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太贪必读
道家 道法自然...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道德经》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贪婪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灾难是贪得无厌。 一个人只有知道满足而满足,才会永远富足。 贪欲多苦,知足长乐,人,不能太贪。 太贪的人,永远不会快乐 曾听人说说:“真正的富有,并不是拥有最多的人,而是那些需求最少的人。” 富足是一种心态,和财富地位无关。 内心富足的人,深居陋巷也能自得其乐;内心贫瘠的人,金玉满堂也不能让他快乐。 从前,有一个富翁在海边碰到渔夫,渔夫打鱼回来,笑容满面。 富翁问他:“今天这么开心,打的鱼很多吗?” 渔夫说:“不算多,有时候比今天多很多。” 富翁问:“既然不多,开心什么?” 渔夫说:“因为这些,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没有理由不开心。” 富翁不明白,打一天鱼换的钱,连自己一顿饭的开销都不够,怎么会开心呢? 富翁不明白,几千块钱才能让他开心的饕餮盛宴,在渔夫眼里还不如几块钱的豆浆油条。 庄子在《逍遥游》中也告诉我们:真正的快乐并不再于你拥有多少奇珍异宝,而是你能从生活中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乐趣和智慧。 真正快乐的人,不是拥有一切,是控制自己的欲望。 没有人可以拥有一切,但人可以学会知足。 太贪的人,最后一无所有 《道德经》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过分贪爱,会导致更大的消耗,一味聚敛,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学会知足,就不会自取其辱;懂得知止,就不会置身险地,只有这样才能够长久。 农夫要买一块地。 卖地的人说:“太阳下山前,你跑过的土地都给你。” 他拼命地跑,想着土地越大越好,一刻不敢休息。 太阳下山前,他跑了足够远,但人却吐血倒地,不治身亡。 人们把他埋了,围在他的坟前议论。 有人问:“他到底需要多少土地,竟然跑死了自己。" 有人说:“他现在需要的,只有埋葬他的坑那么大了。” 农夫错把欲望当成了努力的方向,结果贪到最后,一无所有。 其实,并不是得不到的才最好,真正得到了,也未必会快乐。 学会知足,在适当的时候停下脚步,才能看到沿途的风景,享受美好的生活。 ▽ 不贪,是一种心态,一种格局,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能力。 李嘉诚教育孩子说:“你和别人合作,如果你拿七分合适,拿八分也合理,那么我们李家只拿六分就可以了。” 一个人最大的富有,是源于内心的富足。 《道德经》中讲:“致虚极,守静笃”。 放下贪婪和物欲,保持一颗淡泊清静的内心,才会收获一个美满的人生。请您转发分享,福生无量! *作者:逍遥子来源:老子道德经(ID:LZDDJ-1) 老子道德经 ▲长按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xttz/6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常压抑这种感觉的人,最容易精神出轨
- 下一篇文章: 我也想,成为厉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