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以来,气温明显下降,随着昨日的降雨天气,气候湿度相对较大,阴冷的天气使身边不少人都出现感冒、咳嗽、畏寒怕冷、气短哮喘的情况,尤其是类风湿病人每到这个季节就最难熬了,不仅关节疼痛而且还特别怕风怕凉。这到底该怎么办呢?如何帮助这类人群度过这个难关呢?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太原侯医院院长侯丽萍主任医师指出,冬季容易感冒、畏寒怕冷、呼吸短促、胸闷、消化不良、咳嗽、胃下垂甚至月经不调等一系列问题都跟气虚有关,而且常见的“气虚”更容易在冬天出现。今日就为您奉上一款冬季“补气”元老——白术。传说中汉武帝巡符东方,遇见一位老汉在道边田里做农活,老汉头上放出了只有高深道行人的才有的白色光环,竟高达数尺。汉武帝好奇地询问老汉,老汉回答说:我85岁时,就已经发白齿落,后来有一个道者教我〔不吃粮食〕绝谷的方法,只吃白术饮水。没有多少日子我就返老还童,长出乌黑的头发,生出了新的牙齿,能日行三百里路。如今我已经一百八十岁。汉武帝感谢老汉传授了长生秘方,赐给玉锦等东西。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分叶枯黄、上部分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01白术临床验方1、归脾汤(《济生方》)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怔忪健忘,惊悸盗汗,发热体倦,食少不眠,或妇人脾虚气弱,崩中漏下。白术,茯苓(去木),黄芪(去芦),龙眼肉,酸枣仁(炒去壳)各30g,人参,木香(不见火)各15g,甘草(炙)7.5g,当归,远志各3g。上咀,每用12g,水1.5盏,生姜5片,枣1枚,煎至七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方中白术助人参益气补脾,为臣药。

2、白术散(《外台秘要》)治呕吐酸水,结气筑心。白术、茯苓、厚朴各2.4g,桔皮、人参各1.8g,荜茇1.2g,槟榔仁、大黄格3g,吴茱萸1.2g。水煎,分两次服。方中白术配茯苓、人参治脾胃虚弱。

3、白术调中汤(《宣明论》)治中寒痞闷急痛,寒湿相搏,吐泻腹痛。白术、茯苓、陈皮、泽泻各15g,干姜、官桂、藿香各0.3g,甘草30g,缩砂仁0.3g。上为末,白汤化蜜少许调下。方中白术配茯苓、泽泻治脾虚湿滞。02白术的炮制方法

1、生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及白术大小适当掌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2、麸炒白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等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每白术片斤,用麸皮10斤)

3、焦白术: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

4、土炒白术: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每白术片斤,用伏龙肝细粉20斤)太原侯医院选用道地白术,并且严格遵循古法炮制工艺将麸炒过的白术加入固元补肾膏中以达到疏肝理气的功效。固元补肾膏是最适合类风湿病人服用的膏方基础方,主要的药物有熟地黄、酒萸肉、盐炙茯苓、盐炙山药、酒炒当归、麸炒白术、红参、鹿角胶和龟甲胶等三十多味中药材,能起到补益气血肝肾、温经通络的作用。03冬季吃膏方的好处膏方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膏剂30余方。《黄帝内经》中有膏剂的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参术膏益元气、《景岳全书》中有两仪膏补气血、《沈氏尊生》中有龟鹿二仙膏益气养血、填精补髓等介绍。中医进补四季皆宜,但服用膏方则以冬季为好。选择冬令时节进补是顺应自然的一种养生方法。古人云:“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冬三月气候寒冷,自然界万物凋谢,阴寒胜而阳气衰。在冬季补养,既可以及时补充人体的气血津液,抵御严寒的侵袭,又可使来年少生病或不生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城市繁忙人群更有必要。还在为买不到道地药材而着急吗?白术可以泡水喝吗?还在为冬季病而犯愁吗?是否正在为生“二胎”而备战呢?想要永葆青春、长生不老想必是每个人的心愿吧?还在等什么呢?赶快点击“阅读原文”分分钟帮您解决!膏方专线:-!

赞赏

长按







































北京中医能治愈白癜风吗
复方斑蝥胶囊价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ylzy/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