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白术栽培技术
白术别名:于术、浙术、冬术、炕术、生晒术、山蓟、杨桴蓟、山芥、天蓟、山姜、乞力伽、山精、山连、冬白术。 栽培技术 种植技术:1.选地整地选向阳、通风凉爽、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力中等的高山生地或轮休5年以上的土地,施圈肥公斤,骨粉25公斤,深翻20厘米,经冰冻风化,播前整平,作成宽1-1-2米,高15-20厘米的畦。2.种植方法(1)选种、育苗选叶色深绿,质厚,花蕾扁平肥大的大叶型种株,留中期开放饱满的花蕾5-8个,摘除其他花蕾。立冬后,种子充分成熟,择晴天,剪下地上部分,连秆缚成束,悬挂避雨通风处,阴干20-30天,再日晒2-3天,收集饱满的种子,置布袋中,悬挂阴凉通风处。3月下旬至4月上旬条播,行距15厘米,播幅8-10厘米,播后覆土以盖上种子为度,再盖草或树叶,保持土壤湿润。每亩用种量4-5公斤。霜降至立冬,苗叶枯黄,择晴天,挖起根茎(即术栽)剪去茎杆及尾部细根,剔除病、残株,在阴凉通风室内摊放1-2天,术栽表皮发白后贮藏。(2)术栽贮藏选阴凉干燥、避日光的室内泥地,铺含水20%的细沙5厘米厚,上放术栽8-12厘米,再放一层细沙,如此堆放30-40厘米高,再盖上4厘米的沙或细土,上面覆盖杉树刺以防鼠害,四周砌矮墙栏住,术栽堆的中央隔40-60厘米插上一个草束以排湿散热,严冬时盖稻草防冻,贮藏期间每隔15-30天检查1次,上下翻动,发现病栽及时剔除。室内不可烧火,术栽堆上也不可洒水。在较温暖的地区可不采挖,等到12月至次年2月发芽前,边挖、边洗、边栽。(3)大田栽种选表皮细嫩,无病虫害,顶芽饱满健壮,上部细长,尾部圆大,密生柔软细根,主根细短或无主根,贮藏时未受损伤的术栽,分大、小二级,分别栽种,每亩需术栽40-60公斤。种前用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倍液浸10分种,捞出晾干后下种。在12月至次年2月按株行距20-25厘米穴栽,穴深6-8厘米,施入稀人粪尿,干后栽种,每穴放术栽1-2个,芽头向上,施入过鳞酸钙或饼肥,上盖焦泥灰,最后覆土与畦平。近年研究试管苗繁殖栽培方法:取白术种子在流水中洗4-6小时,剥外种皮,再用0.2%Hgcl2溶液浸泡20分种,中间换1-2次Hgcl2溶液,再用无菌水冲洗3-4次,接种在MS基本培养基上,可萌发出无菌苗,作接种材料。培养基配方:1、诱导培养基(毫克/升)⑴MS+BA1-6+IAA0.5-2⑵MS+BA1-6+NAA0.5-2琼脂0.8%⑶MS+BA1-6+IBA0.5-12、壮苗培养基⑷MS+BA0.5-1+IAA0.5⑸MS+BA0.5-1+NAA0.5琼脂0.4%⑹MS+BA0.5-1+IBA0.53、生根培养基⑺0.5MS+IBA或NAA0.5-1琼脂0.4%注:⑴BA:6-苄基氨基嘌IAA:吲哚乙酸NAA:萘乙酸IBA:吲哚丁酸将无菌苗段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上,1个月左右能诱导不定芽的发生,BA浓度从1毫克/升提高到6毫克/升,不定芽数也可以从1-2个提高到10个左右。将形成的不定芽块接⑷、⑸、⑹培养基中,1个月左右,长成健壮、叶大、叶色绿的完整小苗或无根苗。将无根苗接入生根培养基中,20天左右生根成苗。试管苗的移栽:把试管苗置于室温,去掉棉塞,炼苗一星期,洗掉试管苗根部的琼脂,移至石中,定期浇灌营养液,生长20-30天,待有新根长出,移入试验地的塑料薄膜棚内,成活后揭去薄膜。3-5月份均可移栽,移栽成活率一般为70-80%。此法没有经过愈伤组织阶段,再生植株的遗传性稳定,为白术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提供了新途径。 3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时拔草间苗,保持株距4-7厘米,土壤板结时,中耕松土。追肥宜少,分别在“小满”、“小暑”、“立秋”各施1次,每亩用稀人粪尿公斤或尿素5公斤。有的产区苗期不追肥,防止术苗过大易抽苔,大田栽种时易感病枯苗。如天气干旱,应在行间铺草防旱,后期少数植株现花蕾,及时摘除,促进根茎生长。并要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2)大田管理幼苗出土后,中耕可稍深以利根系伸展。立夏后植株进入生长盛期不再中耕,株间杂草用手拔除。雨后或露水未干时不能进行中耕除草等田间操作,否则易感铁叶病。 (3)追肥白术生长期长,需肥较多,除施足基肥外,还要早施苗肥,重施摘蕾肥,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4月上旬齐苗后施人粪肥-公斤,兑水冲稀后浇,以防伤苗;第2年在5月上旬(提杆肥),每亩施人粪肥-公斤或尿素10-15公斤兑水公斤,开穴浇施后复土;第3次为摘蕾肥,是白术生长期中最重要的1次,要施足施好,以满足根茎膨大的需要,摘蕾前后约5-7天追摘蕾肥,每亩可施腐熟饼肥75-公斤或人粪尿1-公斤。有的产区摘蕾前后各施1次,后1次每亩开穴浇施碳酸氢铵1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混合兑水公斤,施后覆土。施用复合肥效果也很好。生长后期,还可用1%过磷酸钙浸出液根外追肥,每隔10天1次,共施2-3次,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4)除蘖摘蕾除去蘖生枝,仅留一个主茎,可使根茎形态整齐,不至出现分叉。摘蕾,一般从7月中旬至8月上旬分2-3次摘完,晴天露水干后进行,一手扶茎,一手摘蕾,不伤大叶,不松动术根,摘下的萌蘖及花蕾,都要清理出田并烧毁,免染病害。 (5)抗旱排涝白术怕水渍,多雨时要疏通排水沟,做到雨停地干。7月以后,根茎膨大,为保持田间湿润,大暑前割取嫩草或树叶铺畦面,以减少地面水分蒸发,既可提高抗旱能力,又可避免泥水溅株叶,减少病菌侵染机会。 病虫害防治 病害 1白术斑枯病(壳针孢叶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上生大小不等的褐色或深褐色病斑,病斑发展常受叶脉限制呈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后期病斑颜色稍浅。表生黑色小点。病斑多并相互愈合,引起叶枯。叶柄和茎亦可受害,病部生暗褐色长形斑。 病原物:白术壳针孢SeptoriaatractylodisY.S.YuetK.T.Chen.属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壳针孢属。分生孢子器叶面生,暗褐色球形,初埋生,后突破表皮,孔口外露,圆形、黑褐色。分生孢子无色,线性,直或弯曲,1—5个隔膜。 发生特点: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次年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带病的种根作种也是初侵染来源。田间发病后,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器遇雨水湿润释放初分生孢子,籍风雨溅射传播,不断引起再侵染。病害的盛发期为白术生长中后期,此时段雨水多,病害发生重,造成植株叶片大量枯死,对产量质量影响很大。 防治要点:①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来源。②培育无病的根状茎(术栽)种植。或在种植前用多菌灵浸或喷雾处理作种的根茎,带药种植。③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施用波多尔液、多菌灵、百菌清等光谱杀菌剂防治。 2白术轮纹病(壳二孢叶斑病) 症状:病斑发生于叶尖、叶缘和叶片中央,呈暗褐色,圆形或半圆形病斑,具明显轮纹。后期病斑中部色稍浅呈淡褐色,边缘仍保持暗褐色,表面散生黑色小点(分生孢子器)。 病原物:一种壳二孢Ascochytasp.,属半知菌亚门,球壳菌目,壳二菌属。分生孢子器球形,褐色叶表面散生,少数聚生,初埋生后突破表皮,孔口外露;分生孢子无色,圆柱形,正直,二端钝圆,中央生一隔膜,分隔处不缢缩。 发生特点:在四川宝兴县和天全县有零星发生,局部地块发生重。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田间病叶残体越冬,次年以分生孢子进行侵染。发病后,病斑上新形成分子孢子器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器遇雨水产生膨压,释放出分生孢子,藉雨水溅射传播,不断进行再侵染。5-10月均可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此时期雨水多、发病重。 防治要点:①收获后清除田间植株残体销毁,减少初侵染来源。②药剂防治白术斑枯病即可兼治。 3白术根腐病 症状:为害茎基,根和根茎。发病轻的植株支根被害变褐坏死,植株生长不良。根茎和茎基被害,病部发生变褐腐烂,最后变空,露出纤维状的维管束,植株地上部分完全枯死,病株极易拔起。 