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大青龙汤小青龙汤
JT方劑臨床能力十日衝刺班 刚刚讲到这个石膏的药性。遇到这个肌肉里面的热,或者是阳明燥金之气相关的部位,肺啊、大肠啊、胃,它会把这个热清出来。因为一般后代的本草的药理学都会以为石膏的清热好像是泻药一样从肚子里拉出去。当然用了白虎汤,有些人会被那个汤寒到,所以会持续地腹泻。 但是,其实石膏退烧的那个感觉,真的其实是发汗药,就是它其实是辛味药,一发,那烧就退下来。就是,即使在阳明腑也是用发汗方在退这个烧的,到了肠道里面才会用那个泻药把大便打出来退那个烧。那白虎汤是这样子使用哦, 那白虎加人参汤呢,就是,如果白虎汤证有特别的心烦、特别的口渴,就加人参,帮他补一点水份。那我们现在开党参就可以哦。那张仲景的那个白虎汤的结构,我们今天的人开呢,石膏要多,至少克起跳。但是呢,知母就今天的人不必那么多。或者是还有一味药比知母要温和的,凉润的药,叫玄参,知母换成玄参也可以。 那这个病不是说张仲景的书有错,而是张仲景时代的人,我们看张仲景的阳明篇,就会发现那个时代的人,是阳明病特别肥大的。就是那个时代的人可能是一种比较阴虚,但比较强悍的人类。所以就非常容易变成阳明燥热的现象。那我们现在的人呢,是阳虚的比较多,所以形成这个体质的时候,基本上那个主证框哦,虽然在那里,可是体质上是东缺一点西缺一点,所以我们现在的人可以依照现在的状况做一点微微的调节。 那至于这个又烦、又渴,以渴为主,又口渴又发热的这个白虎加人参汤呢,在经方的世界里面,又是治什么的特效药?就治中暑的特效药。就是如果你中暑了,你需要把你身体里面的热推出去啊,可是又需要补一点气、补一点水,那白虎加人参汤是刚刚好。 那白虎汤结构,还有另外一个汤,我们就顺便把它教掉了哦。是叫做竹叶石膏汤,12之43条。 这个竹叶加石膏汤,它是这样子,他说,当一个人感冒好了之后呢,人好虚好虚,然后动不动就会觉得有热气往上冲,可能是咳嗽,并且伴随着呕吐。那这种虚又有热、又咳嗽、又伴随着呕吐的体质。 当然在伤寒论讲的是这个人是在大病之后,他的那个故事情节背后的病机是这样子,就是这个人很虚,可是这个人身体又塞满了还没有清完的热气。当然,你说竹叶加石膏汤可不可以当做是中暑的方呢?又虚又有热,这样是可以的。 但是,我先说一下不太严重的中暑哦,就是中暑的人常常会犯恶心,同学有没有这样的印象?那犯恶心的这种中暑,如果那个热能够清掉,把那个气补回来的话,就会舒服很多。 如果不用到白虎加人参汤这种经方的话,后代方,比如说有一个六一散的方。就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这就是水的数字嘛。那这个六一散,是两味药,一比六的两味药是甘草和滑石。那滑石这味药也是清气,清人的热的,跟生石膏的意思是很像的。 就是台湾有很多凉茶店这味汤,就知道一下而已,你要用哪一种都可以。拿六一散的科学中药治中暑,或者是用白虎加人参汤治中暑,效果都可以。所以这里不用太计较哪一种比较强。 那至于这个竹叶石膏汤,它在这个地方呢,竹叶是清上焦热的。然后呢,麦门冬是润肺润胃的哦,而且麦门冬放很多,又有半夏,又有人参,其他和白虎汤结构很像,但是没有那个寒到肚子的知母。 那这个方的话,有的时候会用到的情况是,比如说,这个病人呢,他经过化疗之后,一直气虚发热、一直气虚发热,那气虚发热的主方是补中益气汤。可是那种虚而发热的人,有的时候那个热太多,补中益气汤是纯粹的补药,它只能够说气虚到代偿的发热,用补中益气汤, 但是那个人真的好有燥热的感觉在那边烧着烧着,那,我会建议补中益气汤结构里面,还可以再加竹叶石膏汤,让它二合一。