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芡实
概述 芡实,中药名。为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feroxSalisb.的干燥成熟种仁。分布于从黑龙江至云南、广东等地。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别名 鸡头米、卵菱、鸡瘫、鸡头实、雁喙实、鸡头、雁头、乌头、鸿头、水流黄、水鸡头、刺莲蓬实、刀芡实、鸡头果、苏黄、黄实。 图片 产地?? 生态环境:生于池塘、湖沼及水田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等地。 形状鉴别 种仁类圆球形,直径5-8mm,有的破碎成块。完整者表面有红棕色或暗紫色的内种皮,可见不规则的脉状网纹,一端约1/3为黄白色。胚小.位于淡黄色一端的圆形凹窝内。质地较硬,断面白色,粉性。气无,味谈。以饱满、断面白色、粉性足、无碎末者为佳。 炮制 1.炒制:取净芡实放置锅内,宜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时,将其取出,放凉后收藏即可。 2.麸制;先将麸皮放热锅内炒至烟起,再将净芡实倒入,拌炒至微黄色,取出,筛净麸皮,放凉。每芡实kg,用皮10kg。 3.土制:取伏龙肝粉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松时,放入净芡实,炒至微黄色,取出,筛去伏龙肝粉,晾凉,每净芡实kg,用伏龙肝粉20kg。 4.盐制:取芡实加盐水润1夜后蒸透,每芡实10kg,用食盐g,水适量。盂诜:凡用(芡实),蒸熟,烈日晒裂取仁。亦可春取粉用。 性味归经 甘;涩;平。 脾;肾;心;胃;肝经。 功能主治 固肾涩精;补脾止泄。主遗精;白浊;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散,亦可适量煮粥食。 注意事项 大小便不利者禁服;食滞不化者慎服。 相关配伍 ①治梦遗漏精:鸡头肉末、莲花蕊末、龙骨(别研)、乌梅肉(焙干取末)各一两。上件煮山药糊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一粒,温酒、盐汤任下,空心。(《杨氏家藏方》玉锁丹) ②治精滑不禁:沙苑蒺藜(炒)、芡实(蒸)、莲须各二两,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两。共为末,莲子粉糊为丸,盐汤下。(《医方集解》金锁固精丸) ③治浊病:芡实粉、白茯苓粉。黄蜡化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盐汤下。(《摘元方》分清丸) ④治老幼脾肾虚热及久痢:芡实、山药、茯苓、白术、莲肉、薏苡仁、白扁豆各四两,人参一两。俱炒燥为末,白汤调服。(《方脉正宗》) ⑤小便频数及遗精。用秋石、白茯苓、芡实、莲子各二两,共研为末。加蒸枣做成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此方名四精丸。 ⑥白浊。用芡实粉、白茯苓粉。化黄蜡和蜜作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盐汤送下。此方甸分清丸。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 2.《日华子本草》:开胃助气。 3.《本草纲目》: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 4.《本草从新》:补脾固肾,助气涩精。治梦遗滑精,解暑热酒毒,疗带浊泄泻,小便不禁。 5.《本草新编》:芡实,佐使者也,其功全在补肾去湿。夫补肾之药,大多润泽者居多,润泽者则未免少湿矣。芡实补中去湿,性又不燥,故能去邪水而补真水,与诸补阴药同用,尤能助之以添精,不虑多投以增湿也。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 6.《本草经百种录》: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脾恶湿而肾恶燥,鸡头实淡渗甘香,则不伤于湿,质粘味涩,而又滑泽肥润,则不伤干燥,凡脾肾之药,往往相反,而此则相成,故尤足贵也。 7.《本草求真》:芡实如何补脾,以其味甘之故;芡实如何固肾,以其味涩之故。惟其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泄泻腹痛可治;惟其味涩固肾,故能闭气,而使遗带小便不禁皆愈。功与山药相似,然山药之阴,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甚于山药;且山药兼补肺阴,而芡实则上于脾肾而不及于肺。 推荐阅读: 1.夏天这四件事会耗干你的阳气,尤其是第三件! 2.肥胖的最大问题是“肝郁”和“脾虚”(附减肥方法) 3.艾叶产新!后市行情如何! 4.安徽亳州、河北安国市场药市快讯6月15日 推广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jbzl/163.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日一味药,中医好疗效
- 下一篇文章: 每周一堂中药课白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