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加料炒拌的一般原则
禾和本草道地藥食當代表達 圖丨禾和本草產品實物拍攝 中药炮制,加料炒拌的一般原则。 我们在书里经常会看到,某药要用酒炒,或姜汁炒,或盐炒,或醋拌。 凡是酒泡、酒炒,都是取酒的升提之性。我们知道酒喝多了就会上脸、上头,说明就是往上走的,具有升提的性质。比如,大黄本来是往下走的,如果我想把它先提上来,再往下走,就要用酒来炮制了,叫“酒大黄”。炮制用的酒,都是黄酒。 ∧酒大黄很多药用姜汁来炒或浸泡,一是取它解毒的作用,二是取它发散的作用,因为生姜是一味辛温发散的药。比如厚朴,是一味往下降的药,燥湿降浊,现在我们用姜汁一浸泡,就成了姜厚朴,能够降浊化湿,还能够散湿,这样作用就更健全了。姜是半夏的克星,能解半夏的毒,其温散之性还能加强半夏化痰的力度。但用姜必须有一个度,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如何把握,这就是炮制工艺的不传之秘了。 有的药要用盐制,目的是将其往肾里面引,因为咸入肾,能引药入下焦。 ∧生旱半夏/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 有的药是用醋来制的,目的是让他走肝,让它收敛,比如醋制的香附。香附是一味理气的药,他发散的作用也比较强,为了防止它发散的力度过强,所以用醋来制。香附是理肝气的,为了加强理肝气的性能,所以用醋的酸引药入肝。 有的药用童便制,主要是取其降火、清火的功能。小便含量,是往下走的,能降火、去火,但又不伤元阳。 ∧生香附片有的药需要用淘米水来制,淘米水也叫米泔水,有润性,能养胃、润燥、和中。比如苍术、白术往往都用淘米水来浸泡,这样,它们在健脾燥湿的前提下,又不伤害脾胃的真阴。南方人脾胃较弱,用到苍白术就经常用米泔水来制。 有的药用人的乳汁来制,这是为了加强它生血的作用;还有的药用蜂蜜来制,因为蜜是甜的,甘则能缓,用它来缓解药性,或者减轻药物行走的速度;同时甘还能入脾,能引药入中焦。 ∧生甘草/无蜜炒甘草/炙甘草有的药用土炒,所用的土也是有讲究的。过去炒药,一般都用“伏龙肝”,就是灶心土,取它能“健脾胃,走中焦”。有时还用“陈壁土”,取其久耐风吹日晒,且接地气、人气,和中最妙。“东壁土”,就是东边老墙上的土,尤其好。 还有的药用麦麸或米糠炒。麦麸是什么东西?麦子碾成面粉,外面的麦皮就成了麦麸。麦子里面温,外边凉,面粉是温性的,麦麸是凉性的。稻子正好相反,稻米是凉性的,而外面稻壳(碾碎以后叫作“糠”)则是热性的。如果一味药用糠来炒,本来的寒凉性就会变得偏温;如果用麦麸来炒,本来是温药,温性就回稍微降低一些,或变得偏凉。所以用麸炒,用糠炒,是在寒热温凉上对药进行必要调节。同时,糠也好,麸也好,都是谷物的外壳,它们都有健脾胃的作用。 总而言之,炮制就是用合适的方法来去掉药物没有用的自然属性,保留它有用的自然属性,去掉它的毒性,保存它的药性。有的人认为毒性就是药性,这个是不一定的。毒性是毒性,药性是药性,有的毒性就是药性,有的毒性不是药性,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生白术V 物离其本土,千周同而效异,获取对天地友善的药材更令人心安,了解一下禾和本草为您呈现的…… 秋天白癜风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ylzy/3915.html
- 上一篇文章: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莱菔子砂糖
- 下一篇文章: 老祖宗的老话大全,请收藏好,以后很难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