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学名:Atractylodesmacrocephala),是菊科苍术属的一种植物,单叶、狭长,花紫色,头状花序,以根茎入药,别名术、冬术、浙术、种术、祁术等。昔为中国浙江特产,现安徽、河北、福建、湖南等省都有栽培。

形态特征折叠

白术_图片_互动百科为菊科植物白术(báizhú)(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以根茎入药。燥湿健脾,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慢性腹泻、水肿、止汗,安胎。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状茎肥厚,略呈拳状。茎直立,上部分枝。叶互生,叶片3,深裂或上部茎的叶片不分裂,裂片椭圆形。边缘有刺。头状花序顶牛,总苞钟状,花冠紫红色,瘦果椭圆形,稍扁。花期7~9月,果期8~10。

生长习性折叠

白术喜凉爽气候,怕高温高湿。据杭州药材试验场观察白术在气温30℃以下时,植株生点速度随气温升高而加快,如气温升至30℃以上时生长受到抑制,而地下部的生长以26-28℃为最适宜。白术较能耐寒,在北京能安全越冬。白术对土壤水分要求不严格,但在苗期适当浇水。如此时干旱,幼苗生长迟缓,但高温高温季节,应注意排水,否则容易发生病害。

生长后期,根状茎迅速膨大,这时需保持土壤湿润,如土壤干燥对根状茎膨大有影响。白术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酸性的黏壤土、微碱性的沙质壤土都能生长,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而不宜在低洼地、盐碱地种植。育苗地最好选用坡度小于15~20度的阴坡生荒地或撂荒地,以较瘠薄的地为好,过肥的地白术苗枝叶过于柔嫩,抗病力减弱。

白术不能连作,种过之地须隔5~10年才能再种,其前作以禾本科为佳,因禾本科作物无白绢病感染(小麦、玉米、谷子)。不能与花生、元参、白菜、烟草、油菜、附子、地黄、番茄、萝卜、白芍、地黄等作物轮作。

分布范围折叠

主产于浙江新昌、天台、东阳、于潜,贵州省牛大场镇、湖南平江、宁呈,江西修水,湖北通城、利川,河北、山东等省也可以引种栽培。陕西普遍有栽种,连黄土高原都引种成功。

栽培技术折叠栽培技术折叠

育苗   

(1)整理苗床

白术在播种前一个月翻土,覆盖30厘米厚的杂草,烧土消毒,防止病虫害发生,烧完立后将草灰翻入土内。如不经烧土,可在头年冬天进行翻上,使土壤经过冰冻充分风化。土地经过处理后,做成-厘米宽,高约对厘米的畦,畦面呈弧形,中间高,四周低,每公顷施用人粪尿~担作为基肥。

(2)播种白术

播种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干旱地区宜先在温水中浸泡种子24小时,捞起与沙土混合播入田间,如果有灌水条件的地方,可不浸种。播法分撒播和条播两种。撒播每公顷~.5千克种子,每公顷种子可栽术~千克,一般术栽每0.5千克约有-个。条播每公顷60~75千克,行距16厘米,播幅6~10厘米开浅沟。深约3~5厘米,沟底要平,使出苗一致。覆土可熏上覆盖3厘米,1公顷育苗田可供公顷地,在出苗前土壤应保持足够温度,或上面盖蒿草或厩肥,避免土壤板结(北京一般浇2~3次水出苗)。后一种方法常用,容易管理。

(3)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后,间去密生苗和病弱苗,及时锄草,苗高3~6厘米时浅锄,锄草的目的在于可使在天气干旱时浇水或在行间插枝条或覆盖草以达到遮荫的目的。苗高5~6厘米时,可按株距6~10厘米定苗,看苗的情况,苗期追肥1~2次,每公顷施人粪尿0千克加水3倍,以稀粪或尿素为好。

