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不错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提到做饭的好处,你会想起什么?

更合胃口?

更省钱?

还是……更容易找到对象?

科学家们表示:啧,肤浅!

我给你讲个厉害的:爱做饭和死亡率有关。

爱做饭的人可能死亡率更低!

国际学术期刊PublicHealthNutrition发表了一项随访十年的研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

爱做饭的人可能死亡率更低!做饭频率越高,越能从中获益!

这项研究,对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长达十年的随访,发现与从不做饭的人相比:

每周做饭1~2次的人,死亡率下降29%;

每周做饭3~5次的人,死亡率下降41%;

每周做饭5次以上的人,死亡率下降53%。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当然了,影响死亡的因素有很多,会不会是其他因素的作用呢?

严谨的研究者当然也想到了。他们利用统计学手段,将诸如性别、年龄、营养知识、财务状况等等因素纳入考虑,把数据里的水份「挤干」,然后发现:

每周做饭5次以上,依然可以降低40%的死亡率。

有聪明的读者朋友要问了:既然做饭越勤快越不容易死,那根据这个规律,我每周做饭次,岂不是就能长生不死了?

想得倒挺美,做饭降低死亡率可不是因为什么玄幻的魔法,而是有内在的科学依据!

在家做饭,热量更低、营养更好

去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了一场「走进厨房」运动。

在毁掉了厨房锻炼了动手能力外,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吃得更健康了。

这不是错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食用方便食品和不在家吃饭,会增加肥胖风险。

不信请回想一下,你平时在家吃饭吃的是什么,然后再打开外卖App看看你都点了些啥……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与不做饭的人相比,自己做饭的人平均每天少摄入卡路里的热量,少吃5克脂肪和16克糖。

而在家吃饭不仅能摄入更少热量,降低肥胖风险,还能吃到更均衡的营养,有更高的饮食质量。

上文提到的随访十年的研究就发现,做饭越频繁的人拥有更好的营养知识。

他们会比不做饭的人吃更多的蔬菜、更少的肉,摄入更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和钙,以及更少的胆固醇。

不过,研究者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在统计结果时,即便把大家的营养知识保持在同一水平,每周做饭5次以上依然可以降低41%的死亡率。

也就是说,除了营养之外,做饭还有其他方面的好处!

在家做饭,焦虑更少、心理更好

想不到吧,做饭还能带来更积极的心理状态,甚至有时候被当做一种心理干预的有效手段。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年总结过11篇烹饪干预对心理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做饭能降低焦虑和烦躁的情绪,还可以增强自信、增加幸福感。

就拿疫情期间很多人开始在家练习的烘焙来说,听起来很简单,其实也是注意力和协调性的配合,要完成选取面粉鸡蛋、搅拌、发酵、送进烤箱等多项任务,还是精细操作,十分考验技能。

图片来源:Giphy.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xttz/6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