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字

阅读需要

11min

1、爱写怪事贵公子

这是一则唐朝故事,也可以说一则一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如何严厉保护专利技术的故事。

这故事见于唐代笔记体作家段成式的代表作《酉阳杂俎·卷九·盗侠》。据中华书局所出许逸民校笺本校记(,四卷本,P.-),这个故事也曾见于《太平广记》卷一九五,及《剑侠传》,据许说,段氏的记载是最早的,也就是说,这个故事很可能是出自段氏的创作。

关于《酉阳杂俎》的版本文献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与文化历史上的意义地位,非我所长,摘抄无意义,读者也会嫌烦,暂略过。有关背景,只简单说下段成式这个人的概况。这很有助于读者理解这则故事。

段成式,字柯古,晚唐时期东牟(今山东文登一带)人,现代人考证,他生于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年),卒于唐懿宗咸通4年(公元年)。他的家庭是中晚唐的显宦,父亲段文昌(-,字墨卿,一字景初,西河,今山西汾阳人,为唐朝开国名将右卫大将军段志玄玄孙),做过尚书左仆射,在唐代管制下,尚书令为虚职,仅代表享有人的级别,因此,本意为尚书省副主官的尚书仆射实际上行使着尚书的权力,是不折不扣的宰相,也就是正国级高官。

段成式像

家庭背景的介绍与本文有关,因为这种背景出身说明了两件事:段成式作为显宦子弟,自然受过极好的文化教育,具备上好的文艺修养,交游广阔,眼界不凡。他在中晚唐的确与温庭筠和李商隐这些人并称,可见他的文才和诗才是得到当世认可的。次,唐代的宗教信仰很发达,皇家因为姓李,所以开国时代认老子为祖宗,尊崇道教。唐代由于跟来自西北及西亚,中亚的胡族互动密切,而唐人统治阶级又有复杂的北方文化间杂背景,因此,佛教也很兴盛;同时,外来人也带来了许多后来已逐渐沉寂的宗教。这解释为何段成式这样的高官子弟会对志怪小说如此特感兴趣,以为,这些东西毕竟跟华夏古来“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不无抵触。

引申一点,《酉阳杂俎》这样的志怪笔记小说体大书也表示一种风气的变化,即文化人的眼光开始由经史的高大上层面,从传统历史的大人物业绩言行,转向无名的、遍布天下的普通人身上。很可能,笼统地说,这种文化大风气的转变与安史之乱,以及后来中晚唐政治和社会的崩坏有关。在几代人目击繁华凋零,王孙公子辗转沟壑之后,再继续沉浸于一味的琼楼春梦,大约是不可能了。

《酉阳杂俎》

简单说,段成式记载的故事发生于元和年中,而元和是唐宪宗的年号,自公元年至年,也就是说,他这是地道的“当代生活题材文学”。年中,假设是元和6-8年,也就是相当于作者10岁左右的事,因此,如果推测这个故事的原型是作者自幼听来的传闻,也是合理的。

2、山人大名满江淮

唐元和年中的时候,在当时江淮地区,有一位叫唐山人的道术家相当活跃,这人精通文史,但更以神秘的道术著名。这也是唐代风气,文史知识只是知识分子一般的修养,而道术则是炫人眼目的立足社会的资本,就像现在的读书人要炫耀创业本领是一样的。

这位先生的姓名叫作唐山人。山人,自然道家仙府自居的称呼,因为修仙修道之人往往择名山大川为福地,所以爱自称山人。同时,以山野之人自居,也是表示厌弃世俗,以永恒永生的修炼仙业为务,就是很清高的意思。这位唐老山人通文史,却不在功名官场,以道术游走人间,可见是落魄秀才一类,也就是唐代书生的再就业工程者。

需要补充几句题外话。唐山人大师是江淮间活动的,但以国朝唐为姓,以唐山人连成自称,其实是作者段成式有所暗示;因为,唐山这个地方在唐代普通人人心目中,有相当的知名度。唐初著名的太宗远征高句丽的战争期间,皇帝曾驻跸唐山,因此后世称此地为驻跸山。

唐初,贞观19年,唐太宗曾出兵攻击位于今天我国东北和朝鲜半岛部分地区立国的高句丽。战争未取得决定性胜利,而安市城也的确未攻破。顺便说一句,韩国导演金光植耗资上亿拍摄了神片《安市城》反映有关战役故事,但他自己说了,由于历史资料太少,所以只能虚构。我国横店影视横行数十年,说起来也该有此一报。

