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桃曲坡---我的水利记忆”难忘那片热土离开丁户塬村已经一年多了,我还是常常想起那里。年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抽调到水利厅机关驻淳化县丁户塬村扶贫工作队,踏向了那片未知的热土。两年多,我和工作队员们一道辛勤工作,洒下了汗水,收获了希望,和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的郑老师郑坤是丁户塬村的第一书记,我以前喜欢叫他郑书记,现在,则更愿意叫他郑老师。工作前,家人告诉我,“工作后的第一任领导,是你工作后的第一任老师,一定要踏踏实实向人家学习做人做事”。丁户塬村位于淳化县城以北15公里,属黄土高原南缘梁塬沟壑区,是渭北旱塬典型的雨养旱作农业区。全村人少地多面积大,户人,仅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93户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4%,属重度贫困地区。村里大部分群众还处于靠天吃饭的原始农耕状态,更别说在村里发展产业。在郑书记的带领下,工作队开始了挨家挨户的走访调查,了解每一户家庭基本情况和耕地状况,完善各项扶贫资料。丁户塬5个自然村组分布在4道塬上,走一圈需翻越三条沟,跨越四道梁,全程20多里路。用脚丈量过丁户塬村每一寸土地后,郑书记根据土地广,气温昼夜温差大,草地林地众多等特点,经过认真讨论,形成以奶山羊、秦川牛养殖为基础,苹果、花椒等经济作物为依托的丁户塬村发展思路。几个月的时间,丁户塬产业有了明显的起色,时间也到了冬季,由于养殖设施还不是很完善,牲畜防盗防冻和防疫工作又成了他的心头大患,加上正处于省市扶贫检查和巩固全年扶贫工作的关键时期,他放弃休假各地奔走,邀请畜牧业专家,多次来村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为村民免费发放急救医疗箱和化肥。村里人说:“穿这件大衣,带着棉帽子,每天忙忙碌碌在地头走来走去的那个人,就是咱的第一书记。”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丁户塬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群众用上自来水了。为村内新打机井4眼,新建高位水塔1座,实现“三头水愿”(饮水到灶头、灌溉引水到田头、生态用水到村头),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产业格局形成了。在原有养殖场和苹果园的基础上,建成了丁户塬村“两园三区”的产业发展格局,即高效灌溉苹果园,花椒示范园,三个牛羊养殖小区;住房问题解决了。39户易地搬迁,12户危房改造顺利完成,确保全村村民住房安全;集体经济壮大了。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开展消费扶贫,创办淳化县第一家爱心超市;乡村更加美丽了。新建生态涝池1处,栽植绿化树木,种植草皮,绿树环绕,一派生机盎然;文明素质提升了。开展扶志扶智教育,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图书室,新修群众文化广场,配置健身器材。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5月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93户人,截止年底除4户4人(五保户)外,实现全村脱贫摘帽,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元。郑书记为丁户塬村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村民见到他常戏称“老郑,等你调走了,我们给你在村子里立个碑”。他听后也常常发出爽朗的笑声“立碑就算了,咱把日子过好就行”。工作中郑书记是我们的领头人,生活上他是我们的老大哥。工作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炊事员,我们一行四人都不会做饭,早中晚三顿,都是他做饭我洗碗。有时加上村镇干部十人有余,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但一到饭点,郑书记总是赶快忙完手头的活,钻进厨房,不一会儿,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就上了桌。记得在冬天的某个晚上,我感冒了,头痛乏力,但手头还有一项工作着急要做,到饭点没去吃饭,趴在办公桌上准备歇一会再干。过了一会他打来电话“小张,看你好像不舒服,给你熬了一碗西红柿鸡蛋汤,赶快过来喝”。挂了电话,我的眼眶早已湿润。