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
记录 医记 01 胡希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经验 外寒里虚胃脘痛易攻为补常建中 西医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因有x线、内窥镜等检查确诊,易形成统一认识,但中医辨证治疗,因临床经验不同、学术观点不同等原因,往往出现分歧。 例如六十年代曾有一位老中医在杂志发表论文,说什,胃溃疡病多数是虚寒,治疗应用黄芪建中汤。 论文一出即受到众人质疑。说明多数中医重视辨证论治,并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从杂志、书籍看,不少人往往忽略外邪与溃疡病的关系。胡老在临床研究中注意到这一问题。 例1王某,男,46岁,病案号。 初诊日期年11月30曰:10年多来胃脘痛疼,近来加重,在当地中西医治疗无效,中药多是温中理气、活血祛瘀之品。西药治疗无效,动员其做手术,因惧怕拒绝手术而来京治疗。近症:胃脘刺痛,饥饿时明显,背脊发热,午后手心发热,有时烧心,心悸,头晕,身冷畏寒,汗出恶风,口中和。不思饮,大便微溏,苔白舌尖红,脉细弦。X线钡剂造影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溃疡面积0.4×0.4平方厘米。 胡老与小建中汤,处方: 桂枝三钱,白芍六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饴糖一两半(分冲)。 二诊年12月3曰:疼减,手心发热亦减,但仍胃脘刺痛.背脊发热.大便日行一次。上方加炒五灵脂二钱,元胡粉五分(分冲)。 三诊年12月9曰:胃脘痛巳不明显,唯食后心下痞,四肢发凉,夜寐不安。将返东北原籍,改方茯苓饮(茯苓五钱。党参三钱,枳壳三钱,苍术三钱,生姜三钱,陈皮两,半夏四钱),带方回家调理。 按:胡老在患者走后讲道:当表邪存在时,治疗不解表,专温补或理气血,造成外邪久不去,且引邪入内,故胃脘痛长期不愈。当治以温中同时解表,则胃脘痛很快缓解。本患者因有汗出恶风、头晕心悸等症,即有邪在表,并现表虚证。 应为小建中汤的适应证,故服药三剂即效,服九剂症状基本消除。小建中汤乃是桂枝加芍药再加饴糖而成,桂枝加芍药汤原治胃腹痛,今加大量甘温补虚缓急的饴糖,虽仍治胃腹痛,但已易攻为补,故名之为建中。谓之小者,以其来自于桂枝汤,仍兼解外,与专于温补的大建中汤则比较为小也。乍看是虚实是实本是瘀血怎温中 一些人囿于溃疡病多是虚寒的认识,因此临床往往不仔细辨证,动辄就与温中补气之药,不见疗效则加大药量,患者难以忍受.不得不换他医诊治,胡老的医案中就有不少这样的病例。 侧2张某,男,40岁,病案号。 初诊日期年10月28曰:年即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去年又查出有慢性肝炎,经常疲乏无力,纳差,右胁痛,胃脘痛。时有头晕、吐酸烧心,怕冷,前医辨证为脾胃虚寒,投与黄芪建中汤加味,服六剂,头晕加重.每早起右胁痛,胃脘痛更明显,咽干思饮,大便干,苔白腻浮黄,舌尖有瘀点,脉沉细。 胡老认为是瘀血胃脘及胁痛.为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证,用药: 柴胡四钱.枳实三钱,黄芩三钱,半夏三钱,赤芍三钱,桂枝三钱,桃仁三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大黄二钱 结果:上药隔日一剂,服第二剂后胃院痛巳,服九剂后胁痛巳.纳增.大便如常。 按:本例因有乏力、怕冷.纳差等,很易看作虚寒,但如能仔细辨证,则不难发现,患者有头晕、胁痛、咽干思饮等,其证当属:少阳阳明合病。又有头晕、吐酸、烧心、大便干等,为气上逆,胃气不降。此时应以降为法,用黄芪升提中气,必然加重气逆.因此出现头晕、胁痛、胃脘痛更重。 本例还有两个特点,即一是右胁痛,一是舌尖有瘀点,为有瘀血的特征,因此,本例证属少阳阳明合病并扶瘀血,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阳明,并以桂枝茯苓丸祛除瘀血。其中有半夏、生姜、桂枝、大黄降逆和胃,全方标本兼顾,且方药对证,故见效迅速。回过头来再分析患者的乏力、怕冷、纳差等,可知并非因虚寒,而是瘀血,气滞不疏所致,辨证时当有所借鉴。虚寒见证确实多温补方药却不同 以上所述皆提到误用温补,是在强调注意解表(例1)和祛瘀逐实(例2),不是说溃疡病不用温补,相反因溃疡病虚寒证确实多见.