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与中医
6.18法则 -5-:14 (一) 写师傅,基于师傅的一生与中医密切关联,从中可以窥见中医是怎样的一种医疗。用于澄清反中医人士对中医的不切实际的说法;用于未登堂入室的中医人士对中医认知上的思考;用于百姓对健康和医疗的重新认识。采用夹叙夹议来阐述中医原理,中医治病,中医与健康等话题。(二)师傅张公生于年,在民国年间,12岁就从福建长乐到福州南门一家饭店打工。期间有位泉州来的民间医生,歇在饭店里,看我师傅机灵,就倾囊传授医术。这位民医的儿子比我师傅更早学医,但他的处方,他父亲就连改都不改,处方被丢弃一边。而我师傅处方,民医只略改一二味,就行了。可见我师傅比较有悟性。学中医没有天生的悟性,有的人一辈子都处在下三流水平。中医大多数非得人不传,就是这个道理。这位民间医生是我师傅学中医的第一位师傅,所教的是妇幼科。师傅背诵口诀如唱歌,小小年龄在多名的考生中考取几名,考试科目就是他所学的妇幼科。后来他随国军攻打上海炸日军炮楼期间,用黄金2、3斤拜上海一位师傅,得中医喉科真传。至于少林伤科,却未提及出自何处。他的性格我较了解,刚毅、肝胆,想得到的就不惜千金。他的医术涉及到妇幼科、内科杂症、外科、伤科等几大项。他的骨科非常精湛,这点我亲身体会过。(三)一次我出差到外地,马路阴井盖敞开,不小心右脚掉入,碰伤膝盖骨,当时还不痛,过两三天回到家里才开始痛得严重。那时师傅从台湾回来,我找他治。他没用什么药,就用食醋在膝盖周围来回搽,最后膝盖纠正固定,用纱布缚住,嘱咐回家养7天就好了。当时我还没说清缘由,他就说膝盖骨错位,当时不疼,过两三天才疼。可见他临床经验非常丰富。这与他行军打战经常医治伤员有关。他的正骨技术从几处可以推测是一流的。他说四肢骨头断裂7截,都有办法治好,手码上去就能知道里面骨头伤得怎样、砍断手指还能接上愈合好,方法与西医每一根筋、每一根毛细血管缝接不一样,简单易行。有一次,教我治疗下巴脱骸手法。他治过一位患者,用手法将扭转的肝扳回来。因我不喜欢学骨科,他也没勉强。我当时受现代正骨思想的影响,觉得学不好,就没有去学正骨手法,但还是把伤科保留下来。我治疗闪腰患者,可以在施治手法后,患者当场就能下地走路而不腰疼。这样治疗闪腰需要时间最短。情况好的,连药都不吃。一些需要加强腰肌的患者,服少林伤科药最好。中医的伤科比西医要好得多,但中医却几乎没有医疗位置。西医治疗骨伤,要开刀,钉钢钉,待骨头愈合后,再开刀,取出钢钉,再等伤口愈合。需要百天以上的时间。有的因为感染造成骨头坏死,拆东墙补西墙。而传统中医正骨因为一次接好,不用开刀,没有感染病菌风险,愈合期就大大缩短。而且骨伤科中药外敷内服,那是世间绝对一流的疗效。因为时间关系,文中能简略的我尽量简略,我的出发点是阐述医学原理,让更多患者选择中医,是正确选择。(四)我学中医非常意外。第一次看到师傅从台湾归来,近80岁高龄,是90年代初。当时他讲台湾电话放在口袋随身打,那时连大哥大我们还没见过,并讲了许多台湾故事。就在他首次回乡探亲期间,祖母患痢疾,是白痢。早在50年初,师傅未随国民党去台湾之前,救活过死人的事,乡里老一辈人都知道。这次回归,自然求他开药方。我随师傅到山上抓凤尾草,他的腿还十分硬朗,没有住拐杖。药后次日祖母就好了。我当时对医学没接触过,没有概念。农村有病就找卫生院。大约一两年后,之前我们接触不多,师傅来到我店铺,突然问我学不学中医。