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药材之浙八味上
.12.26 今日心情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浙江的道地药材,有个舍友是浙江的,经常会提到南浔古镇,之前电视剧《一起同过窗》也在南浔拍过。 江南古镇总是给人一种山水画的感觉,像一幅没有修饰却已经美若仙境的泼墨画,朦朦胧胧的美。 提到古镇,总会想起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一个 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在 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浙八味的历史 浙八味有杭菊花、杭麦冬、白芍、白术、玄参、延胡索(元胡)、温郁金、浙贝母 口诀为:杭菊麦冬白芍术;(杭菊花、杭麦冬、白芍、白术)玄参元胡金贝母;(玄参、延胡索(元胡)、温郁金、浙贝母) 浙江的道地药材很多,但其中以“浙八味”最为有名,由于其质量好、应用范围广及疗效佳而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早在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就有58处运用“浙八味”。 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宋代的《图经本草》说:“白术生杭、越。” 可见“浙八味”早已驰名中外。北京同仁堂、上海雷允上、杭州胡庆余堂等一些名老药店,都选购“浙八味”作配方用。“浙八味”在浙江的栽种已有悠久的历史。 今天给大家介绍前四味中药:杭菊花,杭麦冬,白芍,白术。 杭菊花 杭菊是「菊花茶」的主要原料,自古以来即为药用植物,经济价值高。采收盛开的花朵,经烘焙後可作香料、药用,冲泡菊花茶能当养生保健饮料;除此之外,也为观花植物。 性味: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用作用: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1.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本品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长于疏散风热,故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每与桑叶、连翘、薄荷、桔梗等同用,如桑菊饮。 2.用于目赤昏花。本品功善疏风清热,清肝泻火,兼能益阴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多与桑叶、决明子、龙胆草、夏枯草等同用,共奏疏风清肝明目之效,若肝肾不足,目暗昏花,又常配枸杞子、熟地黄、山萸肉等同用,如杞菊地黄丸,共收滋补肝肾、益阴明目之功。 3.用于眩晕惊风。本品性寒入肝经,能清热平肝,故与石决明、珍珠母、牛膝等同用,可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配羚羊角、钩藤、白芍等同用,可用治痉厥抽搐实肝风证,如羚角钩藤汤。 4.用于疔疮肿毒。本品甘寒益阴,清热解毒,尤善解疔毒,故可用治疔疮肿毒,常配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汤。 杭麦冬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 配沙参、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 麦冬泡水喝的作用 第一:提高身体免疫力 麦冬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对多种细菌起到抑制作用,并且还能够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脂系统的功能,长期如此对于身体的适应能力还有免疫能力都能够获得很好的提高。初次之外,麦冬还具有扩张血管还有抵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细胞中的缺氧能力,降低血糖功能,有效的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患有疾病的可能。 第二:养阴润肺止咳 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麦冬泡水喝的功效,中医方面认为麦冬能够起到养阴生津以及润肺止咳的作用。如果身体中出现了脾胃虚寒还有津少、口干舌燥或者是干咳甚至是咳出血的情况,建议将麦冬进行泡水服用;除此之外,当身体出现了心阴不足所引起的心悸、热病之后的干燥情况,服用麦冬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第三:治疗阴虚肺燥还有咳嗽痰多的情况 如果身体患有了热病,那么对于津液还有脾胃的伤害是比较大的,容易导致身体出现口渴、咳嗽、心烦失眠还有心悸、口干舌燥、舌头发红等等情况,这个时候建议服用一些麦冬,能够很好的促进身体恢复健康,麦冬对于以上的一些情况治疗效果很好,不仅能够保护我们的肺部、咽喉,同时对于便秘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中医方面认为,麦冬服用之后对于心脏、肺部还有胃部具有很好的调养作用,能够起到清心润肺以及养胃生津的作用。如果身体中出现了热病,例如感冒、咳嗽、各种肺病等等,服用麦冬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麦冬除了以上的治疗效果之外,还能够有效的治疗冠心病以及萎缩性胃炎等等疾病,并且效果还非常的不错。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麦冬中含有大量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物质,例如各种类型的甾体皂苷,同时还含有鲁斯可干元,除此之外还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葡萄糖还有维生素A等物质,这些对于身体都是非常有益的。 白芍 白芍,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tactiloraPall.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性味:味苦、酸,性微寒。 归经:归肝、脾经。 功效: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主治: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相关配伍 治妇人胁痛:香附子四两(黄子醋二碗,盐一两,煮干为度),肉桂、延胡索(炒)、白芍药。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调,无时服。(《朱氏集验医方》芍药汤) 白术 《神农本草经》: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蓟,生山谷。 《长沙药解》: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 性味归经: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炮制方法 1、生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及白术大小适当掌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2、炒白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每白术片斤,用麸皮10斤) 3.焦白术: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 4、土炒白术: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每白术片斤,用伏龙肝粉20斤) 本草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中药术语叫——本草。 很多人很好奇什么是本草,查了资料,古有“诸药草类最多,诸药以草为本”一说,但是古代的“本草之学”仅见于宋代《本草图经》序:“昔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以救万民之疾苦。后世师祖,由是本草之学兴焉。”迄今为止,业内对本草概念认识并不一致,有指药物(中药的统称)有指中医的药物学。有指包括《神农本草经》在内的历代药物学著作。显而易见,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本草学就是传统的中药学。“本草一词不宜指代药物或中药,本草的概念应是指我国传统药物学或是记载药物学知识的著作。” END 特别声明 一药一味 医家有云:“辨证论治”。中医用药讲究望闻问切,每个人的“证”不同则用药不同。 文中介绍只为科普,不作为用药指导,如有需求请遵循医嘱。 往期精彩回顾 道地药材之四大怀药 枸杞 这么冷你的保温杯准备好了吗? 黄精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 石竹 野蝶难争白,庭榴暗让红 灶心土 谁能不食人间烟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jbzl/2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078鲤鱼芡实
- 下一篇文章: 文献钩沉简帛医书外科学骨伤科学研究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