病原物: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Sehlecht.属半知菌亚门,瘤座菌目,镰刀菌属。大分生孢子心月形,无色,多隔。小分生孢子椭圆,卵圆,无色,1-2隔。据报道,还有其他镰刀菌。 发生特点:发生普遍,为害较重,是白术重要病害之一。土传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病害主要发生在生长中后期的7-8月。雨水多、土壤排水不良、易积水处发生重。连作地发生重。 防治要点:①实行轮作,忌连作是防治本病最有效途径。②无病地育苗,用无病种根(术栽)栽种,栽种前用多菌灵等药剂浸种根,晾干后栽植。③雨水多时应加强排水,防止田间积水。④田间初发病时,拔除病株销毁,病穴和邻近植株及土壤用多菌灵等药剂喷灌。 4白术白绢病 症状:病菌为害近地面的茎和根茎,被害部皮层初呈水渍状,后变褐坏死。在病部表面及其邻近土表分布有白色绢丝状体(菌丝体),以及茶褐色圆形粒状物(菌核)。 病原物:齐整小核菌SelerotiumrolfsiiSacc.,无性世代属半知菌亚门,无孢目,小核菌属。菌丝体白色、有隔。菌丝体纠结成菜籽粒大小的圆形表面光滑的菌核,初为白色,成熟后,茶褐色或棕褐色。病菌寄主范围极广。 发生特点:发生零星。在低海拔地种植,局部发病重。土传病害,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侵染植株,引起田间发病。病株及土表上的菌丝体借助菌丝生长侵染邻近植株。病部新形成的菌核不经休眠即可萌发侵染。菌核可随田间雨水径流或耕作作短距离传播。病害表现为成团发生。白术生长后期,7-8月雨水多,气温高,发病盛期。连作,土壤粘重,排水不好,发病重。 防治要点:①发病地实行轮作。②病害零星发生时,拔除病株。移去病土上的菌丝和菌核,并使用多菌灵等药剂消毒病穴及邻近植株和土壤。 5白术花叶病毒病 症状:全株性病害。植株上部的幼叶和心叶症状表现更明显。叶片上出现黄绿和深绿相间斑驳,深绿部分组织稍突起。重病株生长矮小。 病原物:病毒引起。种类未见有研究报道。 发生特点:常见,发生零星。栽种带病种根(术栽)是田间发病的来源。白术长管蚜可能是传毒介体。 防治要点:①培育和选用无病种根(术栽)种植。②拔除零星病株,做好田间药剂防蚜,可减少病害传播。 虫害 1白术根结线虫病 症状:为害根和根茎。被害部生出大小不等的瘤状物,剖解瘤状物可见肉白色小粒点(雌虫)。受害重时,根系和根茎发育受阻,地上部分生长矮小、叶色呈现黄绿。 病原物: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KofoidetWhite)Chitwood。成虫雌雄异形,雌虫线形,雌虫为鸭梨形。卵椭圆形,产于卵囊内。雄虫和三龄前雌幼虫线形。 发生特点:常见,局部发生重。根结线虫在病根组织内和土壤中越冬。次年幼虫侵染植株根部引起发病。线虫藉土壤水流、耕作在田间短距离传播。以带病种苗远距离传播,连作发病重。 防治要点:①发病地实行轮作和无病地育苗,栽种健康种苗(术栽)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②零星发病地及时拔除病株销毁,减少病害扩大蔓延和虫原积累。 2红花指管蚜 为害状:成蚜和若蚜聚集于白术植株顶端的嫩茎和叶背,吸取汁液,受害植株生长发育受阻。 种类及形态:红花指管蚜Uroleucongobonis(Maisumura),属同翅目,蚜科,指网管蚜属。无翅孤雌蚜全体黑色,体形较大,约3-4mm,腹管长圆筒形。基部粗大向上渐细,长度明显大于尾片。有翅孤雌蚜形体稍小,体长3mm,头胸黑色,腹部色浅,触角长于体毛,腹管锲形。 发生特点:白术为红花指管蚜的寄主之一,还为害红花、牛蒡、苍术等菊科植物。一年发生多代。白术整个生命周期可受害,喜为害白术植株的幼嫩枝叶器官,以4-6月白术正处于旺盛营养生长和嫩枝抽生期发生为害最重。 防治要点:4-6月白术正处于营养生长旺盛期,是蚜害的高发期,应及时用药防治1-2次。药剂采用抗蚜碱、溴氰菊酯、乐果等药剂。 3大青叶蝉 为害状:成虫和若虫为害叶片,以刺吸口器刺入组织内吸食汁液,叶部被害后,出现淡黄色小点,受害严重时,斑点密集成斑块,叶片失绿。 种类及形态:大青叶蝉Tettigoniellaviridis(Linne),属同翅目,叶蝉科,大叶蝉属。成虫体青绿色,体较大,长约7-10mm。头冠部复眼间有二个黑色斑点,左右排列。前翅绿色,带青蓝,长于腹部,前缘淡白,端部透明。后翅烟黑色,半透明。若虫与成虫相似,体色稍浅,随年期增长,翅芽长大。 发生特点:大青叶蝉食性很广,一年发生多代。