《安市城》剧照

与本文有关的历史细节是,唐太宗回军途程上,经过这一地区时,一位心爱的曹姓后妃不幸病逝。这个地区处于华北平原的东北部顶端,南临渤海,北据燕山,是华北与东北地区的交通要道。爱妃病逝,安葬此地,太宗皇帝感念旧日恩爱,加之自己在此驻跸,特下令改地名为唐山。扯远了。

所以,可以推测说,段成式将主人公称为唐山人,其实是巧接历史与现实,暗示这位江淮间知名的道术家不是一般人,可算一种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但稍微熟悉先秦两汉典籍的朋友都知道,唐山这一地区在先秦秦汉以来,是属于燕国的,而燕国与山东北部的齐国一样,在历来的文化特点上,都是神仙信仰极为发达的地区,所谓“燕齐多神仙”。史载中把秦始皇和汉武帝之类骗得很苦的那些大师神仙,很多来自燕齐地区。这也算与儒家等一样,在秦汉自西向东的武力征服狂潮中,提供了一幅文化和信仰自东而西的反向征服。

到魏晋以后,北方到处是活跃的胡族,这些胡族往往都是各种萨满巫术的信仰者,山神水神很热闹,随着胡族在政治与武力上的优势,这些信仰与古来的神仙信自然结合起来,塑造了这一地区的地方文化风气。

换句话说,就像练武的往往号称来自武当少林,修仙减肥的则自称出于青城崆峒之类。江淮间的名牌丹药家唐老山人估计并不是唐山人,但如果官民信众,客户自己望文生义,就像本文作者,匆忙间误以为唐山人是来自唐山的老神仙,那怪不得人家,作者金庸,金庸名著,冯京马凉,本不相干,只有责任自负了。

原书中并未说某先生是道士,只说他好道会缩锡,一种当时很神奇著名的炼丹术。因为名气渐大,所以日子久了,也有些本地耐不住好奇心的人士师从他,希望把这种高级的炼丹术学到手。自然,学费肯定不菲,唐山人就靠这个为生。这与现在各地活跃的各种大师仁波切和国学家,似乎也是很相似的。

下面就来说说神秘得不得了的缩锡术。

3、炼炉金丹好卖钱

故事中的主角唐老山人行走江湖的本钱是所谓的缩锡术。缩锡术是怎么回事?现代人写科技史,都说中国古代的炼丹术是后来化学的起源,是了不起的古代科技活动,而当时人自然不明了任何科学与技术的观念,他们炼丹,只是道术家特别的修炼活动,也是一种职业性的秘密技术;因为,道术也罢,修行也罢,最后,还是要社会承认,以名气乃至金钱衡量。

古代炼丹术

本故事中说的唐山人的拿手绝活缩锡术,到底是怎样回事,我很难说清楚。简单说,缩锡术是炼制一种很特殊和精贵的药物。为显示神奇,现抄一段许逸民注文中引用的道家经典《云笈七签》,这种宋代成书的大型道教百科型丛书卷七一为《方药部·金丹》篇,内有《造艮雪丹法》:

汞一斤。以炼成十三两锡破,以次计之,即时合者八两汞,六两半锡,其中杂药,谨录如左:汞一斤,以炼成十三两锡,破以次计之,即时合者八两汞、六两半锡,其中杂药,谨录如左:吴白矾六两,于铛中熔,以火熬沸,尽使干讫,即捣筛为末。用此炼白矾,今时炼六两秤得五两,黄矾四两为末。于铛中熬使干,更捣筛为末。太阴玄精二两,捣筛为末。朴消二两,捣碎熬使水气尽为末。伏龙肝四两为末,取一两和盐及诸药。增盐六两,捣筛为末,于铛中熬取干。初炼锡三遍讫,更熔,投好醋中杀锡毒,更于铛中熔讫,以水银投锡中,以铁杖搅使相和置薄,掘地作浅坑子,以一张纸籍下,取写勿流于地上,纸上留者,水银和银是也。仍以好醋喷之使湿,即急盖其上,次熬盐使干讫,取黄矾、白矾、伏龙肝二两总和捣,勿留于臼中,捣之为末,以鹿筛度之,入少许醋拌,勿使湿;取二两伏龙肝籍釜下,铁匙按之,使平实;次以盐燥末二匙,按使平实;次朴消,还以匙拨使平实。即内药,但平拨,不须实,以匙多少抿使平整。即以盆子覆上,固济使密,著火三日两夜,开药收取。如恐不尽,所有恶者并铛中药滓,总和于一小盆中,取少醋喷之,使才润,细研之讫,以一匙内底,盖盐,依初飞法固济讫,著火两日一夜,即开看,所有水银并皆尽矣,取药即休。此药主镇心安藏,除邪瘴恶气、痊忤、风癫风痫等疾。飞药三两转巳后,可研令极细,以枣穰和为丸,丸如麻子大,每日服四丸。若不觉有异者,渐加至六七丸。每旦服之,不过三二丸。其药性微冷,若先患冷疾,不宜服之。治传尸、疟瘴、疠时气,一切热病,入口立愈,神效……

