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疗效差的恶心呕吐案例一则
恶心是一种想将胃内容物经口呕出的急迫不适的主观感受。呕吐是将胃或肠内容物从口腔排出的半自主过程。恶心常是呕吐的前驱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伴随出现。呕吐是临床常见病,能导致呕吐的疾病有很多,西医主要有器质性呕吐、非器质性呕吐之分。器质性呕吐的常见病因包括各种腹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全身感染性疾病等,比如肠梗阻、幽门梗阻、输尿管结石、肝炎、肠系膜病变;而非器质性呕吐常见于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疾病,比如糖尿病酮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妊娠呕吐、化疗后呕吐等。另外还有像中耳炎、青光眼、偏头痛等引起的呕吐。西医将那些检查无异常的、无法解释的呕吐,称为功能性呕吐或者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有详细的诊断标准。因此,如同发热一样,治疗呕吐也需要探其原因。然而,临床常见一部分病人反复恶心呕吐,但仅吐出涎沫,无明显胃内容物,以及一些检查无异常的呕吐,西药治疗效果差,病人除感恶心呕吐外,伴随有其他症状,此时可发挥中医优势,可能得到意外的疗效。下面介绍一则案例。 初诊:患者,女,74岁,近2月来时感恶心、呃逆,多在进食后加重,常吐出稀涎沫,胃纳大为减退。曾行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胃炎,服用吗丁啉、莫沙必利,无明显改善。刻下见恶风怕冷,不喜饮水,昏睡乏力,头晕,大小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辩证:太阴阳虚,兼有水气。 方药: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减 党参20g生白术15g炒白术15g干姜9g炙甘草9g茯苓15g泽泻10g桂枝10g五帖 二诊:患者服药后吐涎沫次数较前减少,口渴,四肢不温,胃纳差,精神状态无明显改善,舌脉同前。 辩证:中焦气血虚弱 方药:黄芪建中汤 生黄芪20g党参20g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9g大枣10g生姜9g制附子6g五帖 三诊:药后患者吐涎沫已十去其八,胃纳稍改善,较前不怕冷,气力及精神状态改善,但仍有恶心、呃逆,时有头晕,舌脉同前。 辩证无误,加伏龙肝温中止呕。 生黄芪20g党参20g桂枝10g白芍10g生白术15g炙甘草9g大枣10g生姜9g伏龙肝30g(先煎,取澄清液,兼它药)五帖 四诊:恶心、呃逆、吐涎沫等症状未再发,余证减轻,仅感头晕乏力,三诊方去伏龙肝加泽泻汤善后。 分析:患者呕吐涎沫,多是胃中有水饮,饮停胃中则不喜饮水,水饮上泛则头晕,治以温阳化饮。理中汤具有温化寒湿阴邪的作用,治疗太阴虚寒证。用温性药把寒饮运化开后,再以五苓散温化渗利。方中生白术重在行水,炒白术重在健脾。服药后患者吐涎沫次数较前减少,同时出现口渴感,提示部分水饮已化。但是患者仍有四肢不温、胃纳差、神疲乏力等表现,考虑中焦气血虚弱,予黄芪建张汤补益中焦气血。黄芪能直入中土而行三焦,最能内补中气,中气增则饮食旺,饮食旺则气血生。药后患者吐涎沫明显好转,然恶心、呃逆未除,遂加用伏龙肝,温中燥湿止呕。伏龙肝俗名灶心土,即经常年火烧的土块,入脾胃经,能补脾胃,有扶阳退阴散结之功,善于止血、止呕、止泻。使用此药时,先煎,静置后取其上清液,再用上清液代水煎药。服药15贴后患者诸证减轻,唯感头晕乏力,虑其仍有水饮,加用泽泻汤善后。 本例患者反复的恶心、呃逆,吐涎沫,胃镜检查无殊,且服用西药无效,不得已求助中药治疗,在正确的辩证分析下,疗效满意。在这里,笔者仅仅是从恶心呕吐这个点出发,以点及面,并不是想简单的表达理中汤或黄芪建中汤能够治疗中焦虚寒诸证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告诉大家一些西医无法解释的且治疗效果差的疾病可以尝试中药治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ylzy/4021.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分作文素材央视主持人大赛金
- 下一篇文章: 青岛这13家泳池水质不合格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