我看他治病很灵验,经验很丰富,就答应了,到他家里去看看。从此就开始学中医。对于腹痛泻症,我医院治疗花了几百甚至二三千元没有治好的患者,转到我手上,都能在几贴药治好,甚至一帖就能治愈。这在中医不算什么本事,但西医有时就一而再、再而三治疗。西药靠打点滴,很多人反应不单腹部难受,而且全身都感到不可言状的不舒服。有的病人常由急性转慢性,甚至不断变生它症。中医治疗泄泻、霍乱、菌痢、阑尾炎、肠梗阻、慢性胃肠炎等都有几千年治疗历史,总结出许多有效方剂。中医名家在治疗这样常见病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效果显然,而且治疗干净利索。中草药服用,身体没有什么难受反应,渐渐地邪去正安,身体恢复先前的平静。 中医辨证在于望闻问切,看腹泻物、腹痛症状、肢体冷热,霍乱的还要看手指头等。中药治疗在于邪去正安,参杂虚证的攻补两用。青草药、经方、时方见效都很快。-7-24(五)学中医开始,都是师傅给书本我来抄。他至今还保留旧版《医宗金鉴》,我就是从这本书学起。他丢失了许多医书,留在大陆,没带去台湾的,基本没有了。我后来看到名方、《伤寒论》、《金匮》,就全力去学,边学边用。我的第一次处方是我母亲。那时师傅又去台湾,自己初学,懂点中医皮毛。母亲的病就交给卫生院治疗,大约1周后,母亲病越来越沉,她觉得会死,担心弟弟还没结婚。我在学仲景伤寒的小柴胡汤一节,觉得母亲默默不欲食,寒热往来等症相类似。于是自己小心翼翼的照书本加减二味,抓药煎煮。早上喝完小柴胡汤,下午就开始吃饭,第二贴药也没有再喝,病就好了。母亲从不喜欢喝中药,怕苦。这次是万不得已才喝几口。若是不对症,真是后果不堪设想。我庆幸一次就能治好病。中药很神奇,几十年老西医对伤寒感冒无可奈何,我初学皮毛,居然一次就治好病。这还是归功于伤寒论治病有独到之处。从那时起,我常用仲景药方,却少用师傅药方。在我治疗感冒病症中,都是一二剂药治好病,鲜有不好。药方不限于经方,师傅的药方也用,教科书和其他书刊的名方也用。暑热感冒、冰水外侵感冒、感寒无发烧症、虐疾等,不局限于伤风伤寒,十多个方剂用于多种感冒,都能够每个患者一剂见效。放血疗法的使用,也非常灵验。中医药治外感,有无尽招数,招招锁住病邪咽喉。相比西医,见到流感,如大敌当前,又隔离,罩口罩;杀菌消毒,紧张得要命。其实中医数千年遇见感冒最多,医案也最丰富。治感冒,对中医来说,那是举重若轻,吹灰之力。赵绍琴有则医案记载西医治疗高烧,日用进口美国抗绿脓杆菌药物6、7百元,一个多月下来2万元医药费,高温还降不下来。不得已来找绍琴,他简单的用0.15元中药,2贴就轻轻松松把高温降为正常。说明什么呢?中药和西药相比,如同天壤之别。中医行业必须盛行起来,中医才能优秀于医林。(六)我的祖母十分赞同我学中医,对师傅的喉科特别强调。她自己早年患过咽喉炎,有一次还差一点没命,她深有感触。她给我讲师傅当年未去台湾前一些故事。我的祖父解放前患肺痨,吐血在田埂上,请一个中医,叫老宾(音)。用附子桂枝类汤药,服后病情直下,回天乏力,后来请我师傅。师傅看后,他说太晚了一步,要是早一点,人往前走,手往山路外边随便抓什么草药,都能解救。我祖母未死前多次骂老宾短命治吐血用桂枝附子。从这件事我窥见出师傅的用药很特殊,路外边所长的青草怎么都能解救?他对这一带草药特点十分熟悉。中医治病有时十分奇怪,不可理解。他抓药较特殊,掌握季节、时辰,还有抓药手法也讲究。