这样子的话,经过某些治疗方法之后的那种燥热难当,人又很虚弱的那种摧残可以降到很低。所以这个竹叶石膏汤也学一下, 你就想,那个人主观感觉是热的,客观感觉也是发烧,然后他又很虚的时候,那竹叶石膏汤是一个很好用的,微微调节用的。不过这就有一种中药当西药医的。其实真正虚到发烧的人,我们学到后面要看他是不是少阴,是不是厥阴,那后面再把它补齐就好了。所以这个是以生石膏为主的方剂,我们暂时就是岔这个题,这就是常用的方子。 那再看看那个大青龙汤哦,回到刚刚的,这个大青龙汤哦,它的条文里面有多讲一些东西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大青龙汤,你看他一出手,他的这个麻黄就是六两哦,六两麻黄很不得了哦,是张仲景的方里面麻黄最多的几个方之一了。 可是,同学,请问,他用了六两麻黄,像麻黄汤的麻黄只用三两,对不对?那他用了六两麻黄,他的发汗力会比麻黄汤强到一倍吗?答案是:不会。他的发汗力跟麻黄汤比是差不多的,这是因为在古文的世界里面,生石膏的药性跟麻黄的药性有互相结抗的效果的。 所以,一旦有了这么多的生石膏,它的生石膏是如鸡子黄大,其实不是如鸡子黄,我们,其实这可能是桂林本写鸡子黄,如果照宋本的话,我们就是如鸡子大。就是像鸡蛋大。所以,如果我今天用手感来说的话,大概是今天的三两左右,是七八十公克的样子。三两左右。 那这个今天的三两左右的鸡蛋哦,是鸡蛋大的生石膏,刚好要以把六两麻黄的药力,打消成只有三两麻黄的发汗力。所以它的发汗力的凶猛度,并不会比麻黄汤更多。 丁助教,请问一下,麻杏甘石汤在第几条?7之32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等会也是会教到的哦。 像这个麻杏甘石汤是,这个肺啊,又干又热的燥咳,常用的方,或者是发喘,常用的汤。那这个麻黄四两,石膏半斤。半斤就是汉朝时候的八两。那麻杏甘石汤的发汗力,就是石膏跟麻黄刚好打平。于是,它这个汤下去会是一滴汗也不必发。所以大家都可以看得到那个比例了,对不对?就石膏的重量,刚好是麻黄的两倍的时候,我刚刚说,大青龙汤的麻黄的三两,是现在课题的三两哦,不是汉朝的三两,现在剂量的三两。 就石膏跟麻黄互相调节的部分,同学们要知道一下。又或者说,这个等一下后面的课会教到一个葛根汤。葛根汤里面,有麻黄,像麻黄汤一样多,可是它又有葛根,在汉朝的医书里面,葛根四两。那四两葛根就刚好把那个三两麻黄的发汗力打了对折,所以,有了葛根四两的时候,麻黄的发汗力会削弱一半。 所以葛根,白白的、粉粉的东西,带阳明燥金之气,也是会跟麻黄的发汗力互相中和的,所以葛根汤的发汗力也是,虽然它有三两麻黄,但是它只有麻黄汤一半的发汗力。 那至于像是有一个治风湿常常用的方,在湿病篇,我们就不翻了,我提到就好了,叫做麻黄加术汤。加白术或者苍术都可以。就是麻黄汤这么猛烈的发汗的效力,如果你加了术的话,就会把它的发汗效力闷在皮肤里面,然后只发小汗,或者不发汗,这是治风湿。 那治风湿的这个麻黄汤加术的这个加法,大陆那边有做过临床上面实验哦。就是,如果术,白术这味药,或者苍术,用到麻黄一样多的时候,它的发汗力就是麻黄汤的一半。用到两倍多的时候,就完全没有发汗力了。然后用到三到四倍的时候呢,那个风湿是从尿出来,就是尿解,而不是汗解。所以这些都是某几味药跟某几味药会有互相结抗的效应。所以在经方里面,这个计算是非常清楚的。 那回到大青龙汤的条文,它这个条文哦,后面也有讲有的没有的,说什么如果你不小心吃到大青龙汤,全身跳动抽搐什么的,这是这样子,就是,大青龙汤的禁忌,一定是体质上不可以有少阴调子。