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泻病案二十年来,他每天都要去几次厕
小提示 本文一共个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音频共4‘30‘’,请在wifi环境下打开。 这是一个中年人。 每一天,他大便次数2-5次,基本上是饭后。 尤其早餐吃稀粥后,大概相隔10-30分钟左右,就要去大便。 大便成粥状,偶尔颜色会偏深一点。 这个病来得很奇怪,他只是隐约有点印象。 20年前,有一次喝了冰啤酒后,就出现了拉肚子。后来,就慢慢就很容易拉肚子了。 这20年来,他也时不时找过医生看过,都没有太大改善。 他甚至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 大便时,也不会肚子痛。上完厕所以后,也没什么事了。 唯一有一点困扰的,就是要外出时,要特别留意附近厕所的位置。 这次刚好见到知源堂新开张,就来试试看。 他喝了三包药以后,每天去厕所的次数减少了,转为一天一次大便。 现在复诊了三次,基本上每天一次大便,成条。 偶尔吃了不太消化、太肥腻的、或者喝了酒以后,会一天2次大便。但第二次大便,也是成条状的,只是水分略多一点。 刘丽和医生 在我看来,这个病例也比较有意思。 他没有其他不舒服的方面,最突出的症状,就是“食后即便”。 这里是有一个脾虚的机理在里面。中医认为,“湿盛则濡泻”。他这个情况,湿邪偏盛,热邪不重。而且,他的关脉沉,提示了脾气不足。我用了七味白术散加减,健脾利湿。 疗效好,除了是因为医生的医术好之外,药材质量也是不容忽视的。 知源堂正品药房的药材,质量那是上乘的。 例如,党参,我们在之前已经介绍过了。是野生、有年份(生长周期长)的好药材。(见我们之前的文章:知源堂的药材,选几个给大家晒晒(一)) 其中,还有一味药-伏龙肝,大家可能没有听说过。看名字也不知道是什么吧? 话不多说,上图片! 这个药,在很多药店都买不到了。 因为,这个药的药源现在越来越少! 伏龙肝,不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人估计没有几个人知道。 但是,如果说灶心土,知道的人就会很多了。 伏龙肝是一味常用中药,来自烧木柴或杂草的土灶内底部中心的焦黄土块,现在叫灶心土。 伏龙肝,一直被历代医家视作温经止血之要药,又有止呕、止泻作用,故临床多用于出血、胃寒呕吐、脾虚久泻等证。 《金匮要略》有一名方“黄土汤”,以之配附子、白术、地黄等治疗脾气虚寒之大便下血、吐血、衄血、崩漏,效果十分显著。 伏龙肝之名,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 一向以食为天的古人,对烧饭的灶台十分敬重,因为他们相信其中必有神灵庇佑,此神即伏龙也。而提到伏龙肝,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发生于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了。 据史书载,北宋时期钱乙因用黄土汤治愈神宗太子的慢性抽风证而一夜成名,被神宗委任为太医丞。欲知钱乙这个儿科名中医怎样用灶心土治病的,就留到下一篇继续给大家介绍吧~ #刘丽和医生 擅长运用纯中医治疗小儿及成人外感发热、咳嗽,小儿腺样体肥大,哮喘,胃溃疡,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月经不调,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失眠,颈肩腰腿痛,痛风性关节炎,荨麻疹,难治性湿疹,银屑病,牛皮癣等多种疑难杂病。 看病特点 耐心、亲和力强,擅长六经辨证,熟练掌握江西姚氏中医理论体系。师从多位名医(陈宝国教授、石强教授、姚芷龄教授、刘英锋教授等)。有扎实的临床经验,医院从医五年以上,主治医生,中西医贯通。 预约或咨询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ycjb/8394.html
- 上一篇文章: 味中药功效与主治汇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