主诉:呃逆1天。

现病史:患者自昨天起频频出现呃逆,不能自制,因有身孕四月,恐伤胎气,故今日一早即来诊所求治。

刻下症见:心烦躁扰、口苦口干、大便较硬。两脉俱滑、稍有弦数,舌红、苔薄白。

中医诊断:呃逆。证型:肝气犯胃。

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呃,理气安胎。

基本方:逍遥散。

处方:柴胡12g,芍药10g,当归12g,茯苓12g,白术10g,炙甘草10g,生姜10g,薄荷6g,半夏10g,代赭石20g,黄连6g,牡丹皮10g,栀子10g,枳实10g,伏龙肝30g。伏龙肝布包煎汤,然后以此煎液煎煮上药2次,分2次温服。

3月18日复诊:上药服3剂,呃逆大减,心烦、口干也有减轻,又自服2剂呃逆全止,至今未再复发,余证皆消,病告痊愈。

解析

01

病因病机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冲上,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于己百教授认为,呃逆总由胃气上逆所致。胃主受纳,其气以降为顺,正虚、邪实均可影响胃气下降。其发病原因,主要是饮食不节而损伤脾胃。而情志不遂,肝气犯胃;劳倦过度、耗伤中气,或年高体弱、久病不愈,致使脾胃阳虚;或热病伤津,或汗、吐、下太过,损伤胃阴,亦均能导致胃气不降,逆而上行,发生呃逆。

02

治疗

于己百教授临床上对呃逆治疗,疗效卓著。常分成胃寒、胃热、肝气犯胃、胃阴不足和脾肾阳虚五型辨治。

于己百教授治疗呃逆,除进行辨证治疗外,还有小半夏汤加味熏吸内服治疗顽固性呃逆、伏龙肝煎液煎煮逍遥散治疗妊娠呃逆等经验。

小编提醒:文中所提及的方药在使用中应注意辨证施治!非医学背景朋友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本文选自邓沂教授主编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项目入选名家学验薪传丛书《于己百医案精解》(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微言精医”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初期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xttz/3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