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s://js.qq.com/a/20180531/031092.htm

昨天有幸去听了朱迅老师《阿讯》的新书分享会,写一些心得分享给大家,以下全文均称她为‘老师’,实则当之无愧。在会上朱迅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我明白这些经历只是她人生中的一小段,但我受益颇多。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而言实不为过。

乍一睹真人,很难看出身着喇叭杉和喇叭裤风姿绰约的她是73年出生的。全场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除了舌灿莲花的一席讲座就是那双充满灵性、让人惊艳的眼睛,仿佛除了嘴巴那双大眼睛也在与我一直对话。到现在她讲的话仿佛仍历历在耳,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父母高级知识分子,书香门第、留学而归、身在央视的她有着大气而独特的气质。

在朱迅老师讲她人生三个老师之前先讲了她是如何“偷”艺的,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电视台的她可以说基础扎实、业务能力很优秀了,可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几期节目就把她逼迫的失声,当时的她认为实在胜任不了中央电视台的职位,果不其然,后来遭受了一年的停职,她说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让爱你的人,信任你的人失望。

这一年中,朱迅老师说这是她最痛苦的一年,也是她成长最快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她做的是所有人的助理,给主持人送稿,递衣服,写策划,接电话,送盒饭……可是就是在这送盒饭的过程中,朱迅老师学到了各工种的本事,知道了话筒好不好,拢不拢气,声音干的时候怎么调,高中低音频调出来的效果,她说:“声音是一个节目的灵魂。”

朱迅老师就是在打杂送盒饭的功夫,把盒饭放在边上,去看师傅们是怎么调的按钮;学到了灯光师怎样打的光最好看,怎么才没有鼻影,脖影,眼袋。角光怎么打出的色温最好看,所以再等后来朱迅老师回归岗位的时候,工作人员都知道了一件事:角光不到,迅姐不开口。她说:这些东西没有人会亲口告诉你,只有你自己去看去听,去琢磨去反思,这是“偷”来的知识。

“把在别人眼中不是机会的机会做成机会,那就是你的下一个机会。”主持人问工作人员得到的永远是‘挺好的不错’,而实习的才会见到真面目。角度不同,看到的也不同。

朱迅老师说在她生命中一共有三个老师,分别是:梦想、挫折、笨。

梦想一定要有,每天问一遍,每天答一遍。不知不觉中你就离你的梦想越来越近了。朱迅老师在英国留学,一个日语老师每天问同样的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朱迅老师说是做国与国交流的桥梁。

08青歌赛、汶川大地震的抗战救灾推出的《爱的奉献》,那是她唯一从头哭到尾的节目,凭着这个节目赢得了08年的金话筒奖。09年就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三年不间歇的往上爬,都离不开在00年进央视面临的各种挫折,是这些挫折才给了她重生的机会。

她说的笨不是生理上的,而是指要认真踏实做事,生活每件事都存在捷径,但是走捷径,走歪道是迟早要还的。最快的路也就是踏踏实实。笨鸟先飞很难,但“努力”一直贯穿的朱迅老师的成长过程。朱迅老师一直强调说:每个学艺术的都要努力做到80,并且都可以努力做到80,剩下的那二十看天,看天怎么安排。尽人事听天命,前提是人事一定要尽够了,才能去听天命。

在场有个女生说:“自己大三了,面临着毕业、就业,她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去选择。”朱迅老师说,青春是用来迷茫的,她在大学也面临这个问题,她的问题是大四是该回国还是继续学习,就在她读研究生的那一年,妈妈生病了,双目失明,需要陪伴,而这个时候,自己的两个姐姐因为很多原因没有办法,上天的安排,这就是答案。

朱迅老师说:人,要学会等待答案。在你迷茫的时候,不要下任何决定,就等,等这个答案,时间到了它总会来。生活有很多不如意,学着用微笑去改变世界,不要让世界去改变你的微笑。

朱迅老师说他最喜欢舒婷的一句话:“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作者|王璐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

编辑|李中力

深度聚焦媒体转型中的播音主持行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hxcf/4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