是白术的重要害虫,尤其在山区种植的白术因其虫源广,为害较重。白术整个生长期均可被害,以7—9月发生为害最重。 防治要点:①农业防治:清除白术地及其周围杂草等,对减少虫源有一定作用。②药剂防治:施用吡虫啉、溴氰菊酯、乐果等药剂。 4桃蛀螟 为害状:幼虫钻蛀花蕾,取食肉质花托和小花,花蕾不能开花结实,影响留种地种子生产。 种类及形态:桃蛀螟DichocrocispunctiferalisGuenee,属鳞翅目,螟蛾科,蛀野螟属。老熟幼虫头暗褐色,前胸背板和臀板褐色,其余各节呈暗红色,上有暗褐色毛片,其中腹部1—8节,每节有6个毛片,前排4个,椭圆形,中间2个较大,后排2个呈长方形。气门前方有一个较小的毛片。腹足趾钩为二序缺环。 发生特点:桃柱螟食性杂,寄主多,主要为害桃等植物。为害白术的虫源多来自其他寄主植物。为害白术轻,发生零星,对白术不采种的大田生产不构成影响。 防治要点:①一般生产地不必专门进行防治。因为白术的田间管理要进行摘蕾除蘗操作,可起到一定防治作用。②对白术留种地(株),发生零星,采取摘除受害花蕾销毁。发生重时,在现蕾开花期、虫卵孵化期施用药剂保护花蕾。采用敌敌畏、拟除虫菊酯类等杀虫剂。 采收加工 采收及加工1、采收立冬前后,当白术茎杆黄褐色,下部叶片枯黄、上部叶片已硬化,容易折断时采收。于晴天挖起术块,剪去术杆,去净泥杂。留种的在种子成熟采收后再起收。2、加工有烘干、晒干两种:烘干的称炕术,晒干的叫生晒术。一般以炕术为主。炕术:视烘灶大小,将鲜术铺至炕面,开始时火力稍大而均匀,约80℃左右。1小时后,待蒸气上升,白术表皮已熟,便可抑低火力。约2小时后,将白术上下翻转,耙动使细根脱落,继续烘炕3-5小时,将白术全部倒出,不断翻动,至须根全部脱落,修除术杆,此时叫“退毛术”。再将大、小白术分开,大的放底层,小的放上层,再烘8-12小时,温度60-70℃,约6小时翻1次,达7-8成干时,全部出炕,再次修去术杆,此时叫“二复子”。将大、小白术,分别堆置室内6-7天,不宜堆高,使内心水分外溢,表皮软化,仍分大、小白术上炕,此时叫“炕干术”,要用文火,温度50-60℃,约6小时翻1次,视白术大小,烘24-36小时,直至干燥为止。烘干的关键,视白术的干湿度灵活掌握火候,即防止高温急干,烘泡烘焦,也不能低温久烘,变成油闷霉枯。燃料切勿用松柴,以免影响外色。生晒术:将鲜白术抖净泥沙,剪去术杆,日晒至足燥为止。在翻晒时,要逐步搓擦去根须,遇雨天,要薄摊通风处,切勿堆高淋雨。也不可晒后再烘,更不能晒晒烘烘,以免影响质量。出口的白术多采用快速加工方法。选择壮实似瓶形的白术晒至四成干,用小刀削去少许肉疤和芦头处1厘米长的肉,现出1厘米长的把子(芦茎),要将把子削光荡。经过晒及削的工序后,将其洗净外附泥土,用硫磺熏烘一昼夜,至外皮带黄色时再晒1-2天,堆放1天,使水分外溢,再晒3-4天,干后即可装箱。 炮制工艺 生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及白术大小适当掌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炒白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每白术片斤,用麸皮10斤) 焦白术: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 土炒白术: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每白术片斤,用伏龙肝粉20斤) 包装与贮藏白术一般用麻袋包装,每件50公斤左右。贮于阴凉干燥处,温度30℃以下,相对湿度70-75%。商品安全水分13-16%。本品含挥发油,在高温高湿下易泛油,生霉,虫蛀。泛油品表面无明显特征,断面棕褐色,不显油性,香气不浓而干燥。霉品表面可见绿色绒毛状霉斑,严重时内部腐朽呈黑绿色。危害的仓虫有咖啡豆象、大谷盗、隆胸露尾甲、米扁虫、中华粉蠹、褐蛛甲、印度谷蛾等,蛀蚀品表面显蛀痕及蛀洞。贮藏期间,应保持环境凉爽干燥。发现商品受潮或轻度生霉,及时晾晒或50-60℃温度烘烤干燥;虫情严重时,用磷化铝熏杀。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密封抽氧充氮养护。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xttz/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生活喝汤的价值,你看了就知道orz
- 下一篇文章: 必转210味常用中药名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