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四合汤”医院已故国家级名老中医焦树德教授祖传效验方。本方是以良附丸、百合汤、丹参饮3个药方组合而成,故名“三合汤”;再加上失笑散就组合成“四合汤”。

焦老在临床上应用该方治疗各种胃痛60余年,可谓非常有效。焦老曾说:“在临床上凡遇曾经服其他中药上百副而效果不明显者,常用三合汤或四合汤治疗,常建奇功,希望大家试用。凡是久治无效的胃脘痛,都可投用此方,再根据病人的症候变化和舌苔、脉象的变化随证加减,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家临床用过之后,会知吾言不谬矣。”

组成

高良姜9克,香附9克,百合30克,乌药12克,丹参30克,檀香6-9克,砂仁6克。水煎服。

如病人病程较长,或舌上有淤斑或痛处固定不移,可再加炒五灵脂10克,生蒲黄10克(布包),就是四合汤。

主治

长期难愈的胃脘痛,或曾服用其他治胃痛药无效者,胃脘喜暖,痛处喜按,但又不能重按,大便或干或溏,舌苔白或薄白,脉象弦,或沉细弦,或细滑略弦,虚实寒热症状夹杂者(包括各种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黏膜脱垂,胃神经官能征,胃癌等所致的胃痛)。

“三合汤”之临床加减

(1)寒凝为主,遇寒痛重,得暖则舒,苔白脉缓,或沉弦,证属胃寒盛者,可减丹参为20克,加砂仁为6克,高良姜10克,再加吴茱萸5克,干姜5克。

(2)兼有胸院发闷,泛恶吐水,喜干食,不欲饮水,舌苔白腻,便溏脉濡,证属中湿不化者,加陈皮10克,半夏9~12克,茯苓10~25克,木香6~9克,煅瓦楞10克。

(3)兼有右胁胀痛或隐痛,情绪不佳则胃痛加重,喜长吁、吸气,大便时干时软,脉象沉弦或弦细,证属肝郁犯胃,轻者可用高良姜,重用香附,再加柴胡9克,厚朴10克,炒川楝子10克,绿萼梅5克,白芍10克,把檀香改为9克。

(4)兼有口苦,舌苔微黄,虽思冷饮食,但食冷胃痛又加重,胃中似有灼热感,脉略数,证属标热本寒者,减高良姜为5克,加炒黄连6克,炒黄芩9克,手年健12克,去砂仁。

(5)兼舌红无苔,口干不欲饮水,饭后迟消,大便少而涩,或干燥,证属中焦气化不利,津不上输者,可加知母9克,焦三仙各9克,香稻芽10克,葛根9克。

(6)兼大便色黑,潜血阳性者,加白芨9克,生藕节15~20克,茜草炭12克,减高良姜为5克。

(7)舌红无苔,口干,喜稀饮食,夜间口渴,胃中有灼热感,食欲不振,大便干涩不疼,脉象沉、细、数,或弦细略数,证属胃阴不足者,可减良姜为3克,去砂仁,加沙参9克,麦冬6克,知母9克,白梅花3克。

“四合汤”之临床加减

(1)兼有呕血、便血者,需改用蒲黄炭、五灵脂炭,再加白芨10克,生藕节20克,或藕节炭30克,三七粉2克(分冲)、伏龙肝60~克(煎汤代水),香附也要炒黑,可去砂仁。

(2)如无呕血、便血,但大便黑色,潜血阳性者,也可用蒲黄炭、灵脂炭,或再加白芨、乌贼骨等。其余加减同三合汤。

病案

举例

张x,女,49岁,歌舞团演员。

素有胃痛已6年,近半年来,病情加重。渐渐消瘦,面色萎暗,舌苔根部较白,胃部疼痛喜按,得热减轻,脘部发堵,腹部发胀,精神不振,全身乏力,食欲不振,二便尚调。右手脉象细弦,左手脉沉细。于10月4医院做胃镜检查,诊断为多发性溃疡。根据其疼痛已久,久病入血,并见痛处固定,腹胀脘堵,右脉细弦,诊为气滞血淤所致的胃脘痛。再据其喜按喜暖,兼有虚寒。治法采用温肾调肝、行气活淤之法,以四合汤加味。

处方如下:

高良姜10克,香附10克,百合30克,乌药10克,丹参30克,檀香6克(后下),砂仁5克,吴茱萸6克,生蒲黄9克,五灵脂9克,茯苓15克,木香6克

14剂,水煎服,一日二次。

二诊(11月5日):

服上药后,胃已不痛,精神好转,右手之脉已不细,弦意已退。仍感胃部发堵,但已不发胀。再守上方,稍事变动。上方乌药改为12克,檀香改为8克,砂仁改为6克,五灵脂改为10克,加桂枝9克,苏梗10克。14剂,继服。

三诊(11月20日):

近日因生气,又有胃痛,但较以前轻。改檀香为9克,桂枝为6克,加白芍12克,7剂。

11月28医院。自觉症状已消失,停中药,等待胃镜检查。

12月5日,胃镜检查:10月4日所见之溃疡已经愈合。不必再治疗,于12月7日出院。

用方心得

焦树德焦老

焦树德老先生说:“笔者幼年时跟随外祖父学习中医临床时,他老人家教了我一句口诀:‘痛在心口窝,三合共四合。’意思是说:上脘部疼痛的病证,可用三合汤和四合汤治疗。三合汤即良附丸、百合汤、丹参饮3个古人的方子合在一起应用。其中,良姜、香附理气散寒,利三焦,解六郁;百合、乌药清泄肺胃郁气,温散胃经逆气,相辅相成,《本经》云百合‘补中益气’,张好古说乌药能‘理元气’,故本方更适用于日久不愈,正气渐衰之证;丹参活血行瘀止痛,合檀香、砂仁,行气调中,和胃醒脾,对久治难愈,气滞血瘀,正气渐衰的胃脘痛,不仅能活血定痛,且能养血益肾,醒脾调胃。如病人病程较长,或舌上有瘀斑或痛处固定不移者,可再加炒五灵脂10g,生蒲黄10g(布包)(即失笑散),就成为四合汤。焦老在临床上应用该方治疗各种胃痛60余年,可谓非常有效。焦老:“在临床上凡遇曾经服其他中药上百副而效果不明显者,常用三合汤或四合汤治疗,常建奇功,希望大家试用。凡是久治无效的胃脘痛,都可投用此方,再根据病人的症候变化和舌苔、脉象的变化随证加减,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家临床用过之后,会知吾言不谬矣。”

彭坚教授

非常巧合的是,彭坚教授在初学医时,其伯父也教给此首口诀给他,云此方流传自清末,可作为治疗胃脘胀痛的“统治方”、首选方,意即无论寒热虚实,本方适当加减,均可应用而很少副作用。彭教授在治疗慢性胃炎时,如无明显的寒热虚实证候可凭,也往往将其作为首选处方。彭坚教授:“本方药性平和,稍偏温润,非大寒,非大热,不开破,不滋腻,能理气消胀、活血止痛两擅其长,既可投之以作首次治疗的问路之石,又可久服而不必担心其药性的偏弊”。

温馨提示:

点击







































女人白癜风
北京治好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jbzl/2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