用量不宜过多,7月下旬至9月下旬此时是根形成期,所以多追肥。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霜降后立冬前)术苗叶色变黄时,开始挖取种栽,选择晴天去除茎叶和须根,在离顶端1厘米处剪去枝叶,切勿伤主芽和根状茎表皮,阴干2-3天待表皮发白水分子后进行贮存。

(4)种栽贮存方法

选择干燥荫凉地方,避免日光直晒,用砖砌成方框,先铺3~5厘米厚的沙,再铺一层9~12厘米厚的种栽,再放一层沙,堆至30厘米高,堆放的中央插几束稻草以利通风。上面盖层沙或土,开始不宜太厚,防止发热烧烂。冬子严寒时,再盖层稻草,沙土要干湿适中,沙太干会吸收术栽水分,沙太湿会使术栽早期发芽。术栽贮存期间,每隔15~30天检查一次,发现病栽应及时排出,以免引起腐烂。如果术栽萌动,要进行翻动,以防芽的增长。小量贮藏装入缸罐,缸口覆沙或用青松叶遮盖,青松叶干燥后宜随时更换,并应经常检查,发现腐烂立即剥除。挖坑贮藏:选背阴处挖厘米深的坑,长度视种栽多少而定,把栽放坑内15厘米厚,覆土5厘米,气温下降加厚,最冷盖30~50厘米,10-20天检查一次。另一种是露天贮存,即术裁不刨出来,留在地里越冬。

(5)选择术栽

收获后与下种前均可进行,但以收获后一面整理术栽,一面按品质好坏分大中小,有病都除掉。选择标准:形状整齐、无病虫害、芽饱满、根茎上部细长、下部圆形,而且大如青蛙形,且密生柔软细根,主根细短或没有主根,以在高山生地种的品质为优良。凡术栽畸形,顶部为木质化的茎秆,细根粗硬稀少,主根粗长和在低山熟地种的,则品质低劣,种植后生长不良,容易感染病害,不宜选择。

整地下种   

12月下旬至第二年3月下旬(冬至至次年春分)均可下种。一般可根据土壤、气候条件而提早或推迟。早下种的多先长根,后发芽,根系长得深,发育健壮,抗旱及吸肥力均强。土层浅薄的地区保温差,可推迟在2、3月间下种。下种约以5~6厘米深度,浅播易滋生侧芽,术形不美,寒冷地方易受冻害,深植过度,则抽芽困难,术形细长,降低品质。

栽种方法可分为条栽、穴栽两种。前者畦宽厘米,后者畦宽厘米,行株距26厘米*13厘米,20厘米*13厘米等,下种密度每公顷00~株,种栽量每公顷千克左右。

田间管理 折叠

(1)中耕除草

浅松土,原则上做到田间无杂草,苗未出士前浅松土,苗高3~6厘米时除草,土不板结,雨后露水未干时不能除草,否则容易感染铁叶病。7月下旬至9月下旬正是长根的时候,拔草一月1~2次。

(2)追肥白术

施足基肥以腐熟厩肥或堆肥等为主。基肥每公顷用人粪尿50千克,过磷酸钙~千克。5月上旬,苗基本出齐,施稀薄人粪尿一次,每公顷0千克。结果期前后是白术整个生育期吸肥力最强,生长发育最快,地下根状茎膨大最迅速的时候,一般在盛花期每公顷施人粪尿00千克,过磷酸钙千克。

方法:在株距间开小穴施后覆土,在早晨露水于后进行。

(3)灌溉排水

白术忌高温多湿,须注意做好排水工作。如排水不畅,将有碍术株生长,易得病害。田间积水易死苗,要注意挖沟、理沟、雨后及时排水。8月下旬根状茎膨大明显,需要一定水分,如久旱需适当浇水,保持田间湿润,否则影响产量。