郑书记非常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他带领我们驻村工作队员自费买了电焊机、角磨机、电钻等工具,赠送给了村集体合作社。他冒雨带领工作队员帮助没有劳动力的家庭抢收黄豆,开车20多公里送医院看病,与生活困难经常喝闷酒的村民交心聊天,带头修剪道路两旁行道树木,整理村容村貌……两年下来,我们和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村上有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也都愿意叫上我们,丝毫没有把我们当外人。在他们口中,我们也变成了“丁户塬人”,和外人说起来,我也总是自豪地说“我们丁户塬”。这就是我的郑老师,他是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位领路人。村里的研究生刘聪,和我一般大,是西农大果树专业的研究生,家是山东的。年某企业大量流转村内土地,要发展优质绿色无污染农产品,刘聪就是该企业的一名技术员。人们口中的山东人都是山东大汉,身材魁梧壮实,说话掷地有声,性格豪爽。但刘聪却偏瘦,话不多,性格相对内向,但是眼神坚定,一心想在村里干一番事业。村里人开始对他们的到来不屑一顾:“哼,我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这几个小娃娃知道什么?”“怎么种苹果用他教我?”但是因为企业每年都会定期支付土地流转费用,同时还能在自己地里打工挣钱,这些老庄稼人何乐而不为。可能刘聪家里也在苹果之乡的山东,有着对苹果发自内心的喜爱,又或者是心里憋着一股劲。他不辩解也不抱怨,只是一头扎在土地上,用学到的专业知识,带领着村民栽树、梳苗、浇水、施肥,常年住在村子里,我每次见他,都是两腿一抹泥。村里吃的是简单的农家饭,荤腥都是稀罕东西。时间长了,刘聪本就瘦弱的身体好像更加消瘦了,皮肤也更加黝黑,但是苹果树苗却一天天壮实起来。春天到了,新栽的果树也抽出了新芽,长势喜人,他终于咧开嘴笑了。村民们从开始的冷嘲热讽也变成了“刘聪这个娃娃真不简单”,“哎,我这个老把式到头来被娃娃教种地咯”。一年来,他为公司付出了许多,但公司却未按照约定为他缴纳五险一金,他感到委屈决定辞职。听说他第二天就要离开,我想在他走之前说说话,到他宿舍却找不到人,不知道谁说了一句,“他还在地里呢”。我匆忙赶到苹果园,看到他时,太阳已经落山了,寒风中,他一边比划,一边在和几个村民叮咛着什么。我静静地站在那里,默默地看着他,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第二天就要离职的人,现在却仍然坚守在岗位,为企业辛勤的工作,一瞬间,他的形象在我眼前高大了起来。嗯,他的名字叫刘聪,那天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年轻的牧羊人他叫王平安,30岁,父亲小时候从湖北逃难来到丁户塬村,尽管父母对家里的独生子非常疼爱,但他的童年生活依然很艰辛。年,初中毕业的王平安为减轻家里负担外出打工,年,按照扶贫政策,王平安一家三口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父母身体不太好,父亲经常住院,母亲也常年药物不断。有次母亲住院需要手术,王平安却拿不出钱为母亲看病,急的团团转,到处借钱才凑齐了母亲的住院费,这让他心里很是不安。在外打工,花销大,家里无人照顾,想到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心一横,决心回乡创业。干啥能致富,他一时拿不定主意,就和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商量。郑坤书记帮他分析了发展养羊产业的优势:第一,丁户塬村是优质奶山羊基地,空气清新,草料充足,羊奶品质好、价格好、销售好;第二,有国家扶贫政策支持,给予养羊补贴;第三,依托“两园三区”产业发展格局,已建成的三个牛羊养殖小区可以为养羊提供便利。在“四支队伍”的帮助下,王平安按照程序申请扶贫贷款,买了30只羊,开启了他的回乡创业之路。创业之初,他和村里的其他贫困户合租了一座羊舍,因为缺乏经验,17年冬天刚买来的羊交叉感染不断生病,一下子损失了上万元,村里有人嘲笑他,“放着城里修车的工作不干,回来当个放羊娃,以后媳妇都找不到”。郑书记对他说,“你只要把羊养好了,还怕找不到媳妇”,又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给他讲创业致富人物事迹。困难没有让他退缩,他用两个多月时间学技术,积极参加工作队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虚心向授课的农牧专家请教,每年打几次疫苗预防,不同的时期吃不同的草料等等记满了笔记本。要想挣钱,就得吃苦。天不亮他就起来,铡草、给水、扫栏、观察、饲养,每天都重复着这些事,不敢有半点马虎。18年夏天,一连几天的连阴雨,给羊预备的草料已经吃完,羊儿们肚子饿的不停“咩咩”叫,王平安顾不上下雨,开着三轮车出门割草。