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汤
黄土汤 《金匮要略》 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炮 阿胶 黄芩各三两(各9g) 灶心黄土半斤(0g)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现代用法:先将灶心土水煎取汤,再煎余药,阿胶烊化冲服)。 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大便下血,先便后血,或吐血,衄血,及妇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本证因脾阳不足,统摄无权所致。脾主统血,脾阳不足,失去统摄之权,则血从上溢而为吐血、衄血,下走则为便血、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皆为脾气虚寒,阴血不足之象。治宜温阳止血为主,兼以健脾养血。 方中灶心黄土(伏龙肝),辛温而涩,温中收涩止血,用以为君。白术、附子温阳健脾,以复脾土统血之权,为臣药。然辛温之术、附易耗血动血,且出血者,阴血每亦亏耗,故以干地黄、阿胶滋阴养血止血;与苦寒之黄芩合用,又能制约术、附温燥伤血之弊;而生地、阿胶得术、附则滋而不腻,避免呆滞碍胃,均为佐药。甘草调药和中为使。诸药合用,共成温阳健脾、益阴止血之剂。 寓止血于温阳滋阴之中,寒热并用,刚柔相济。 本方为治疗脾阳不足所致便血或崩漏之常用方。以血色暗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方中灶心黄土可用赤石脂代替。 黄土汤与归脾汤均可用治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黄土汤以灶心黄土合炮附子、白术为主,配伍生地、阿胶、黄芩以温阳健脾而摄血,滋阴养血而止血;适用于脾阳不足,统摄无权之出血证。归脾汤用黄芪、龙眼肉,配伍人参、白术、当归、茯神、酸枣仁、远志以补气健脾,养心安神;适用于脾气不足,气不摄血之出血证。 黄土汤将远血医,胶芩地术附甘随, 温阳健脾能摄血,便血崩漏服之宜。 复习思考题 1.活血祛瘀剂中为何常配伍行气药、补益药?止血剂中为何常配伍化瘀药?并举例说明之。 2.通过分析桃核承气汤组方原理,阐述“下瘀血法”之配伍主旨。 .通过血府逐瘀汤组方用药分析,阐述其“升降兼顾,气血并调”之配伍特点。 4.补阳还五汤为活血祛瘀之剂,为什么重用补气之黄芪为君药? 5.大黄与柴胡在大柴胡汤和复元活血汤中之配伍意义有何异同? 6.如何理解七厘散之配伍特点? 7.结合温经汤的证治机理,分析其应以何药为君,为什么? 8.生化汤的组方原理及其重用当归的配伍意义是什么? 9.如何理解桂枝茯苓丸是“缓消癥块”法之代表方?其用量如何掌握? 10.如何理解失笑散之“失笑”? 11.分析论述大黄在桃核承气汤、复元活血汤、大黄虫丸、鳖甲煎丸、十灰散中的配伍意义。 12.十灰散、咳血方、小蓟饮子均有凉血止血之功用,临床上如何区别使用? 1.咳血方何以不用止血药而血自止? 14.分析《济生方》录自《玉机微义》之小蓟饮子与《重订严氏济生方》之小蓟饮子组方配伍有何异同? 15.槐花散与黄土汤均可治疗便血,试比较二方功用主治之异同。 16.荆芥穗在银翘散与槐花散中用法及配伍意义有何异同? 17.如何理解黄土汤中黄芩之配伍意义?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jbzl/292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壶好茶一壶月,功夫茶,我们是认真的
- 下一篇文章: 伏龙肝,这味行走在消逝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