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奇葩的中药,那可又得说了,古代民间之所以会有这么些奇怪的中药出现,还是由于技术发展的限制~

大体上说,中药之所以被说奇葩主要是因为来历实在太不“正统”了,我来扒一扒中药奇葩史,嫌恶心者请回避。

粑粑类:看了中药,你会发现,但凡你能想到的所有动物的粑粑几乎都能被拿来当成药物使用,包括人的~

1、人中黄——人们对于此物首先会有三个反应,是不是粪便?脏不脏?能不能治病?其实,人中黄不是粪便,人中黄的有效成分是甾体类激素。

制作工艺:为甘草末置竹筒内,于人粪坑中浸渍一定时间后的制成品。

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常用于天行热病,温病发斑,大热烦渴,痘疮血热,丹毒,疮疡)

对应的,还有一味叫人中白的药,为人科健康人尿自然沉淀洁的固体物.....本品以干燥、色灰白,质坚、无杂质者为佳。具有清热降火,止血化瘀之功效。

常用于肺痿劳热,吐血,衄血,喉痹,牙疳,口舌生疮,诸湿溃烂,烫火伤。

2、鸡矢白(同鸡屎白)——也就是鸡屎上面那层白色。

形状:性味甘咸,凉。

功效:有利水,泄热,祛风,解毒等作用。

别嫌鸡屎脏,这层白白的很薄,要收集可是很难的。

如何收集:

《素问·腹中论》

白鸡者良,腊月收之。

古代宫廷养殖以达到鸡粪全是白粪--先喂两到三天的麦麸(用猪油煮过),饿七天,再用猪膏喂七天,大概即可得全白粪。

3、白丁香——名字好像好好听的样子,只不过很容易骗了你~~~

这是麻雀的粪便,又称为雀苏、青丹。其性温,味苦,有小毒;入肝、肾二经。能消滞治疝,退翳去胬肉。内服研末为丸、散,外用研细调敷。

4、望月砂——野兔子的干燥粑粑,性平味辛,有明自杀虫之功效,可以治疗目暗生翳、疳积、痔瘘。

5、夜明砂:呵呵哒~~名字真好听,这是蝙蝠的干燥粪便。

夜明砂是一种清热明目、散血消积的良药,口感不是很差~(问我为什么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

成分:含有尿素、尿酸、胆甾及少量的维生素A等。

功效:可治疗内外障翳、瘰疬疳积等症(大多眼科疾病都少不了用夜明砂)

6、蚕砂:蚕砂又名蚕矢,是家蚕的干燥粪便。

性味甘温,入肝、脾、胃经,有燥湿祛风、和胃化浊、活血定痛之功。

古人将蚕砂炒热后装入袋中,趁热敷患处,可治诸关节疼痛,半身不遂。

民间用蚕砂做枕芯的填充物,有清肝明目之效。

看到这里,突然觉得叫砂的中药很可能都是来路不正啊!!!!

土类:电视剧女医明妃传中有个细节,谭允贤为了给病人治病却缺草药,就在土里挖了个坑,加入水,然后等泥土沉淀之后取得的地浆水给病人清热解毒。

1、地浆水——一种传统中药成份,其制作方法是掘地三尺左右,在黄土层里注入新汲的水,搅混,等澄清后取出的水就是地浆水。

地浆水性味甘寒,据《本草纲目》记载:“地浆解中毒烦闷,解一切鱼肉果菜药物诸菌毒,及虫蜞入腹,中暍卒死者”。

据说还可用来治疗跌打损伤以及食物相克中毒~~~

韩国还有地浆水的化妆品~~~

2、锅底灰——中医里叫百草霜,民间叫火炭灰,锅底灰,锅底黑等。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辛温,无毒”。“止上下诸血,妇人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病,伤寒阳毒发狂,黄疸,虐痢,咽喉口舌一切诸疮”;

3、伏龙肝——其实就是灶心土,属于铝化合物类,本品为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底中心的土块。

在拆修柴火灶(或烧柴的窑)时,将烧结的土块取下,用刀削去焦黑部分及杂质即得。

《本草汇言》:伏龙肝,温脾渗湿,性燥而平,气温而和,味甘而敛,以藏为用者也。故善主血失所藏,如《金匮方》之疗先便后血。

其他

1、血余炭——人的头发,用碱水洗干净后放入坩埚内焖煅成碳,有止血消瘀,利尿生肌的功效。

2、人指甲——健康人剪下来的指甲,有止血,利尿,去翳之功效。

3、脐带——为初生婴儿的脐带,功效为补益气血,温肾纳气。

4、紫河车——为健康产妇的干燥胎盘,有补肾益精,益气养血之功。

5、猴枣——为猴科动物猕猴等内脏的结石,有消痰镇惊,清热解毒之功效。

其实还有很多,《本草纲目》中有列入过“器部”“服部”等门类,就是说日常用具,衣服,其中一些,在某种条件下也可以入药。中医中药自身也在发展和进化,很多过于奇葩的种类也在淘汰弃用,也增加过新的种类,比如张锡纯曾自拟石膏阿司匹林汤,用来治疗温热病,以中医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在这里,阿司匹林就是一种中药。

这些在古中药书中都有所记载,主要是人们在缺乏药物的时代,能用来救命治病,在现代医药医学发达的时代来说,基本上不会这么用,学起来总是好的~说不定哪天遇到囧破意外的时候还可以拿来救命~

(文章整理于网络)

-END-

长按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易和

值得每天期待的三分钟!

赞赏

长按







































单吃中药白癜风能治愈吗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信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hxcf/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