就是如果他体质上有一点少阴病的调子的话,他吃大青龙汤,那个量的麻黄,对他来讲就太伤了。 所以,你这个7之8条后面,他说这个人呢,脉浮缓,桂枝汤证,身体也不疼,只是重。但是呢,乍有轻时,就是说,虽然他是桂枝汤的那个风伤卫哦。可是那个风邪也未免是太凶狠了。等于这个7之8条的大青龙汤证其实是这样子,它其实是一个桂枝汤证,可是这个桂枝汤证的那个风邪,是正常桂枝汤证那个风邪的十几倍之多,所以那个人被那个风邪压到不能动了,身重乍有轻时。 那这个时候呢,你要喝20碗桂枝汤,不如喝大青龙汤算了,你知道这种感觉,有种自暴自弃的开法。就会觉得桂枝汤要喝20碗,那算了,用大青龙汤打用力一点就算了,这种感觉。所以桂枝汤证太重的等级,有的时候也会用大青龙汤来收功哦。 但是呢,他就强调说,无少阴证者,就是脉一定要浮的,如果这个脉已经沉下去了,就少阴病了,就千万不能用大青龙汤。而我们现在的,台湾的人体质哦,其实大部分的人平常不怎么病的时候也都是少阴型的体质,就是比较阳虚的。所以呢,我们得到大青龙汤证的时候哦,还是,要用大青龙汤,但是呢,用完之后,几乎就要吃一个礼拜的真武汤来补强那个被大青龙汤伤到的部分。 所以,一旦要煮大青龙汤,就顺便把真武汤也买了算了,因为用完之后就会虚一段时候,就一直要吃真武汤。就像我的身体一有大青龙汤证,我吃了大青龙汤之后,接下来尿尿的时候就会觉得,怎么尿的时候哦,不张开眼睛看,都不知道自己尿完没有。就觉得那个地方木木的、钝钝的。 然后呢,尿出来的尿呢,有一点白茫茫的,就不是透明的。那尿起来,阴部觉得闷闷钝钝的,然后尿的颜色有一点白茫茫,那这就是真武汤证。就是肾脏机能已经有点弱掉了。那这也是我们今天吃这个汤的常态。 那我说这个汤呢,比如说你换算过来煎一碗的量好了,煎一碗的量,麻黄呢,它的六两,我们就算成今天的六钱好了。那这个时候呢,生石膏还是要放到二两半到三两比较安全。我的话,是大概六钱麻黄,我还是要放差不多二两的生石膏,比较安全。 就是现在煎一碗的汤的话,那喝的时候,也不要喝太快,就是轻轻喝个小半碗,感觉一下,没有发汗再喝个小半碗。那这个汤呢,这个石膏虽然遮断了六两麻黄一半的发汗力,但是这个汤下去是这样子,麻黄发麻黄的汗,石膏发石膏的汗。就是麻黄的汗是清钻到人血分的寒邪的。那石膏发的是肌腠里面的,阳明燥金之气的热邪。 所以,虽然它都是发一点汗,但是发的是两重汗。就是又发掉他里面闷住的,闷烧的热,又发烧进来的寒邪。所以是两重发汗法。 那这个大青龙汤证,是最常遇到的情况是什么呢?就是每次我们卫生暑在恐吓人民的时候,就差不多是大青龙汤证来的时候。就是什么什么新英文字母的新感冒的那个时候,就是恶性流感,最容易中标就是大青龙汤证。就是闷烧型,但是又怕冷的症状。 那最经典的大青龙汤证就是非典,SARS这个东西。什么叫做非典型肺炎,就是,正常肺炎应该是肺在发炎,可是病毒感染的疾病,造成这个人变成人体闷烧锅,然后把肺烧到纤维化了,但是其实他的肺没有发炎,叫做非典型肺炎。 那这个东西,人体闷烧锅的现象,说来啊,讽刺的是,人啊,要得到麻黄汤证或者大青龙汤证,也要人够强,因为不够强的人,汗孔根本关不起来,就不能形成主证,就直接经由桂枝加附子汤证直接掉到少阴病去了。 所以呢,那个非典流行的时候,不是有一句江湖俗话说,越强壮的人越容易出事。因为他有足够的体力被这个病毒煽动得把他变成闷烧锅。你盖不紧锅盖,又烧不动,就不会变成闷烧锅啊。所以,用你自己的能力去杀死你自己,这是这个病毒的特色。 但是之后的这几年之中,每次有恶性流感来的时候,中标的人,常常会遇到大青龙汤证,而那个时候科学中药的大青龙汤吃个一勺半左右,很少,一公克半,效果都是非常明显,如同仙丹一般。 