(4)特殊管理

①摘除花蕾

为了促使养分集中供应根状茎促其增长,除留种株每株5~6个花蕾外,其余都要适时搞蕾,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即在20~25天内分2~3次摘完。摘花在小花散开、花苞外面包着鳞片略呈黄色时进行,不宜过早或过迟,摘蕾过早,术株幼嫩,会生长不良,过迟则消耗养分过多。以花蕾茎秆较脆,容易摘落为标准。一手捏住茎秆,一手摘花,须尽量保留小叶,防止摇动植株根部,亦可用剪刀剪除。搞蕾在晴天,早晨露水平后进行,免去雨水浸入伤口,引起病害或腐烂。

②盖草防旱

白术种植于山地,因山地土壤结构较差,保水力弱,灌溉不便,在谷雨后和大暑前,术地可盖鲜草一层,防止土壤水分过分蒸发,在平原地区,办进行盖草工作,另外,可用地膜法,即防旱又防杂草生长和病害发生。

(5)选留良种

在白术摘除花蕾前,选择术株高大,上部分枝较多,健壮整齐,无病虫害的术株为留种用,每株花蕾早而大的花蕾作种,剪去结蕾迟而小的花蕾,促使种产饱满。立冬后,待术株下部叶枯老时,连茎割回,挂于阳光充足的地方,10-15天后脱粒,去掉有病虫害瘦弱的种子,装在布袋或纸袋内贮存于阴凉通风处。如果留种数较多,不便将茎秆割回,可只将果实搞回放于通风阴凉处,干后将种子打出贮存,备播种用。

病虫害及其防治折叠

(1)白绢病

又称“白糖烂”。在4~6月或8-9月日高温多雨季节,尤以土质黏重,排水不良的术地多见,初期在术周围的表土上,发现白色绢丝状的白毛(半知菌的菌丝)由术株周围附近逐渐扩大,布满土面与土隙间;并在术株离土面0.6~1厘米处,在株秆的周围及土层下16~20厘米深处,沿着主根或细报附着小米、大米颗粒(菌核)由小变大,呈乳白色,后逐渐变为淡黄最后呈褐色,发病严重时,白术根腐烂,术株周围泥土变成黑色,气味腐臭,蔓延很快。

防治方法:

①和禾本科作物轮作。

②选无病害种栽,并用50%退菌特0倍溶液浸种后下种。

③栽种前每公顷用15千克五氯硝基苯处理土壤。

④及时挖出病株,并用石灰消毒病穴。

③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0倍液浇灌病区。

(2)立枯病白术

又叫烂茎瘟。苗期病害,早春因阴雨或土壤板结,发病重,受害苗基部呈褐色干缩凹陷,使幼苗折倒死亡。

防治方法:

①土壤消毒,种植前每公顷用五氯硝基苯处理土壤。

②发病期用五氯硝基苯倍液浇灌病区。

(3)铁叶病

发生在叶上,叶呈铁黑色,后期病班中央呈灰白色,上生小黑点。

防治方法:

①清理田间卫生,烧毁残株病叶。

②发病初期喷1:1:10O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0倍液,7~10天1次,连续3~4次。

(4)锈病

又叫黄斑病,叶上长病斑,梭形或近圆形,褐色,有黄绿色晕圈。叶背病斑处生黄色颗粒状物,破裂后期出黄色粉末。

防治方法:

①打扫田间卫生,烧毁残株病叶。

②发病初期喷97%敌锈钢倍液,或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7~10天1次,连续2~3次。

(5)根腐病

又叫干腐病,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伤害根壮茎,使根壮茎干腐,维管束系统呈褐病变。

防治方法:

①和禾本科轮作。

②选用无病健壮的栽于作种,并用50%退菌特0倍液浸3~5分钟,晾干后下种。

③发病期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0倍液浇灌病区。

(6)菟丝子

又叫金丝藤,是一种寄生性种子植物,发生的原因是白术种子里面混来的。7~8月份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①水旱轮作。

