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煎中药需不需要加锅盖?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方剂中相关中药的组成,如木兰科、芸香科、菜科等植物都含挥发油。挥发油在医学上具有驱风、抗菌、消炎、镇痛等作用。但是,挥发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绝大部分挥发油的比重都比水轻,所以很容易随水蒸汽一起蒸发出来,如果煎中药不盖锅盖,中药内的有效成分便易随水蒸汽“跑”出去,降低药物疗效。一般百姓很难理解哪些药物含有挥发油,大家只要记住,感冒药、祛风湿药、镇痛药大多含有挥发油,煎煮时需要加盖。但对于一般的中药,其成分中虽然含有挥发油,但是中药师在应用时不应用该药性,则就不需要加盖。

2.先煎、后下、包煎、煎汤代水是什么意思?

先煎一般指的是矿石类的药物,这类药有效成分很难溶于水,因此先煎。其实就是这类药煎的时间要长一些。除此之外像麻黄也需要先煎,另外一些有毒的药物,如附子、乌头等也需要先煎,其目的是破坏其有毒成分。

后下一般是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需要后下。如:薄荷、藿香、肉桂、荆芥(穗)、鱼腥草、佩兰、细辛、草蔻、砂仁、木香等。最好在煎毕之前5~10分钟,将这类药物投入药锅内共煎至规定的时间为止。久煎可破坏有效成分的药物如:大戟、鹧鸪菜、臭梧桐、大黄、杏仁、番泻叶、钩藤等,也应采用以下办法,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发挥。

包煎指有些中药需用纱布包起来煎。这类药物有质重的粉剂和含淀粉多的如:六一散、黛蛤散、滑石粉、益元散以及米、神曲等。有些种子类的药物是颗粒很小,比如:车前子、海金砂、莘苈子等。对带有绒毛、冠毛和星状毛的药物如:旋复花、杜杷叶、石苇等,也应包煎,防止毛脱落及过滤不净服用时刺激咽喉。另外如:蒲黄、青黛等,因质轻多漂浮在水面上,不易充分和水接触,必须包起来煎才能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

煎汤代水是指有些药物体积太大,或者杂质太多,如玉米须、灶心土等,需要先煎出来,然后用煎煮的水煮药,这种煎煮的方法现代用的很少。

3.煎煮中药并非越久越浓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以为中药煎煮越浓效果越好,煎煮时间越长,有效成分越多,其实不然。煎中药是要根据病情需要和方剂需要来决定的,就像我前面给大家举例,感冒类的药煎煮时间要短,补益类的药煎煮时间要长,但中药并非煎得越久越好,一般情况下按照“四、煎煮火候”的要求来,当然不同的处方,煎开后的时间要求也不同,应遵医嘱。

4.中药煎煮之前不要随便洗药。中药煎煮前不要清洗。这是因为:

a)水洗可使药材的水溶性成分丢失:由于不少药材中含有糖和甙类,可溶解于水中,经水洗后,将丢失一部分的有效成分,导致药效降低。

b)水洗可使粉末类药材丢失:中药中有不少药材是粉末类的,也有的在配药时需研碎,如桃仁、龙骨、滑石粉等,如果用水洗,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流失。

c)水洗可致部分药材辅料丢失:由于有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加入蜜、酒、胆汁等辅料,而这些辅料易溶于水中,若用水冲洗,可导致部分辅料丢失。如常用药材中的胆南星、酒制大黄等。

5.中医讲究道地药材,所谓的道地药材包含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药材上所粘附的细菌等微生物可能是提高药物疗效的一部分,因此不能轻易洗去。因此,在煎煮中药之前,不宜用水冲洗药材,以免造成药材成分的丢失,影响药物的疗效。

6.煎煳的中药请丢弃

大部分中药煎煳后,有效成分都会遭到破坏,甚至有时候会产生有毒物质,或者疗效发生变化,该清热的不能清热,该滋补的不能滋补,甚至导致中毒。因此,中药煎煳后应丢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jbzl/10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