所以,这个是这一类恶性流感,剑尖对剑尖,非常正的治法。当年SARS流行的时候哦,医院那个老中医哦都出一堆方,就什么加很多板蓝根、大青叶那种,吃两个礼拜、三个礼拜都不会怎么好的。 其实呢,这就代表,会这样子搞就代表正常用大青龙的中医在那个时候很少,又或者是是,大青龙汤的过去开药的故事常常是一碗就见好,二碗就丧命,这是,就是这个汤剂有东西要打的时候就像仙丹一样,就是再加一碗就死了。因为那么多的麻黄就虚脱虚死了,所以,就是,如果我是台湾的健保中医哦,我也不敢开大青龙汤。 因为一包包一个礼拜的份量。然后呢,现在病人都很茫,跟他说吃第一包有效,不要吃第二包哦,病人真的会那么乖吗?不会。现在是吃好了之后还舍不得丢,然后留下来,下次家里不管谁生病都给他吃。这个方子特有效,儿子你也来一包。就变成杀人如麻的状况。所以这个是我们的医疗体制变成说大青龙汤看起来很不好用,所以要用一些奇奇怪怪的方。 那些奇奇怪怪的方,在开那种哦,第一个是很凉的药、很寒的药,第二个是,那个药物是西医研究说这些药物成份有抗病毒的成份。所以根本就搞不清楚是什么病毒,他们只管抗病毒就对了。但是,这是一个以一个经方派的原理原则来看的话,是一个非常可悲的现象。 就是,明明就是一个完整的大青龙汤证,或者前一点,后一点,也可能是麻黄汤证,或者是后面要教的麻杏甘石汤证。但是基本是,虽不中必不远也,而且一开就非常有效。所以,同学对这个方就学着,每次有恶性流感来的时候,大青龙汤就先留在身边吧,去隔壁那个药局先抓个三克五克先放在身边防身。也是可以啦。 因为这一类恶性流感的,一直到前几年都还是一中标就是大青龙汤证的情况是非常的多。这个方一定要学会哦,一包有效,就不要喝第二包,拜托拜托哦。但是呢,你面对那种恶性流感的时候,这个汤的性价比是极高的汤。 (同学:依波拉是大青龙汤吗?) 不是,依波拉的主证不是怕冷和三干三烦。不过,还没流行过来嘛。我们不要变流行好不好?依波拉出血病的主证,比较像后面的那个百合狐或阴阳疫的那个升麻鳖甲汤证,就是那个汤证啊,是身体里面会全身发痛起红斑的。 而这个升麻鳖甲汤证曾经在中国红过一段时间,是清朝末年我们广东的岭南四大金刚里面的三大金刚,因为第一大金刚,陈大剂陈伯坛去打麻将,没有参加防疫。这个陈伯坛是麻将狂,每赌必输,但是每输还赌。所以诊金都要收很贵的,不然不够他开销。 那剩下的三小金刚啦,就是遇到那个鼠疫流行中国的时候,发现它的症状很像是升麻鳖甲汤证,然后就用升麻鳖甲汤救助了很多鼠疫的患者。不过等到鼠疫不流行之后,比较像升麻鳖甲汤那个身上起斑点啊,然后全身很痛的症状的人呢,就剩下所谓的红斑狼疮会剧烈发病的患者。那那个也是用升麻鳖甲汤。 就是那种血液里面有一点好像被他自己的里面的血毒哦,烧成果冻一样的血液的时候,升麻鳖甲汤还是有用的。不过这也是不常用的方哦,尽量不要遇到就算了。 那么,讲完了大青龙汤,我们就要做一个感冒变成咳嗽的对照的两个方。一个是小青龙汤,一个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这个都是很可以常用的。那小青龙汤在第几条啊?丁助教。下一条哦。好,小青龙汤也是有很多加减法的,但是,小青龙汤的主证是非常好抓的。 就是,你感冒之后,一般来讲,太阳病感冒在桂枝汤、麻黄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葛根汤,还有葛根汤的症状的时候,脉都是偏浮的。可是,这个人哦,感冒如果没有好的话,转到小青龙汤的时候,他的脉哦,会变成弦脉。所以小青龙汤,我不太好意思说一定能把得到太阳病的浮脉,它有脉会缩小,缩成弦脉。