②选掉混进术种子里边的菟丝种籽。

③发现后早期除掉。

④施用鲁保一号防治,土制粉剂每公顷22.5~37.5千克喷粉,或喷洒菌液,土制品每公顷11.25~15千克或工业品每公顷3.75~6千克加水0千克喷雾。

虫害方面主要有地老虎、蛴螬、术蚜,其中以地老虎、蛴螬危害最严重。

(1)地老虎

白术苗出土后至5月,地老虎危害最强烈,一般人工捕杀为主。术苗期,每日或隔日巡视术地,如发现新鲜苗子和术叶被咬断过,在受害术株上面上有小孔,可挖开小孔,依隧道寻觅地老虎的躲藏处,进行捕杀。至6月后术株稍老,地老虎危害逐渐减轻。

(2)术蚜

在3月下旬至6月上旬(春分至芒种)危害最严重。

防治方法:用鱼藤精1份加水份,于充分搅均后,在清晨露水平后喷射,效果良好。

(3)蛴螬

从立夏至霜降期间,白术收获前,均有危害,在小暑至霜降前危害最强烈。

防治方法:

①人工捕杀。在9~10月间早翻土,此时,蛴螬还未入土深处越冬,在翻上时应进行深翻细捉。

②用桐油、硫酸铜(俗称胆矾)防治。在摘除花蕾后,结合第三次施肥时,每担粪水加桐油~克施下防治。

(4)白蚁

自大暑后,术株主秆较老,白蚁食白术块根上部接近表土中的茎秆,受害白术株枯黄,以致枯死。

防治方法:在大暑后将嫩松枝截成33厘米左右的松枝段,埋于术地的行间,诱集白蚁蛀食。每隔10余日捕杀一次,可以避免受害。

(5)术籽虫

属鳞翅目螟蛾科,危害白术种籽。

防治方法:

①冬季深翻地,消灭越冬虫源。

②水旱轮作。

③白术初花期,成虫产卵前喷50%敌敌畏倍液,7~10天1次,连续3~4次。

④选育抗虫品种,选阔叶矮秆型白术,能抗此虫。

采收加工折叠

采收期在定植当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霜降至冬至),茎秆由绿色转枯黄,上部叶已硬化,叶片容易折断时采收。过早采收术株还未成熟,块根鲜嫩,拆下率不高,过迟新芽萌发,块根养分被消耗。要防止冻伤,选择晴天,土质干燥时挖出。晒干或烘干,晒干15~20天。日晒过程中经常翻动的白术称为生晒术,烘干的白术称为烘术。烘干时,烘烤火力不宜过强,温度以不烫手为宜,经过火烘4~6小时,上下翻转一遍,细根脱落,再烘至8成干时,取出堆积5~6天,使内部水分外渗,表皮转软,再行烘干即可。以个大、体重、无空心、断面白色的白术为质量好,一般每公顷可收0~0千克。

炮制:炒白术,将白术片微炒至浅黄色,取出晾凉。

焦白术,将白术放锅内炒至焦黄色,取出晾凉。

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的根茎。

白术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互生,茎下部叶3裂或羽状5深裂,裂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裂片最大,边缘有刺状齿,叶柄长;茎上部叶分裂或不分裂,叶柄渐短。头状花序顶生,总苞钟状,总苞片7~8层,基部有羽状深裂的叶状苞片;全为管状花,花冠紫色,先端5裂;雄蕊5,聚药;子房下位。瘦果被黄白色茸毛,冠毛羽状,长1cm以上。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均系栽培。主产浙江、安徽、江苏。

冬季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根茎呈拳形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纹和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粘性。

:含挥发油1.4%,主要成分为苍术醇(Atractylol)、苍术酮(Atractylon)等,并含有维生素A。根茎含挥发油约1.4%,油中含苍术酮(a-tractylone),尚含白术内酯甲、乙(butenolideA,B)、芹烷二烯酮[selina-4(14),7(11)-dien-8-one]、β-芹油烯(β-Se-linene)、桉树萜(aromaden-drene);另含氧香豆素类(oxicoumarines)、糖类及树脂等。

