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8505800.html
东汉时,有个河南人,叫杜根。(老乡,您好!)当时邓太后专权,喜欢平原王刘翼,不喜欢安帝。安帝立了十五年了,还未亲政。太后想废掉他,改立刘翼。杜根上书,请求让安帝亲政。太后大怒,逮捕了一起上书的几个人,装在袋子里,拉到大殿上乱棍打死。以为打死了,拉出去丢了。三天后杜根又苏醒了,捡了一条命。他逃到宜城山中,在一家酒馆里做酒保,做了十五年,邓太后死,才出山。有人问他,为何不投靠亲友,而要逃到山里受苦。杜根说:“害怕露出行迹,祸及亲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评论说,杜根真是智者!能托生死的亲戚朋友是不易得的。并不是说亲戚朋友一定会出卖他。像杜根这样的人,交的朋友不至于这么差。但是,“好义之心苟不敌其私利之情,则其气先馁;好义之心与私利之情相半,即不相半而不能忘,其神必乱。”如果一个人的义气不能多到超过他的私心,遇到这种事就会气馁。如果义气与私心,各一半,或者多于一半而总记挂着自己的安危,就会心神不宁。一个人一旦气馁神乱,表现就会反常,而引人怀疑。越想掩饰周密,破绽越多。“义利交战于胸者,必交受其祸。”所以,杜根逃到山里做酒保,才是明智之举。“唯大勇者,为能以适然处变。”能在大的变故前安然自若的,唯有大勇之人。或者是酒家这种,压根不知道有危险,自然就表现得和平常一样。王夫之最后又说,人在危难之中,有五中人不可去投奔。“好苛礼而不简者,恤小利而形于色者,多疑而好谋者,貌愿谨而勤小物者,吊死问疾而多为容者,皆不可依者也。”那么,哪种人可以投奔呢?王夫之没说。我想,用除法就可以知道答案。除去不可投奔的,就是可投奔的。??豫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hxcf/6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