弦脉是痰饮的脉,那主要是他肺里面有痰饮, 那小青龙汤的故事情节是这样子,就是这个人刚感冒的时候,本来是麻黄汤证,麻黄汤证的寒气进来,可是呢平常就是一个,有一点像是少阴真武汤证的体质,或者有一点像是太阳一般杂病的那个苓桂术甘汤证的体质,就是这个人平常就是痰比较多的,水比较多的,他的肺本来就是太湿的。那寒气进来呢,同气相求,是气血让他选,他会找血。那个肉跟肾跟骨头让他选,他会找肾跟骨头,因为肾跟骨头属水。 那如果这个人肺里面,他已经是水毒型体质,肺里面已经微微地有积水了。那这个麻黄汤证的寒邪进来以后,他那些寒邪就会好高兴地发现说,哎呀这个地方有好多水啊,我们住得很开心啊,大家都来玩啊,所以这个肺就变成寒邪的水上乐园了。 然后这些病毒呢,都来这边寒痰度假的时候呢,然后呢,这个人原来没有来肺里度假的时候哦,他的肺里面有水,顶多是喘一喘,没什么明显的感觉,可是一旦这个病毒来了之后,这个人的肺啊,就痒到不行,就狂咳嗽。然后那个狂咳嗽的那个咳法就是那种淅沥呼噜的,吐出来那种绵绵的、白白的稀痰。就是咳嗽的咳嗽,就是这个定义。 所以,小青龙汤在治病的时候是这样子,这个人啊,还在发烧还在怕冷有一点咳的时候,小青龙汤不好用,还在发烧怕冷的时候,麻黄汤证好用。但是这个人呢,发烧怕冷的感觉,就是怕冷的感觉几乎退完了,然后咳嗽的感觉到达最高峰的时候,小青龙汤好用得不得了。 因为这个时候代表他那个邪气都到肺里面了,那就可以一网打尽了,如果还有浮游在外面的,是呈现麻黄汤证的,那你光打这个肺也打不干净,你懂这个意思吗?要刚好都到位,一次打就好打。所以呢,小青龙汤首先就是要狂咳得不得了的时候好用。 那他的这个方剂结构是这样子,虽然他一出手用麻黄三两,但是他在后面的加减法哦,人只要稍微有一点虚啊,就比如说噎到啦,就气有点卡卡的,就不要用麻黄了。因为太虚了。所以,小青龙你不用麻黄,是不是还有效?其实通常都还有效果,所以他不是一个麻黄剂,他也不是一个发汗药。 然后呢,他里面也没有那个生姜跟红枣。所以,虽然他是在打感冒,没有生姜跟红枣,你就会知道这个汤不走苓桂,也就是没有桂枝汤要做的事。所以小青龙汤并没有要盖东西发汗这件事。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都有,但是小青龙汤没有。 对了,各位同学,还有一个小招数啦,如果你要开大青龙汤,害怕那个人会虚掉的话,你直接里面先加附子就好了,泡附子先加好,可以这样开的,这样比较安全。不要到时开完人很虚,当然,加了附子,麻黄的发汗力又会打对折,所以你就可能要多喝两口才有发汗的能力。 那这个,小青龙汤,主要的是心下有水气,闷在这个地方,一直咳嗽一直咳嗽,那他后面说,他口渴或拉肚子或尿不出来或者肚子胀或者喘气,就可以照底下那样子加加减减。那就像那些都是常规范围,同学自己看就好了,就是口渴的话,不要用半夏,用瓜蒌根,比较不会渴。 那这个小青龙汤他在做什么事呢?我觉得,小青龙汤是一个在中医近两百年的方剂史上偏差值非常高的方。就是啊,小青龙汤,他有那个麻黄,但他不是发汗药。就是他的麻黄把那个邪气一推的时候,他需要让他不是发汗药的重要药物是半夏,就是有半夏,他这个半夏放多少啊?半碗还是一碗?半碗。 那洗的话,张仲景时代是用生半夏,那生半夏是一个很凶残的药,就是沾到舌头哦,那个舌头的痛哦,好像针在扎一样,就是生半夏过了喉咙的话,基本上那个人几天都不能讲话。就是有那么厉害的东西。那所以呢,生半夏舔一下就很凶狠,有同学舔过对不对?很痛哦?因为他太凶了,你要用洗,就是用热开水涮他一涮,最外面的滑滑的液体最厉害。 但是其实我们今天用生半夏入药的,也不用那么吓到。