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丝路,当归定西。在定西六日,触摸了陇西的历史,爬过了漳县的山峦,闻到了通渭的书香,最后,来到安定区青岚山乡大坪村,在乡间的小道上,在村落、梯田、窑洞间,邂逅了遗失的乡愁。这是定西最平凡的乡间,却散发着田园牧歌般的诗意。年前,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曾上书朝廷,称“陇中苦瘠甲于天下”。封疆大吏左宗棠率队一路行军,一路播绿。沿途植下的“左公柳”,历经百年风雨,依旧傲立于天地,也见证了大坪村改革开放40年间的巨变。40年前的大坪村,“山是和尚头,沟里无水流,十年有九旱,岁岁人发愁。”如今的这片土地,早已换了新颜,梯田层层叠叠,是丰收后的安然,农家小院干净整洁,是新农村的风貌。在40年的巨变下,大坪村美了、富了,却没有忘记来时的路,没有遗失本真的自己。和安定多数土地一样,大坪村的这块黄土地上,气候干旱少雨,自然环境恶劣,联合国官员曾断言这里不适合人类居住。山干水枯人穷苦,如何吃饱肚子,曾是大坪人每天都要面对的严峻考验。那时的他们,“吃的是救济粮,穿的是黄军装,喝的是泥水汤。”面对“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恶劣环境”,大坪村人在学习中,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最终开始修筑梯田。梯田是人类适应大自然,顺势而为的耕作方式,这一耕种方式让人类文明创作出了大地上的精美画作,是一种最质朴的旋律,像撒落乡间的音符。改土造田,治理山河,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大坪村人靠三辆独轮车起步,用铁锹洋镐,人背肩挑,建成甘肃省第一批人工梯田。从整修的第一块梯田实现粮食产量成倍增加起,顺势而为,连年整修梯田。当一个个坡地变成一方方梯田,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大旱不减产,小旱保丰收,带来了粮食的增产,生活的变化。年,大坪村迎来了实地考察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尽管大坪人已经基本实现了温饱,但这位官员仍给出了“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的结论。面对这一结论,大坪人乃至定西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年,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定西成为全国扶贫开发的肇始之地,大坪村则成为实施这一宏伟计划的“试验田”。为了改善生态,大坪人借着改革开放和“三西”扶贫的东风,开始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大坪人在兴修梯田的基础上,将“治山与治水”同步推进,累计完成人工造林亩,种草亩,林草覆盖率达到68.2%。先后修筑谷坊道,塘坝5座,配套渠系米,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进入新世纪,大坪人开始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经过几年发展,曾经的“救命薯”“温饱薯”,成为家家户户大面积种植的“致富薯”,并繁育出了以大坪命名的优质马铃薯品种“新大坪”。为了做大马铃薯产业,全村在大坪、碾盘、贾河湾3个社建立了“新大坪”马铃薯优质良种扩繁基地,种植面积稳定在亩以上,人均达到3.5亩。通过推广全膜覆盖种植和机械耕作,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合作社的作用,建立异地引种与本地扩繁相结合的一级种薯供应体系。40年来,大坪人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进行着一场又一场反贫困斗争,成为定西农村扶贫开发、反贫困斗争的范本。如今的大坪,家家户户都住进了两层小康住宅,并配套了沼气池、太阳灶、卫生厕所、旱作高效日光节能温室、标准化养殖圈舍等,成为定西市浅山区生态小康第一村。大坪的生活,早已变换,大坪人对生活的向往,却依旧如昨。用最大的本事,过最好的生活,这是大坪人一直在践行的。如今,没有了苦难,乡村的生活是安逸的,在这安逸中,大坪人把日子越过越精彩,越过越诗意。行走在大坪村,乡间最平凡的景象,总是能触及人心,让人回味乡愁的滋味。作者简介:觉非行记,旅游体验师,旅游摄影师,各平台旅行家。新浪微博:

觉非行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xttz/11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