怎么样?神奇不神奇?厉害不厉害?不知道读者懂没懂,反正我是没懂。不过没关系,总之,结尾几句肯定大家都看懂了,这个神乎其神的金丹,说到底是治病的,是神效治病药物,也就是说,是道家独门秘技,专利产品。

需要说明下,为了引文准确,我查对了原文,所以引文比许注要多一些篇幅。还要说一下的是,许注未引用的,这个缩锡术造出来的金丹,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掺杂在面霜中,可以治疗面部黑斑,也就是说,这还是一种我国古老的美容配方。

可以想象,在唐朝,这样高级和神秘的道教炼丹术是不会很普及的,毕竟没有某度,也没有方便的印刷和发行文化,因此这种昂贵和稀罕金丹炼制术必定被道术家视为不传之秘。神仙界对这种技术的保密与保护是无与伦比的,多半比特朗普对知识产权保护和重视。

这是江淮间江湖行走的唐山人能养家糊口吃香喝辣的原因,也是他后来惊险遭遇的起源。

4、凭空得一好外甥

到本故事开始的时候,唐山人在江淮间广大地区早已颇有炼丹家的名声,显然以半仙自居。虽然他不是正经道士,却也是以修道者自居,因此收了不少徒弟。既然是道术家,自然要云游仙山洞府,以便与各路神仙家交流,顺道寻访采访仙草,寻找各种炼丹和修炼必要的宝物。

话说这一年,某先生老师又跟徒弟们说,本老人家要离开一阵子,要去南岳衡山访道。说走就走,这样,他就出发了,第一站,到了楚州,也就是今天的淮安。大师住进客栈,估计是通铺,不是单间,偶然有一位自称姓卢的中年人搭话。

大师是熟悉文史的,历来是优秀的口力劳动者,而这位卢先生也是很熟悉故章文物,而且言谈间,说到各自爱好和所习,自然就谈到炼丹缩锡术之类话题。原来卢先生也是好道之人,对缩锡炼丹兴趣浓厚。二人越谈越投机。更巧合的是,叙谈深入了,说起互相家世,原来卢先生母亲家族竟然是唐姓,与大师同姓,籍贯地望,往深里一叙,更不得了了——

“哎呀,这么说,按辈份来讲,大师您还是我舅舅辈啊!舅舅大人在上,请受小甥一拜!”“不敢当不敢当,贤甥快快请起。既是一家人,不可如此多礼见外呀。”

短短两天,大师舅甥二人简直志同道合,相见恨晚,难舍难分。因此,外甥小卢直接说,一则希望多跟舅舅探讨先进道术,再则刚好也要去阳羡(今宜兴)探望亲故,因此很愿意自费陪同舅舅南游,望舅舅老仙人千万提携云云。舅舅一想,萍水相逢,得了这么个懂事好道的好外甥,一起去,早晚帮着做些杂事,背包打火,请吃请喝,有什么不好?自然是求之不得,满嘴应允。

就这样,两个人愉快欣喜地从淮安上路了。估计这俩搞封建迷信的家伙肯定没时间去人民的好总理的纪念馆拜谒。这个自然要鄙视。

5、夜半古庙刀光寒

二人时舟时陆,沿途款款而行,切切而谈,谈仙论道,一点儿也不觉得旅途辛劳。他们沿今天苏北的淮安往南走,奔江南,大约跟今天过镇江,宁杭线转浙赣线,再转赣湘线的路程差不多。计划是这样,然而,旅途并不像表面上那么顺利。

大约两天后,舅甥二人还没过江,夜宿一家荒山中的古寺。二人打火做饭,然后烧了汤水洗脚,然后坐地继续闲聊。夜深了,四下静谧,虫声蛙鸣,偶有风过,篝火微动。本来气氛是极好的,像几日来一贯的愉快,然而,不知道何故,外甥卢先生忽然沉默了起来。

然后,卢外甥假装轻松,说出一句话来:“素来知道舅舅是缩锡术高手,能否详细讲讲缩锡的秘密所在?”舅舅一听,打了个哈哈:“嗯,这事,我老人家几十载辛勤访名师,自行参悟,才掌握此秘术,怎可以平白无故轻易示人?”