因为这个汤里面如果有生姜或者干姜,煮过以后都会没事。就是半夏只要跟姜类的东西煮过,基本上都没事。所以小青龙汤里面就有干姜了。(同学:………)那他那个小青龙汤是用生半夏的煎剂吗?那可能是说,因为小青龙汤放的是干姜,不是生姜,可能解毒力还不是很好。像小柴胡汤是放生姜的,那就算放了半夏也不会刮到伤喉咙,但是用干姜就可能还是不够。所以那个半夏可能还是需要用热水先涮过再入药。 那小青龙汤的妙处,就在于,如果你是照张仲景说的,用生半夏的话,我觉得半夏这个药,说是通阴阳。当然通阴阳------可以说是自律神经------那半夏有那个支气管炎镇咳的效果,或者去痰的效果。 但是呢,用在小青龙汤里面的时候,那个半夏的效果是在于,如果你的肺里面有一兜水,如果这一兜水里面有病邪。那在这个肺里面的一兜水,你用发汗药,比如说用麻黄来发它,有没有办法发?没办法。 因为它已经在肺的组织外面了,虽然它一兜水在那,但是对于肺来说,是在组织外,这个东西,所以你用了麻黄,发了汗,这个地方出了汗又有屁用,那个邪气在这里啊,所以半夏在这里最要紧的药性是,把这兜水,这兜水如果碰到了生半夏,就会怎样?从前有那种搞笑的科幻漫画哦,说什么消失的魔球。 就是丢一个球,然后打到墙壁,然后不见了,然后在墙壁的另外一面出现了,这个搞笑的科幻漫画,因为这个魔球是要去打一个什么停止爆炸的开关,就永远打到开关的时候就消失了,就是搞笑的科幻漫画。 那这个,但是呢,生半夏的妙处,这边这一兜水哦,碰到半夏的药性,就会从肺里面消失,然后出现在膀胱。所以,张仲景的方剂里面,凡是有强调口渴的方剂,都会要求不要用半夏。因为这个人还会渴,就代表他还要把水拿回来用,可是遇到半夏,这个水就直接丢掉了。就是身体这里那里的多余的死水,遇到半夏都会消失了,出现在膀胱。 那这样子的话,小青龙汤他很美好的地方就是,一滴汗都不必发,但是有这个半夏就可以把这个邪气和死水变到膀胱去尿掉而解。所以,请说。(同学……)多一点点,不会很明显??不会觉得多,但基本上不是汗解,而是尿解的方,我只是想说这一点。所以,不出汗是正常。请说。(同学……)那是制过的,法半夏是依法炮制的半夏。 要用生半夏,如果用法半夏的话,要多用到三倍。就是炮制过的半夏,现在药局都是卖炮制过的半夏,用炮制过的半夏,至少要加到三倍,至少。所以,我就说,如果要学经方,这个生半夏,干脆在家里面屯一点药算了。就是小柴胡汤、小青龙汤都要用生半夏。莹莹说涮之前先锤碎,碎破了再涮热水。(同学:……) 这里那里的都可以,就是有所谓的痰饮类的,就是痰饮类有用药的向度,比较开始变死水了,但是还没有很粘的,是用半夏。而且半夏是比较偏热的药,所以那个水是偏冷的比较好。那如果热而干的痰的话,用瓜蒌根来滑它比较有效。 然后呢,那个痰哦,如果开始会这样子,如果会牵丝的时候,最有效的药是生石膏。所以呢,在后面的痰饮篇有一方叫做木防己汤。这个汤呢的主证,我教一下,因为这个汤很多人会用到,胸口发闷,脸色发黑,就这样。胸口发闷,脸色发黑,这个常常是心血管疾病的人会有的样子。 那木防己汤的加减法,原来是要放什么?生石膏如鸡蛋大,12颗。大青龙汤才一颗,可是木防己汤要放12颗。所以,一般的后代的医家,看到都吓死了。木防己汤没有一点热症,为什么石膏要放大青龙汤的12倍,这是什么意思?是错简是不是?应该改成绿豆大12颗,是不是? 但是不是的,要那么多,那么凶残的生石膏的量哦,才能去化,我们称之为会牵丝(拉丝)的痰,在人体的叫做心血管油垢硬化。但是,生石膏说不定还不够力,如果那个拉丝的痰哦,拉到你那个丝有一点硬的,那个最好用的药是什么?叫做芒硝。 那我们之前经常讲到那个,什么什么龙骨牡蛎汤的那个牡蛎,牡蛎是那个痰往果冻状发展的时候要用牡蛎。