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乔巴小一笔记”→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这样就可以及时看到每日分享啦。

现代剂量参考《胡希恕医学全集》。

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一升(15g)生姜半斤(24g)茯苓三两,一法四两(9g)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30条: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41条: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只比小半夏汤多了一味茯苓,治疗什么呢?

治疗支饮上逆,呕吐,眩,悸。

比小半夏汤证多了眩晕,心悸。

眩晕为什么不用白术,泽泻呢?是因为还有心悸,这两点合起来就是水饮心悸,是茯苓的长项了。

如果只是心悸的话,还要和炙甘草汤证的血虚心悸辩证,还有心阳不足的桂枝加桂汤的心悸辩证。

在这种抽丝剥茧的辩证中,可以把茯苓的作用凸显出来了。

病机:

膈间有水,所以有水性浮动的各种症状。

突然呕吐,是因为膈间的水饮突然感到寒气犯胃而诱发。

膈间平时就有水饮,导致阳气不布,胃气失降,饮结气滞不散所以心下痞满。

阴浊水饮上泛而导致清阳不升就会头晕目眩。

水饮凌心就会有心悸。

方药分析:

小半夏汤蠲饮散寒,和胃降逆止呕,茯苓利水去饮,宁心定悸。

使用该方,不仅呕吐停止,心悸,眩晕也好转。

也是常用于妊娠恶阻的方。本方还可以用于化脓性鼻窦炎,要点是有眉棱骨疼痛。

注意:

服药时候,把药放凉少量频服效果好。生姜用新鲜的效果好,不要用干生姜。

加减:

有痰阻经络,气机滞碍的咬牙证,可以加陈皮,炙甘草;

有恶阻呕吐的,可以用伏龙肝水煎服。

小半夏汤VS小半夏加茯苓汤:

以下内容,请于知识星球阅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ylzy/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