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肝的功效与作用
伏龙肝的功效与作用伏龙肝的功效 伏龙肝,中药名。为经多年用柴草熏烧而结成的灶心土。 别名:灶中黄土、釜下土、釜月下土、灶中土、灶内黄土、灶心土 入药部位:灶心土 性味:辛,温。 归经:归脾、胃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布包煎汤,澄清代水用,6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功效:温中止血,止呕,止泻。 伏龙肝的作用主治:用于虚寒失血,呕吐,泄泻。 临床应用:见证虚寒的出血、呕吐、泄泻均可应用。 1、用于止血。住址虚寒性胃肠出血,有较好效果,可配肉桂、艾叶温中、熟地、当归、阿胶滋阴补血,方入黄土汤加减。此方可治疗一般慢性虚寒性出血的代表方,不仅治胃肠出血,也可治虚寒性出血、衄血、尿血、崩漏,用时可随证加减。 2、用于止呕。主治妊娠恶阻(妊娠呕吐),偏于虚寒者,以本品60g,配生姜6g,竹茹9g,陈皮6g,水煎服。 3、用于止泻。主治脾胃虚寒所致的水泻下痢,可配白术、黄芪、灸甘草等。 相关配伍: 1、治反胃:灶中土(用十余年者)。上为细末,米饮调下三二钱许。(《百一选方》) 2、治痈肿:伏龙肝以大酢和作泥,涂布上贴之,干则易之。(《千金翼方》) 使用注意出血、呕吐、泄泻属热证者禁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xttz/3674.html
- 上一篇文章: 脱肛病的中医外治法
- 下一篇文章: 我们三代人用理中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