所以呢,各种的肝肿大、脾肿大,那个内脏肿大的痰,算是果冻状,那个算是牡蛎在做,牡蛎壳。 这个芒硝跟生石膏都是经方用来治疗血液里面有油垢粘住血管的,因为油垢粘住血管,现代中医都喜欢用活血化瘀的药,但是古方派的认识学,油粘到血管里面,那个叫痰不叫血。 所以,根本上,看待事情的基本上的立场就不一样。所以呢,如果完全按照古方比例开的小青龙汤,吃下去以后,他的药物结构,这个细辛干姜五味子是张仲景治咳嗽铁三角。那其他都算感冒药哦。 那细辛干姜五味子,干姜把这边烤暖一点,把多的水蒸发掉,让肺暖一点。细辛把水中的寒气抠掉。水中有寒用细辛,不管哪里的水。然后呢,五味子呢,能够收住肺气,收住肾气,让这个人的气不要上脱。不要脱气,不要上冲咳嗽。这是张仲景治水咳,治咳最常用的结构。 以后的小柴胡加减法,或者是真武汤加减法带到咳嗽的都会这样用。只是小柴胡汤因为这个人已经偏热,他的干姜就不放,就只放细辛附子。但是呢,我们近代的小青龙汤,这年的小青龙汤,因为最近的年我们中国人都制半夏制得很透,所以变成半夏的力道削弱得太多了。 所以呢,变成说最近这些年的中医就会说,用那个一半的小青龙汤照着比例抓的,吃了之后就不是尿解,而是发汗,就是它变成麻黄汤那个路数去。那发汗就咳嗽也不好,人也大虚掉。而这样的小青龙汤,也刚好是它本身结构上还有镇定气管跟过敏的效果。 现在有很多中医师哦,遇到小孩子过敏叫他长期吃小青龙汤的科学中药,一吃吃一年两年,那个小孩子眼框都黑掉了。就是不要这样子用,就是麻黄不可以这样用的。就是小孩被中医师这样开,比吸强力胶还要糟糕,很没有意思搞法。 然后呢,又变成最近这几十年来,就小青龙汤非常被污名化,就是这个半夏泡制的问题。乃至于说吃小青龙汤,咳嗽还没好,那个人已经虚到不能吃小青龙汤了。那因此呢,近代好多中医都在讲小青龙汤要怎么收功。 当然,我先说一个方,就是张仲景自己的小青龙汤收功法叫做苓桂味甘汤。在金匮药略里边有。我们这本没有。就是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那苓桂结构能够帮助人的泌尿系统的肾,就是膀胱啦,继续把水抽掉。然后呢,五味子可以收住那个咳嗽,然后甘草本来就是要加的。那苓桂味甘结构去抽掉那个痰水。 就是小青龙汤吃到一个点,剩下来的微咳就不要再用了或者要再用也要去掉麻黄了。那这个人的体质还比较偏冷的话,是苓姜五味细辛半夏杏仁结构,这都是小青龙汤的重要的收功方法。但是之所以会那么强调小青龙汤的收功法,就是因为最近几十年小青龙汤都打不准而让人虚掉。 如果你半夏就照他的剂量比例用生半夏的话。一下子就打好,也不会打虚。问题是这些年半夏的炮制实在是有点太过份了。从前我当年刚刚开始学中医的时候,有过一次跟同学去参观台湾某个科学中药的制药厂。那那个制药厂呢,他有一个用水泥做的巨大的沟槽哦。从教室的这到头到那一头那么长,然后这一头就一直放水这样子流流流流掉,就是常流水在冲着,然后呢沟槽里就放满了半夏。 然后那个药厂就非常自豪地说,你看我们的半夏制得有多好,这个常流水冲刷半夏,我们冲足了一个月,我们再拿来做科学中药。天啊,你茶叶泡茶都是泡到第几泡就完全没味道了,你这个半夏冲水冲足一个月,你干脆直接科学中药半夏卖淀粉就好了。(同学:哪一家?)盛昌。就是没有用,炮制那么用力干什么?就是真的是吃力不讨好的炮制。 所以现在看小青龙汤,你买哪一家的科学中药几乎都是歪掉的,你的那个半夏还要再加进去。所以呢,注意到这一点,而对小青龙汤做调节的医家,清朝神医叶天士,跟那个明国初年的某个经方派医生,叫做范文虎的,他们都对小青龙汤做过调节。 比如说,叶天士好像麻黄会减量,并且先加好一点附子。