他把草一堆一堆捆起来,再一捆一捆背到一百多米外的三轮车上,一捆草百十斤,道路崎岖泥泞。雨越下越大,背上的草料也越来越重,身材瘦小的他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往前走,终于最后一捆草在装车前,把他压得趴在了地上。提起这件事,他都会说“想起羊儿们吃上草料,不会饿肚子,我心里就高兴”。为了鼓励丁户塬村发展养羊产业,工作队免费为养羊户发放苜蓿种子,王平安领了种子种了7亩苜蓿,又自行种植了8亩高丹草,作为他的羊草料供应地,但他仍然坚持割草,他说,“羊吃百样草,越杂越好”。经过四年的悉心照顾,他的羊群从30只发展到只,再到现在的只,养羊之路走上了正轨。他致富不忘乡亲,成立了“立信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租用村里的4座羊舍实行规模化养殖,带动村里6户贫困户养羊,无私向附近村民介绍养殖经验,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让他们看到了希望。12月初我去丁户塬村,他高兴地对我说,今年配种很成功,年后卖掉一些羊仔,估计明年还有只左右。今年收入20多万,净利润也有15万。他还悄悄地告诉我,上月刚刚娶了媳妇,一家人别提有多高兴。他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王平安。成长与改变从学校到乡村,学习到工作,闹市到荒芜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但是这个转变留给我的适应时间,几乎为零。依稀记得那个早上,背着行囊,坐上了前往淳化县丁户塬村的车,我也不知道,要在那里工作多久,工作内容是什么,仅仅听说,工作队前任第一书记李刚,在工作岗位上突发脑梗回家住院。村里的生活是艰苦的,一个人住在村委会,下班以后,院子里就剩下我一个人,仅有一盏昏暗的白炽灯陪伴,从下午六点下班到晚上十一点睡觉。村里气候寒冷,每年10月底开始生炉子,一口气到来年的四月中旬,冬天空气寒冷,往往要盖两床被子,带着帽子才能睡着。最初不适应,我多次想离开这个地方,晚上一个人,我也不止一次的偷偷在墙角抹着眼泪。短暂的适应期过后,我更深入地了解到扶贫工作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背后是全村颗想要致富的心,一想到这,工作干起来就有了用不完的劲。多次入户走访,整理扶贫资料;参与组织贫困户职业技能培训;陪同帮扶人看望结对帮扶贫困户,介绍村内情况;协助第一书记和村干部,干好交代给我的各项工作等等。几年来加班加点,周末不休息是常事,休假在家一个电话火急火燎就赶回村子如同家常便饭。为了尽快适应农村生活,我要求自己每个月读两本书,每天跑步3公里,跳绳0个,两年坚持下来,我瘦了整整10斤。在村里,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有次村里几个孩子和我聊天,说想再长大几岁,就出去打工挣钱。我郑重其事告诉他们,想要摆脱现在的生活现状,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一定要多读书多学习,用知识改变自己,才能走上新的生活。恰逢村镇组织建立乡村书屋,我积极响应,从家里挑了好多适合的书籍读物,统一汇编造册。没过多久,这个小小的书屋就成了村里孩子们的又一乐园,每天看着他们兴冲冲地跑来看书,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我心里也都乐开了花。记得有年冬天,我周末一人在村上值班,炊事员不在,早晨起床吃了一个馒头,这时领导打来电话,要求尽快调查移民新村户内情况。穿好衣服向外看,屋外早已是白茫茫一片,嘴上嘟嘟囔囔,极不情愿地出了门。顶着刺骨的寒风,庄稼地里,新种的小麦盖着一层厚厚的棉被,上面依稀有几个野鸡的脚印,路上偶尔过去的摩托车辙,也很快被覆盖了。挨家挨户走完,已是下午两点多了,饥肠辘辘的走到最后一户,恰逢午饭时间,住户也许是看出了我的窘境,帮我打了打身上的雪,接着回到厨房,不由我说话,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已经端到我的面前,我哽咽着“嗯”了一声,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一碗面条。村里的生活是温情淳朴的,是走在路上投来的一个笑脸,是手掌磨破时递过来的一张创可贴,是雨天入户时拿给我的一块冒着热气的烧饼。扶贫工作结束时,水利厅扶贫工作队将我送回了单位,丁户塬村送来了感谢信,所有这些都让我感到无比的温暖。我是张汉,中国千万个扶贫干部中的一员。美丽的丁户塬村,是我难忘的那片热土。(张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ycjb/1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