卢外甥反复纠缠,无外乎讲亲情,费唾沫,非要问缩锡金丹炼制秘诀。唐山人只好一再推脱,借口说:“这种秘术不能随便传授,需要精心选择吉日良辰,等到了南岳,再择吉日相授吧。”这时卢外甥恶狠狠地说:“就是今夜,舅舅必须说出缩锡的秘术,不然,呵呵,勿谓言之不预也!”

这下子,唐老山人不由得发脾气:“嘿!你这人怎么这般不通情理?你我本是风马牛不相干之人,在淮安萍水相逢,舅甥之称,不过客气,我敬重你言谈端庄,举止有范,因此与你相交,你怎么可以强我所难?”

这时,卢先生不再多说,静默中,只见他轻轻卷起臂袖,眼神仿佛秋霜射电一般肃杀,紧紧盯著唐大师。良久,他缓缓说出一番话来:“实不相瞒,我实是一名刺客。今天舅舅不说出缩锡的秘密,我必定杀您老人家无疑。您自己掂量吧。”

说罢,他从怀中掏出一个乌黑的皮制小囊,他手一抖,一柄匕首已出现在掌中。这是一柄小小的弯刀,形状好像一弯细细的下弦月。卢先生随手抓起篝火上二人用过的铁熨斗,随手一挥——“哧~~”不见一点火星,也没有大的响动,只见熨斗已被削下一角,仿佛刀切豆腐!

一生优雅从容的唐老山人这回真是汗毛倒竖。他只好一五一十,把自己缩锡的那些所谓窍门原原本本说出来。“哈哈哈哈”,唐大师只讲了一大半,刺客外甥竟忍不住狂笑。唐山人更惶恐了,卢刺客赶紧说:“误会,误会!舅舅放心,绝不会杀你的。你压根不是我要杀的人。”

唐山人更糊涂懵懂。卢刺客这回真表情轻松了,笑着说:“这么跟您说吧:道术界某某大师听说过吧?对。就是那个全国最著名的之一,皇家认证过的。该大师早已成仙,他命令我等十位弟子,暗中游走全国,诛杀擅自向民间传授点金术,点银术的人士。私自传授缩锡术的,也在诛杀之列。至于我本人,明说吧,我早已是得道之人,可以御剑飞行的剑仙了。都怪你在江淮以缩锡招摇,擅自收徒,又高价售卖丹药,扰乱仙药市场。刚你说了大半,我已明白,你那个缩锡完全是自己民科瞎炼,你丝毫不明白缩锡炼丹的秘诀,因此,你实不属于要诛杀的对象。哈哈。舅舅您好自为之吧。”

说罢。卢刺客对唐山人深深一揖。哧溜~~一阵白烟,待睁眼看,哪有什么卢生外甥,眨眼消失了。

就这样。这个古代认证道术家装神弄鬼以保护秘技的故事就结束了。唐山人从此再也不做这一行了,反而,每遇到好道之人,他必定要拿这个亲身经历的故事教育一番,最后不免真诚地念叨:“别跟神仙界的开玩笑,他们真能注销你人间账号啊。”

-推荐阅读-

有魅力有实力的梅姨,为什么做不好英国首相?

J先生

《复联4》:宇宙终极决战的战略与战术学分析

J先生

《惊奇队长》:美国观音菩萨的诞生

J先生

值班主编

董啸值班编辑

小窗

这是第篇文章

-END-

?Copyright

作家原创作品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欢迎分享朋友圈

寄生这世上,就是在茫茫黑夜辟出黑暗的一角,而只有爱,才有可能阻挡人的下坠堕落,生而为人,也就是四处寻找被黑暗遗忘的那点光——你想要的光和盐,都在这本书里面了?。长按上方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的好
白癜风哪个医院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hxcf/3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