那近代的范文虎,那范文虎的开法就是,开小青龙汤,一开就半夏三钱,然后其他的药都是一钱一钱一钱。或者五分五分五分。就是一定让半夏独大,来让小青龙汤的主轴架构是对的,但是那个时代的半夏可能是炮半夏哦。 那范文虎这个开法哦,我不知道为什么江西的龙帅江老师,他也是跟我说,他的爸爸,因为龙老师的爸爸可能是医术好到已经有神通力的。龙老师说他的爸爸曾经夸奖过一次这个范文虎,说这个范文虎这个医生哦,也是道门中人。应该不是凡人的那种,当然我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来龙去脉是怎样,就是近代用小青龙汤,就是范文虎半夏独大,其他都少少少少少,这样开的。 那我觉得这样子开真的是好很多,所以同学如果你要开小青龙汤,记得,半夏独大。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你就会把小青龙汤开成麻黄汤,人家吃了这个药会发汗。发汗就效果都不怎么好。那如果,请说。(同学:……)要独加半夏,吃两克小青龙汤,你就要再加一克半夏单位药的科中。 那至于说,如果这样子一个小青龙汤证,还有一点点发炎的症状,需要退一点点那个火的,那也可以。小青龙汤就可以外挂生石膏,叫小青龙加石膏汤。比如你科学中药里面,你吃两克小青龙汤,你要再加半夏一克单位药的科中去弥补他的半夏不足,并且如果咳出来的稀痰是带黄的,你还可再加0.5克的生石膏的科学中药。这样子吃起来就还舒服的哦,所以这个是小青龙汤系统的药物的开法。 那个半夏的用量可以说是相当的事关重大,所以要请同学注意一下。那当然半夏在我们的方剂里面也是非常常用的止呕吐的药物,因为它的强烈的在消化轴里面平定自律神经的这个效果,的确是止呕很好用的药。 但是呢,有一味药止呕的效果比半夏还要好,在张仲景的书里面叫做灶心土。一般中药行叫做伏龙肝。这个药是超级止呕药,也是超级止血药。只是这里不得不说,你到生元买好了,迪化街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渣渣。 就是,中国人认为凡是烧焦的东西都会止血。那草类会烧到在灶里面已经结成石头状的,是非常好的止血药哦。像高雄有一个中医师,他是这样子,治崩漏,人很虚的,一直在渗血的症状,一般说是收,把那个气啊收脾归心的那个归脾汤,其实不是那么强而有力的方。可是他就是在归脾汤里面加一公克的灶心土磨粉,那那个收住血的效果就好很多。我们休息十分钟。 往期目录 第19节中风麻黄汤青龙汤 第18节桂枝类方麻黄汤 第17节桂枝汤 第16节桂枝汤 第15节桂枝汤 第14节桂枝类方 第13节桂枝类方 第12节绞痛月经痛厥阴方补方 第11节假性近视手脚麻自闭症多动症 第10节三阴方 第9节太阴少阴厥阴方 第8节阳明少阳方 第7节JT影子脉太阳病方 方劑十日衝刺班-把脉 方劑十日衝刺班-五行符码 JT中医哲学 中医两张图开方 眩晕胆结石 JT方劑臨床能力十日衝刺班 五苓散补充及推扩用法 五苓散条文讲解_慢慢教笔记 柴胡桂枝汤_慢慢教笔记 痔疮的治法 心静自然凉 生气后马上挽回损失的妙招 用民间偏方滚鸡蛋法:祛黑眼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ycjb/5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院出现9人感染的聚集性病例5
- 下一篇文章: 中医中医临证加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