药用价值折叠药材简介折叠

LargeheadAtractylodesRh

Rhizoma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

白术(音:zhú)白术

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的干燥根茎。

山蓟、杨抱蓟(《尔雅》),术(《本经)),山芥、天蓟(《吴普本草》),山姜(《广雅》),乞力伽(《南方草木状》),山精(《神药经》),山连(《别录》),冬白术(《得配本草》)。

苦、甘,温。归脾、胃经。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1.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胀满,倦怠乏力,泄泻。补脾胃可与党参、甘草等配伍;消痞除胀可与枳壳等同用;健脾燥湿止泻可与陈皮、茯苓等同用。

2.用于水湿停留、痰饮、水肿。治寒饮可与茯苓、桂枝等配伍;治水肿常与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

3.用于表虚自汗。本品与黄芪、浮小麦等同用,有固表止汗之功,可治表虚自汗。

此外,本品又可用于安胎,治妊娠足肿、胎气不安等症,有内热者,可与黄芩等配伍;腰酸者可与杜仲、桑寄生等同用。多年生草本,高50厘米~60厘米。根状茎肥大。茎下部叶羽状分裂,上部叶狭披针形。秋季开紫花,全为管状。是中国浙江特产,福建、江苏、安徽、江西等地也有栽培。根状茎入药,能治脾虚泄泻、水肿、痰饮等。

基本信息折叠

拼音名:Baízhú

英文名:RHIZOMA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

书页号:0年版一部-77

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药材鉴别折叠

本品粉末淡黄棕色。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聚集于薄壁细胞中,少数针晶直径至4μm。纤维黄色,大多成束,长梭形,直径约至40μm,壁甚厚,木化,孔沟明显。石细胞淡黄色,类圆形、多角形、长方形或少数纺锤形,直径37~64μm。薄壁细胞含菊糖,表面显放射状纹理。导管分子短小,为网纹及具缘纹孔,直径至48μm。取本品粉末2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乙醚20ml,振摇10分钟,滤过。取滤液10ml挥干,加10%香草醛硫酸溶液,显紫色;另取滤液1滴,点于滤纸上,挥干,喷洒1%香草醛硫酸溶液,显桃红色。白术

取本品粉末0.5g,加正已烷2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新制备的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并应显有一桃红色主斑点(苍术酮)。

性状鉴别

根茎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表面灰黄构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殖留茎基和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粘性。

以个大、质坚实、断面黄白色、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5列木栓细胞,其间夹有1-2列断续的石细胞带。皮层、韧皮部及射线中散有油室,长径-μm,短径-μm。表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外侧的导管1-3列径向排列,基旁无木纤维束,内侧的导管周围有较发达的木纤维束。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会晶和菊糖。

成品检查折叠

总灰分不得过5.0%(附录ⅨK)。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附录ⅨK)。

色度精密称取本品最粗粉2g,置具塞烧瓶中,加55%乙醇50ml,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连续振摇1小时,离心(每分钟0转)15分钟,吸取上清液10ml,置比色管中,与同量的对照液(取比色用三氯化铁液5ml,加比色用氯化钴液3ml与比色用硫酸铜液0.6ml,用水稀释至10ml制成),同置白纸上,自上面透视,显色不得较深。

加工炮制折叠

1.生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及白术大小适当掌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2.炒白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每白术片斤,用麸皮10斤)

3.焦白术: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

4.土炒白术: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每白术片斤,用伏龙肝粉20斤)

5.《本草蒙筌》:白术咀后,人乳汁润之,制其性也,润过陈壁土和炒。

6.《本草备要》:白术,用糯米泔浸,陈壁土炒,或蜜水炒,人乳拌炒。

赞赏

长按







































鍖椾含鐧界櫆椋庡埌鍝鍖婚櫌
鍖椾含涓鍖婚櫌鐖嗗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xttz/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