用温补的方法也就很多。 但胡老根据患者具体症状的不同,辨出不同的方证,而用不同的方药。常用的方证自:大建中汤,旋覆代赭汤、黄土汤、吴茱萸汤等。今择其治验病例列述于下:例3甄某,男,45岁,病案号。 初诊日期年12月9曰:年曾患胃脘痛,经x线钡剂检查确诊为胃溃疡,经治疗一度缓解,近一月来又常胃脘痛,饭前明显,口干不思饮,时感头晕、乏力,大便溏黑,潜血强阳性,苔白,脉沉弦细。 与黄土汤:伏龙肝三两,炮姜三钱,川附子三钱,党参三钱,炒白术三钱,生地炭八钱,当归三钱,川芎二钱,白芍四钱,艾叶三钱,生阿胶三钱,炙甘草二钱,黄芩三钱。结果:上药服三剂胃脘痛已,六剂潜血转阴性。例4白某,男,32岁,病案号。 初诊日期年12月21曰:胃脘痛反复发作已一年,近一月来加重,食前食后皆痛,常噫气.呕吐,心下痞,烧心.时脘腹胀满,苔白。脉弦细。X线钡剂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下垂。与旋覆代赭汤合茯苓饮加乌贝散: 旋覆花三钱,党参三钱,生姜五钱,代赭石三钱.炙甘草二钱,半夏五钱,大枣四枚,茯苓四钱,白术三钱.陈皮三钱,枳壳三钱,乌贼骨三钱,川贝二钱。结果:上药服三剂胃脘痛减,噫气、呕吐减。服六剂胃脘痛已,他症已不明显。例5李某。男,33岁,病案号。 初诊日期年3月16曰:于年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近来常胃脘痛,饥饿时明显,泛酸,欲呕,吐白沫,时头痛,腹胀。苔白根腻。脉弦。与吴茉萸汤合半夏厚朴汤加陈皮。 吴茱萸二钱。党参三钱,生姜三钱,半夏四钱.厚朴三钱,茯苓四钱,苏子三钱,大枣四枚,陈皮四钱。二诊:3月25曰:上药四剂,胃脘痛、呕吐白沫、头痛皆已.泛酸减。唯胃脘尚胀。上方去苏子,加木香三钱、砂仁二钱,增吴茱萸为三钱 三诊:4月1曰:药后诸症均已。 按:以上是胡老常用的温中祛寒方药。除此之外,尚亦常用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大建中汤等,这里不再一一例举。胡老还常用一些单方、验方,如在缺医少药的农村用热豆油或花生油治疗溃疡病急性胃脘痛等,但非常强调辨证、辨方证。同是温中祛寒,例3因有远血又有口干、头晕、乏力等寒热交错证,故用附子、白术、甘草温中祛寒.且用伏龙肝温中收敛止血,伍以生地炭、阿胶协力止血。 佐以黄芩苦寒清上热。例4则以中寒停饮、胃气上逆明显,故用旋覆代赭汤合茯苓饮,又因烧心明显,故加乌贝散。而例5虽也是中寒停饮,但表现为饮邪上犯明显,且腹胀满明显,故用吴茱萸汤合半夏厚朴汤加陈皮。即温中祛寒治疗溃疡病、胃脘痛是治疔大法,在确定具体方药时,还要细辨具体方证。 春宏老师每日中医讲堂: 02 火(热)的主要定性症状,从人体上边到下边,按部位顺序背,初学中医这样记的牢。 问诊时也这样按部位顺序问,不会漏项,问的全面。如果人有火(热),人体上边面部应该是什么样呢?面赤。口应该是什么样呢? 口苦,口臭,口渴,喜冷饮。身体有火(热)之处应该喜欢什么呢?冷敷。 人有火(热)应该咯什么颜色痰呢?咯粘稠黄痰。有火(热)的人,身体下边的大小便会怎么样呢?小便短赤,大便秘结,人有火(热)舌脉应该是什么样呢?舌质红,舌苔黄,脉数。 一病一穴,个,穴准病愈! 一病一穴,穴准病愈 1、救命穴——人中 2、万能穴——合谷 3、长寿穴——足三里 4、消气穴——太冲 5、强胃穴——足三里 6、腰痛穴——飞扬 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 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 9、补肾穴——太溪 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 11、补血穴——血海 12、止咳穴——极泉、尺泽 13、皮肤病穴——曲池 14、消炎穴——商丘 15、耳鸣穴——少海 16、颈椎病穴——天窗 17、膝痛穴——内关 18、头晕、呕吐、肠炎穴——梁丘 19、打嗝不止、呕吐穴——涌泉、内关 20、鼻炎穴——丰隆、手三里 21、护膝穴——曲泉 22、手脚麻木穴——复溜、环跳 23、糖尿穴——地机 24、牙痛穴——合谷、肩井 25、胆结石穴——中渎 26、失眠、遗尿遗精穴——然谷、太冲 27、恐惧病穴——太溪 28、治痘穴——太冲、曲池 29、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疮穴——孔最 