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中药名,您认识几个
中药名千奇百怪,比如“破故纸”、"王不留行"、"十大功劳"等,以下介绍几种有趣的中药名,看大家认识几个? 1、破故纸:听其名,好像是残卷旧纸一样,其实,破故纸,又叫补骨脂,是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成熟果实。破故纸味苦,辛,性温,具有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功效,治疗肾虚腰痛,小便频数,小儿遗尿,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泄泻和肾不纳气的虚寒喘咳证。 2、王不留行:“王不留行”一词出现在《西游记》中“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意思是说唐太宗(王)感于唐僧的决心,不能挽留他的远去而为他送别(不留行)。有趣的是,有一味常用的中药也叫“王不留行”。王不留行又称麦蓝子、麦蓝菜、留行子、大麦牛、不留子等,它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的功效,《本草纲目》中也引用了“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后乳长流”这首歌谣。 3、海金沙:听这名字让人想起蓝海沙滩上那一粒粒闪闪发光的金沙子。其实海金沙和大海没有任何关系,它是海金沙科多年生攀援蕨类植物海金沙的干燥成熟孢子。什么是孢子呢,它是某些低等动物和植物产生的一种有繁殖作用或休眠作用的细胞,离开母体后就能形成新的个体。海金沙,味甘咸,性寒,具有清利湿热,通淋止痛功效。常用于各种淋证,尿道涩痛等症。 4、十大功劳:十大功劳,莫非能包治百病不成?别的药治病救了人,所有的功劳都被它抢了去了。十大功劳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物。别名:黄天竹、木黄连、土黄柏、刺黄芩、猫儿头、土黄连、八角刺、刺黄柏。苦,寒。归肝、胃、大肠经。清热补虚,止咳化痰。治肺痨咳血,骨蒸潮热,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心烦,目赤。 5、伏龙肝:一听这么气势的名字,降龙还挖肝,心想这是多么珍贵的一味中药。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它和龙肝凤胆没半点关系,实际上它只是灶心底下的黄土。伏龙肝又叫灶心土,科属铝化合物类,为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底中心的土块。伏龙肝味辛,微温,入肝脾,具有温中燥湿,止呕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呕吐反胃,腹痛泄泻,便血,崩漏带下等症。 6、黑老虎:黑老虎为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绯红南五味,以根或藤入药。别名:冷饭团、臭饭团、糯饭团、酒饭团、过山龙藤、钻骨风等,它果形奇特,营养与药用价值高,根药用,能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治胃病,风湿骨痛,跌打瘀痛,并为妇科常用药。果成熟后味甜,可食。 7、木蝴蝶:它并不是翩然起舞的蝴蝶,而是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成熟种子。木蝴蝶是一味常用的治疗咽痛的止咳药,味甘苦,性凉,具有利咽润肺,疏肝和胃,敛疮生肌的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等症。 8、救必应:又名米碎木、铁冬青、熊胆木、白银香,为冬青科植物,性寒,味苦。归肺;肝;大肠经。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胃痛;暑湿泄泻;黄疸;痢疾;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湿疹;疮疖。 9:两面针:是芸香科花椒属木质藤本植物;茎、枝、叶轴下面和小叶中脉两面均着生钩状皮刺。通常用根做药用,有活血、散瘀、镇痛、消肿等功效。民间用于跌打扭伤药,亦作驱蛔虫药。 10、木贼:别名锉草、笔头草、笔筒草、节骨草,性平,味甘苦,入肺肝经,具有疏风清热,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风热目赤,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痔血,血痢,妇人月水不断和脱肛等症。 除了以上介绍之外,有趣的中药名还有徐长卿、夜明砂、红娘子、人中白、刘寄奴、没药、使君子、重楼、丢了棒、见血封喉等,欢迎大家补充。 和剂堂药业主要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及药食同源类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原材料来源于道地药材生产基地,生产设备先进,工艺技术成熟可靠,对质量关键点的严格控制,从而做到了产品的可追溯性及产品质量的可持续性,以卓越的产品品质,赢得消费者满意。 “和剂堂”取意于“和风细雨润万物,剂调苍生祛病疾”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xttz/1545.html
- 上一篇文章: 崔现军中医启蒙丛书药性赋药性歌括
- 下一篇文章: 门纯德是否懂得了阴阳,是衡量这个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