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稿:吴哲主播:林欣

“水土不服”指初来一个地方,对当地气候条件和饮食习惯不适应而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那么水土不服是怎么引起的呢?该如何才能避免水土不服呢?中国中医药报的一篇文章就给出了答案,下面就为您转述一下。

先说说为什么会水土不服?

人在顺应自然、自我防护的过程中,逐渐适应了久居地的气候和饮食习惯,身体内各脏腑机能也在这种适应中悄悄发生着某种变化。一旦到了新的地域,特别是地理和气候条件、饮食习惯差异较大的地域,机体一时适应不了,就会出现一些不适反应。比如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人,一旦到了高海拔地区,很多人会出现高原反应;长期处于干燥地带的人,一到了潮湿的地方,会感觉身体困浊紧裹,这些都属于水土不服。水土不服的表现很多,长痘、乏力、失眠、胸闷,皮肤过敏、呕吐腹泻等都可能出现。

那么该怎么应对水土不服的问题呢?

在古时候,人们应对水土不服的一些办法,现在看来是很有趣的,比如有一种办法就是吃土!对!你没听错,就是吃土。

《本草拾遗》是唐代陈藏器撰写的药物学名著。其中介绍了治疗水土不服的两个方法:一是刮下鞋底之土,兑水同服;二是以伏龙肝兑水服用,所谓伏龙肝,其实就是灶心土。这两个方法的依据是:脾属土,以习惯了的家乡之土冲服,可以起到调理脾气的作用,以减轻水土不服的反应。暂且不论古人的方法是不是真的有效,就单纯说刮鞋底的土服用的做法,恐怕现代很多人不会这么做了,一个是因为鞋底不一定有土,而且大多数地方都不烧柴,就更没有灶心土了,二是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卫生,实在难以下咽。

在现代社会,交通发达,不少人会到异地工作和生活,怎么预防和应对水土不服,这涉及异地养生问题。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不过于劳累,规律作息,保证足够睡眠,这是预防水土不服的基础保证;

二是避免大吃大喝、暴饮暴食,特别对以前少吃的食物,要循序渐进,逐渐适应;

三是去异地前,了解当地地域特点以及自己体质特点,做好应对准备。比如要去高原地区,先看自己有没有心脏病、高血压、慢性肺疾病等,如有需谨慎,也可备些救急药物,或提前改善机体抗缺氧能力;去深山密林花海,看自己是不是过敏体质,深山很多植物和花粉可诱发过敏反应;去干燥的北方注意随时补水,去潮湿的南方,穿通透性好的衣物,住通风的居所;

四是注意异地饮食卫生,少吃生鲜凉拌菜,少用隔夜饮食;

五是不论在哪个地方,都要吃温热饮食,寒凉伤脾,脾失运化会加重水土不服。

另外,对于体质太弱的人来说,外出到异地前,可以事先进行一些中医调理,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和脾胃的适应能力。

总结一下,现代人到异地工作或生活是很常见的事,想避免水土不服就要做到不过于劳累、规律休息,避免大吃大喝,去异地前了解当地地域特点和自己的体质特点,注意异地饮食卫生,要吃温热饮食。体质弱的人去异地前可以先进行中医调理。

以上就是今天的今日养生,下载医随身APP,收听更多养生文章,我们明天见!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注:本







































白癜风患者的饮食
中医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xttz/2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