30、雀斑穴——丝竹空 31、眼袋穴——承泣 32、鱼尾纹穴——瞳子髎 33、噩梦穴——厉兑 34、肚子痛穴——下巨虚 35、胃肠炎穴——天枢 36、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穴——水道 37、嗓子失声穴——大钟 38、黑眼圈穴、皮肤增白穴——四白 39、减肥穴——带脉 40、月经不调穴——水泉、带脉 41、脑供血不足穴——解溪 42、糖尿病穴——腕谷 43、扭伤穴——大包 44、厌食、脱发穴——太溪 45、便秘穴——带脉 46、过敏性鼻炎穴——迎香 47、脑血管穴——瘛脉 48、网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泽 49、手麻穴——支正 50、坐骨神经穴、脊椎病——后溪 51、腰椎盘突出穴——筋缩 52、美容穴——天容 53、急性咽喉肿痛穴——少商、关冲、涌泉 54、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泽 55、急性扁桃体炎穴——中渚 56、咳喘穴——中府 57、夜间咳嗽穴——鱼际 58、补气穴——经渠、气海 59、感冒、白内障穴——肩髃 60、明目穴——中渚 61、乳腺炎穴——天池 62、白发穴——浮白 63、胆囊炎穴——日月、肝俞 64、晕车穴——关冲 65、疲劳穴——液门 66、急性胃痛、急性肠炎穴——曲泽 67、高血脂穴——环跳 68、腰酸穴——风市 69、化痰穴——丰隆 70、慢性肝炎穴——三阴交 71、抽筋、扭筋穴——阳陵泉 72、消化不良穴——率谷穴 73、荨麻疹穴——太冲、风池 74、鼻出血穴——内庭 75、痛经穴——蠡沟、带脉 76、口腔溃疡穴——间行 77、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 78、腰背痛穴——委中 79、肌肉萎缩穴——大都 80、心脏供血不足穴——神道 81、痛风穴——复溜、筑宾 82、外脚踝关节穴——丘墟、外关、解溪 83、性功能穴——会阴、地神 84、老花眼穴——光明 85、心脏补血穴、抑郁穴——极泉、 86、冠心病穴——云门 87、肾结石穴——筑宾 88、落枕、偏头痛穴——外关 89、电脑病穴——天窗 90、甲亢穴——天柱 91、中风穴——百会 92、精神病穴——涌泉 93、水肿穴——承浆 94、口眼歪穴——颊车 95、老人痴呆穴——老人穴 96、静脉曲张穴——太渊 97、黄褐斑穴——天容 98、耳炎穴——前谷 99、中暑穴——十宣、人中 、心肌梗塞穴——极泉、膻中 、半身不遂穴-----风市、足三里 、发热穴----膻中(大椎、肺俞) 、瘫痪穴----环跳、阳陵泉、委中 每天背诵三条伤寒论 03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记录利城老师每日一案丨第期 04 各位同道,大家好! 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练习病案,每天上午我会发一个名老中医的病案,大家分析拟方,每天晚上九点钟的时候我再把答案发上来,大家看看自己的辨证对不对,也可以进行讨论,这样子训练个一两年,我们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男,31岁,年3月15日初诊。 腰酸困2个月余。由于长期伏案坐立工作,患者两月前开始出现腰酸困、乏力等症状,西医诊断为“腰肌劳损”,未予治疗,建议多活动,做理疗。无奈找中医诊治,他医认为是“肾虚”,与金匮肾气丸,服用两月仍无效,而找余诊治。 现症见:口、唇、鼻干,不欲饮水,汗出多,活动后尤甚,腰酸困、乏力,晨起刷牙时觉酸困加重,食纳可,二便调,眠安,舌质淡,舌体浮胖水滑,齿痕明显,舌苔薄白,脉沉细。 请大家把自己的拟方思路及六经辩证,用方,方药答案写在文章后面留言上。 欢迎大家讨论学习,截止到第二天早上利城老师发布答案。也可以加利城老师、佳明老师 今天,是你余生中的第一天。你未来的生活,都可以从此刻开始发生改变。 过去已去,未来可期!满怀希望,用心生活! 不困与心,不乱于情,不念过往,不惧将来。 从零开始学经方——30节课带你步入仲景之门,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hxcf/4352.html
- 上一篇文章: 投资104亿元朝天区第四季度第一批次
- 下一篇文章: 伏特加该怎么喝,你都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