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了解一下中药性味归经、功效和食疗:赤芍、白芍以及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白芍炭

本文主要内容:

一、赤芍、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白芍炭的性味归经、功效。

二、赤芍、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白芍炭有何不同。

三、相关名方简介、经典摘录,供参考。

四、介绍民间食疗简方供参考。

五、提供《中医九种基本体质类型特征表》,供参考。

白芍花期6月,果期8~9月。

白芍中药饮片

白芍中药饮片

川赤芍花。花期5—6月,果期7—8月。

赤芍中药饮片

图文摘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一、赤芍、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白芍炭的性味归经、功效。

分隔线内容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版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年版,药典包括凡例、正文及附录,是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等均应遵循的法定依据。所有国家药品标准应当符合中国药典凡例及附录的相关要求。

分隔线

赤芍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或川赤芍PaeoniaveitchiiLynch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苦,微寒。归肝经。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6~12g。不宜与藜芦同用。

白芍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白芍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6~15g。不宜与藜芦同用。

炒白芍

取净白芍片,照清炒法(通则)炒至微黄色。本品形如白芍片,表面微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的可见焦斑。气微香。

酒白芍

取净白芍片,照酒炙法(通则)炒至微黄色。本品形如白芍片,表面微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的可见焦斑。微有酒香气。

分隔线

醋白芍

取白芍片,用米醋拌匀,稍闷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白芍片kg,用米醋15kg。

土炒白芍

土炒白芍取灶心土(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用中火炒热,倒入白芍片,炒至表面挂土色,微显焦黄色时,取出,筛去土粉,放凉。每白芍片kg,用灶心土20kg。

白芍炭

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焦黑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凉透。

二、赤芍、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白芍炭有何不同。

1、据载,汉代张仲景时代,无白芍和赤芍之分,只称芍药。

2、现在的赤芍,品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根,晒干而成;白芍的品种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去皮水煮晒干而成。

白芍和赤芍的来源有交叉使用的情况,两者的加工仅仅是去皮水煮的差别。

3、白芍和赤芍功效的区别: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赤芍清热、散瘀,白芍养血、敛阴,“甘酸,阴中之阳,白补赤散,泻肝补脾。”(《普济方》)

4、白芍不同方法炮制后功效的偏向(出处请参阅下文):

土炒白芍:可借土气入脾,增强柔肝和脾、止泻的作用。用于肝阳脾虚泄泻,或泻痢日久,喜按喜温等。

酒白芍:酒炙,寒性缓解,和中缓急,止痛。用于胁肋疼痛,腹痛,产后腹痛尤须酒炙为好。

醋白芍:醋炙,入肝经,偏于敛血、止血,疏肝解郁。

白芍炭:又称焦白芍,制炭偏于敛血止血。

赤芍、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土炒白芍、白芍炭的煎煮法参考中药的普通煎煮法,点击如下链接直接查看《如何合理地煮中药》文字版和视频版:

怎样合理地煮中药?(文字版)

《如何合理地煮中药》视频版(新版)

三、相关名方简介、经典摘录,供参考。

芍药甘草汤

《伤寒论》。

戊己汤(《症因脉治》卷四)。

芍药、甘草(炙)各4两。

上二味,以水3升,煮取1升5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和肝脾,缓急止痛。

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

杨药师按:

1、据载,张仲景时代,无白芍和赤芍之分,只称芍药。(川版《中药学》)

2、汉代一两等于现代15.克(出自 吕英 著作《气一元论》)。

“酒浸行经,止中部腹痛。”(《汤液》)

“能补能收酒炒才妙。”(《蒙筌》)

“避中寒者以洒炒。”(《纲目》)

“切片酒炒过则不患酸寒伐生气。行血分得酒制尤力大。”(《粹言》)

“内热者生用,中寒者酒炒用。”(《准绳》)

“芍药泻脾火,性味酸寒,冬月必以酒炒,凡腹痛多是血脉凝涩,亦必酒炒用……下痢腹痛必炒用,后重者不炒。”(《握灵》)

“甘酸,阴中之阳,白补赤散,泻肝补脾。”(《普济方》)

“白者补血补脾阴不足。赤者破血积火。”(《仁术》)

“今人多生用……人女人血药以醋炒耳。”(《纲目》)

“敛血止血醋炒。”(《说约》)

“血溢醋炒。”(《得配》)

四、民间食疗简方。

杨药师按:以下食疗简方,是否适合自己的状况,建议事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四物汤

图片摘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四物汤是一道汉族药膳。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药方,方用当归、川芎、酒芍、熟地四味药组成。四物汤是传统中医流传下来的药方,最早出现记载于唐朝的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通过实践运用《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四物汤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四物汤就是使用熟地黄、白芍、当归及川芎这四种中药材。一般来说,它具有补血调经的效果,可减缓女性的经痛。

功效补血和血,调经化瘀。主治营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经量少或闭经,表现为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白芍药、川当归、熟地黄、川芎各10克,以毫升水浸泡30分钟然后煎煮至毫升药汁即可。

女性一般在生理期结束后喝,生理期时不要喝。感冒、发烧的时候不要喝。

请咨询中医后再进行服用。对于阴虚发热,以及血崩气脱之证不宜。









































国外治疗白癜风
白癫风初期表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xttz/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