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最喜欢的单方特效药,不容错过
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30903/4249431.html 甘李根白皮:治疗奔豚之症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甘李根白皮。甘李根白皮入足厥阴肝经,最能下肝气奔冲。中土阳败脾湿,肝木升发受阻,木气就会郁陷。一般情况下,郁陷的木气只不过会冲击脏腑造成疼痛,或者往下疏泄而导致泄利。但如果木气长期郁陷,肝木一直被脾土压抑着,等到土湿挡不住肝木时,木气就会往上冲,压抑越久,上冲的力度就越凶猛,这就是奔豚症。此时治疗的关键,不是解决土湿水寒的根源,而应先将上冲的木气拉下来,这时就需要具有很强的下冲气能力的甘李根白皮。如果像之前那些药一样,追根溯源,甘李根白皮应该是与芍药一样,属于酸涩敛肝的木之药。但其下冲气的个性太强了,所以我们也只会在非常特别的奔豚症时才会用到它。 乌梅是治疗蛔虫必不可少的一味药,原因是其酸味非常强。虫得酸而能伏,乌梅禀其酸味能杀蛔虫。蛔虫喜湿恶燥,治疗虫症要从其生长环境治理起。乌梅杀虫也不只以酸伏虫这么简单,这在后面论蛔虫根源时再详细讲。这里我们先知道乌梅有对抗蛔虫的独特功效,这是其他药物所不具备的。 灶中土是指土灶底部经长年累月烧结而成的黄土块。现在土灶只剩下一些偏远地区还在使用,所以灶中黄土已经成为稀贵的中药资源。灶中土的本质是土,因禀受了灶中的火热,故既能以土性补中,又能以火性燥湿。温中燥湿的灶中土最常用于治疗便血。水寒土湿,乙木郁陷成风,肝风上达受阻,退而往下疏泄,此时肝血随着木气后脱于大便,这就形成了便血。其他温中燥湿的药基本上都不具备治疗便血的功效,那为什么唯独灶中土有这能力呢?灶中土还有一个酷炫的名字叫伏龙肝,相传伏龙是灶神的名字,按照名字解析,伏龙肝应为灶神的肝,那伏龙肝应与肝有关系。“燥湿达木,补中摄血”是《长沙药解》对于灶中土功效的概括,其中达木是令灶中土具有治疗便血这么独特能力的原因。燥湿升木使得土燥木达,木气通达于上,则风清血藏,便血则止。灶中土兼顾土木两性,治土而扶木,是一味治疗便血几乎不可或缺的药,要探究其木性的来源,小水牛认为应从生火的稻草开始思考。 独效药适用范围不像人参、茯苓这样的药那么广,但有极强的针对性,有时候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所以在学习常规五脏之药外,还得掌握这样有独特功效的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学习中医,首先要学会刻苦,其次再学中医理论,最后才到中药。看起来过程很烦琐,事实上这才是大道该有的魅力,用实践找回灵魂,用能力回击质疑,小水牛能做到,大家一样也可以,加油哇! 本文摘自《学习中医很简单》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学习中医很简单》,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四圣心源》为研究背景,用缜密、简洁、有趣的语言,结合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解读了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医的整体理论——圆运动理论、中医的二十四脉和常见中药,使得复杂的中医理论不再玄乎难懂。最后还讲述了用中医理论治疗疾病的思路和方法,引领读者从理论顺利地走向临床实践。本书语言通俗,内容科普,非常适合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阅读,可以迅速引领读者进入神秘的中医世界,让更多人能够零起点、零距离地接触中医、了解中医、学习中医、感悟中医、热爱中医。其实,学习中医很简单!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用近乎面对面聊天讲故事的笔法将经典中医理论娓娓道来,让人忘却了玄虚,丢掉了枯燥的中医书。它越看越有意思,越读越有味道。 作者简介 陈喜生,当代新道家学者,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易经》《道德经》、中国历史、经典文学等皆有涉猎,尤喜于医。其思路严谨而细腻,文笔大胆而新奇,语言有趣而亲切。 中医出版好书从不会埋没END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学习中医很简单》,作者:陈喜生,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王顺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欢迎投稿唠嗑。●谁都能看懂的五运六气(五)——主气客气、司天在泉●中风急救用这个药,准备好见证奇迹了吗?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jbzl/4650.html
- 上一篇文章: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浮萍柽柳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