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人的手机播放记录,值得一个热搜
文 一本叔 看过一句话: 这一代的年轻人,不光喜新,而且恋旧。 深以为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好像到了当今的这个时代,传统和新潮早就不是什么反义词了。 打开年轻人的手机搜索记录,那叫一个复古—— 短视频中,坐拥几千万粉丝的超级网红,是李子柒。 穿着仙气飘飘的汉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一刀一剪,一针一线,亲手将真丝面料,缝制成好看的绢花。 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手工打造文房四宝,让油管上无数的外国人叹为观止。 这个90后姑娘,虽然全程不说一句话,却让全世界看见了中华文化的底蕴。 综艺里的出圈舞台,是国风戏曲。 《上线吧!华彩少年》里,一曲《皮黄新韵》艳惊四座。 古老的戏词和新潮的说唱合而为一,照样可以立华夏之风骨,展少年之气韵。 有人自学了榫卯技术,在家里造出故宫同款八角亭,堪称精美绝伦。 也有人背着一架古筝,在法国街头弹奏中华名曲,让不少外国人都驻足倾听。 更难得的是,这群拥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往往一出圈,就能动辄收获上百万乃至上亿的播放量。 当新与旧碰撞出火花时,你会发现,来自新时代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根本和很多人想象的都不一样。 不信的话,不妨观察观察: 地铁上戴着新款耳机的上班族,很有可能在听德云社的相声。 看起来只爱打游戏的死宅大学生,周末也会穿着汉服去踏青。 更别提火遍大街小巷的国潮T恤了,简直是他们追求潮流的金字招牌。 既有传统,也有传承,既有热爱,也有创造。 不知不觉之间,传统文化早已换上了新的面孔,融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它并不是一幅挂在墙上已经死去的画,而是随着时间迭代的滔滔大海。 为什么传统文化这么受人欢迎? 回答这个问题前,叔想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那是刘慈欣在科幻小说《超新星纪元》里写的一段情节: 世界末日前夕,一群未来的孩子们,被迫远离故土。 离开之前,他们第一次来到博物馆,亲手捧起历史悠久的文物。 尽管已经离过去的时代很远了,但在那一刻,这群孩子突然意识到,无论自己走到哪里,自己的生命都将永远和手中的东西连在一起。 这是他们生命的起点与归宿,也是他们力量的源泉。 的确,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 哪怕看似被遗忘在角落,却始终藏在骨与血里。 而只有让它在时间的浇灌下,生长出新鲜的嫩芽,我们才能枝繁叶茂。 幸运的是,哪怕再古老的文化传承,也能在与现代的碰撞中,焕发出全新的生机。 看过一条新闻,很有意思。 在四川绵阳,有三个年轻人,是做雕塑出身。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意外发现,路边有很多废弃的轮胎。 三兄弟突发奇想:与其让轮胎堆积成垃圾,为什么不做点有意思的东西呢? 为了雕出心中真正的艺术品,他们别出心裁地选了个传统题材—— 十二生肖。 单是一条“龙”,就雕了20多天,用了1吨的废弃轮胎。 别说,极具现代工业化气质的雕塑,搭配着拥有传统寓意的十二生肖,既前卫,又震撼。 有不少网友都在下面评价说:好酷! 你看,也许在过去的那些年,不少人总是认为,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两样东西。 那么,时至今日,叔想说,这种观点,大错特错。 就拿古老的十二生肖来说,抛开传统的民俗哲学气质,它其实未必不能和星座一样,成为年轻人心中代表潮和酷的文化。 所有这一切的关键都在于,有没有找到那道连接传统与流行的桥梁。 想起《国家宝藏》里那句脍炙人心的开场白: “我们是一个年轻的节目。有多年轻呢?上下五千年。” 是啊,作为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我们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传统文化早就融在了我们的血脉当中,一旦用新潮的方式唤醒,就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 好在,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承。 比如说,最近,海澜之家就推出了「十二生肖系列T恤」,希望能唤醒大家体内的传统文化基因。 ▲点击上方即可观看视频▲大家都知道,每个中国人从一出生起,就会有一只生肖伴随终生。 每只生肖都蕴含着与生俱来的「本命」力,代表着每个人独特的性格精神力。 海澜之家之所以选择和「十二生肖」强强联合,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希望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和大家一起构建属于自己的「本命」力。左右滑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ycjb/7297.html
- 上一篇文章: 揪心21人被困,正在救援
- 下一篇文章: 深圳人,五一放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