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好多少钱 http://m.39.net/pf/bdfyy/

一个人要想真正提升,最好还是少用“智慧”这样的词。

作者:田志刚,来源:知识管理中心KMCntr(ID:KMCntr),经授权发布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富书主播忘却星辰朗读音频

在古代,人们是相信有专门负责下雨的神叫龙王,有专门负责打雷和闪电的神叫雷公电母。

但随着人们对于自然现象认识的深入,发现龙王、雷公电母可能是个故事而已。

许多人都有将自己看不懂、想不清楚的东西“神话”的习惯,因为看不懂、搞不清楚就归结于神话、客观环境与说不清楚的力量,这样的力量和神话包括文化、智慧、国学、中国特色、体制机制等等。

许多时候,这种归因也是没有办法,原因在于人类对于世界和客观的认识总有不足,总是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的,本也无可厚非。

但可怕的是,许多人将自己的认识缺乏归到那些说不明白的词上,为自己的偷懒(不去学习、不爱研究)找到借口,而事实上这个事情对于其他人、机构、国家早已经是很明确的事情。

另一种称得上可恶的是,故意利用人们对于世界和客观认知的欠缺,装神弄鬼、制造名词,通过这些手段获取利益。

如果说前一种是因为自己的愚蠢,尚可以理解和同情的话,那后一种则可以称得上用心险恶,就像大人用几块糖来欺骗和拐卖小朋友一样。

读幼儿园和小学的小朋友们,最听老师的话。

家长的话小朋友可能不听,但老师的话就是“圣旨”,动辄就是“这是我们王老师说的”、那是我们李老师让做的等等。

在许多成年人的印象中,都会记得自己或中学或大学的某个老师,当年觉得这个老师好厉害啊:

上课不带书却可以将一本书讲的头头是道若黄河之水、对你来说多难的题目在他那里随手随口就可以搞定。

所以师生恋历朝历代都有,盖因知识的不对称产生崇拜进而产生感情是一种很自然的过程。

但多年后,许多人可能才感觉到当年心中“高大”的老师也不过尔尔,你崇拜的那个老师也许没有你头脑中想象的那般智慧。

还有人特别崇拜魔术师,因为魔术对于普通人实在过于神奇,在你眼皮底下做出超出你认知的事情来,不由得人们不佩服。

我们家小孩就是这样的一位,某段时间特迷魔术,于是在优酷爱奇艺狂搜魔术揭秘想探究后面的原因,从图书馆和书店借了买了好多本关于魔术的书籍。

当发现许多魔术都需要专用道具的时候,又从淘宝上买了特制的扑克、骰子及各种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并像模像样的在他们班的什么活动上表演了几次,然后就偃旗息鼓了。

后来跟我讲,说魔术也就那么回事,要不是用专门的道具,要不是利用人们的注意力和速度,真搞清楚了一点也不神奇。

早些年,北京市公安局有一位尹警官,他的岗位是在北京火车站抓贼。

需要他在汹涌的出站人群中,用肉眼快速判断出那些是逃犯、流窜犯和各种嫌疑人。

在萨苏的《京城捕王》一书中对这位“神眼小尹”这样描述的:

老尹的工作地点在北京站口,主要打击目标为混在人流中的逃犯。

他的擅长的是盘查,讲究的是短兵相接,在极短的时间里,几秒钟内断定面前走过之人是不是负案在逃,然后就要上前盘问,乃至行动抓人。

所以,什么现场,证物,预定方案,对老尹来说都过于奢侈。这就经常会发生老尹把人抓了,还不知道人家到底干了什么的事情。

但是,根据北京市公安局的记录,老尹抓了二十多年逃犯,落到他手里的通缉犯将近千人,真正抓错了的只有一起,而被抓的还是同行。

这个战绩在北京治安民警中,至今无人打破。

不知道我干了什么事儿他怎么就能抓我呢?这不知道是多少逃犯发自心底的痛切疑问。

这里面老尹是如何做到“看一眼”就能准确识别逃犯的?

大部分人说不清楚,尹警官也是公安局的传奇,许多后辈的警察们奉老尹为偶像,人们都为老尹抓贼的智慧所折服。

类似的例子太多,对于我们搞不清楚的事情、对于远远超过普通人认知和能力的现象,我们大都归于智慧。

譬如中国的诸葛亮、外国的福尔摩斯、故事里面富于智慧的阿凡提和愚蠢的巴依老爷等等,我们都认为他们有超人的智慧。

由于认知局限,有许多普通人不理解、搞不清楚的事情那些行业的高手们看清楚、想明白了,我们就将这些人叫做智慧的人。

被誉为华人神探的李昌钰破过许多知名的大案要案,许多几十年无法破解的案情到他那里的时候会迎刃而解。

但他们从来不说是自己的智慧,他的说法是所有案件的核心一定是现场和证据,而他之所以强大的地方是他的观察能力、逻辑分析和推导能力,而这些能力来自于自己多年持续不断的学习、实践、归纳和提炼。

“我平常睡得比较少,节省了很多时间,我吃得也很快,我太太常常说我像个吸尘器。吃饱了就去工作,一年就能省很多时间。”

李昌钰说,如今他已80多岁,每天仍工作16个小时,没有周末。

一个人要想真正提升,最好还是少用“智慧”这样的词。

因为许多人将智慧的来源等同于某种特殊的能力,这样自己就可以不用去分析研究逃避思考,失去了长进机会,从而将自己说不清楚、看不懂的问题和事情归于智慧。

但问题是,你不懂不代表别人也不懂啊,智慧的后面一定有逻辑。

譬如关于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许多人告诉我知识是知道是什么和如何做,而智慧是知道什么时候去做。

这纯粹是瞎扯。

知道在什么情景下利用什么知识也是属于知识的一种,叫条件知识(ConditionalKnowldg)或者情境的知识。

这样说的人,只不过是没有搞清楚概念而已,而老尹之所以能够看一眼就抓人,而且准确度还那么高,其实也不神秘。

用心理学的话说就是“模式识别”,在他的大脑里存储了大量的关于逃犯的模式和特征,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大部分人都是正常人只需扫过后就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hxcf/6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