这就是高人,深不可测。中医个体能力差异较大,好的中医比西医好,三流的中医不如西医。-7-27(七)解放前师傅一天都看几十号病人。他的女儿谈起治病的事,说我师傅很早救治过一位婴儿,当时孩子快死了,半夜在后门山抓一把草药,炖服后痊愈。那个婴儿到现在还活得好好的,有六十多岁了。我见过此人,搞风水的。另外一个是年轻妇女,曾做好棺材等死了。据说是产后到溪边洗衣服得病的。也是我师傅救治的。我读中学时还见过她,是我姨奶奶的小姑。这两例我师傅没有提起,是他女儿说过几次,我印象特深。我师傅跟我谈起他未到台湾在马祖那段时间,救治过一个被鱼骨鲠喉的患者,那时已一周没吃饭,喉咙堵得只透一丝气,眼睁睁看他饿死。他看后,初也没办法,过一天,他想到鱼骨鲠时在早晨7点,刚好此时脉被截住的。他找到破解截脉的办法,保住了那人性命一条。很多中医可能从化解鱼骨入手,不会找时辰截脉这条思路。不管怎样,能治好的就是真理。在台湾他救治过医官判定只能活几个小时的婴儿,从医院里抱回来,全家人在哭,刚好师傅路过。诊断后,他判断婴儿也只能活2个小时。他用成人的五倍药量加伏龙肝一斤,蒸成药露,含服。此儿被救治过来,到上世纪90年代师傅多次去台湾,还经常去他家。这里讲的这两例不过是他一生行医的片段,大都只是给我点拨、启发。中医一方一法在非常情况下,是怎样下手。我看,贵在变通,知常达变,是中医最高境界,也是中医最难之处。 骨科的案例讲得很少,还记得跟我说过,在台湾时治疗一位患者,从楼梯滑下来,后脚跟先着地,伤了韧带。在台湾寻医三年没治好,后来碰到我师傅,用药薰洗3个月,就好了。有些的特别案例,他也只是偶尔淡淡一谈而过。师傅的治疗经验,年代已久,在此叙述从简。我阐述中医医疗,想的是,什么是中医?我想这就是中医,地道的中医,不用太多理论去粉饰的中医。现代反对中医的人根本不认识中医,以骗子当中医,来否定中医。鱼目混杂,这当然需要有甄别能力。还有一些中医不良种,对中医不好好挖掘几千年精华,却滋生出贬低中医言论。实在是没有见过医术高明的中医,而信口雌黄。(八)我的师傅十分健谈,条理清晰,话从来不啰嗦。几十年的军旅生涯和民间的人情世故,造就他这一生阅历很广,通情练达。讲起他的经历,没有几个小时,我脱不开身。他不是一方一药教我,那些被他看来初浅的东西,都是我抄写自己去学,我不懂的才问他。他大都是通过讲故事,来讲医药病情。一次十分有趣地讲述青蛙、蜈蚣、蛇之间的关系。蛇吃青蛙、蛇怕蜈蚣,青蛙遭到强敌蛇时,就喊舅舅,青蛙把蜈蚣当成外戚,而喊舅舅。在自然界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普遍存在。一物生一物,一物降一物。一种草只能在一定范围能生长,离开特定环境,就不再出现。同样动物也有这样的特点,虽然有的适应能力会广一些,但仍然有其制约的特性。中药的地道药材显示中药的特殊内涵,以地域命名的中药很多。土牛膝的作用,治礼脚弯、治咽喉炎、治风湿、治脚伤等。地鳖虫被截成两半还能自接成活,中医就利用这个特性续筋疗伤,救死活命。这些我一直记得很深。有时师傅会在不同时候重复强调一次,经验讲得十分透彻。他说起来十分生动、风趣,我简略附带而过,不做过多描述。在此我只是阐述中医药道理。中草药的药性十分独特,有的个性非常强烈。经几千年的药农、医药学家代代积累,中草药被尝出来的,被筛选出来。中草药经有案可查的二千多年来众多案例证明是安全高效的。而西药研究几年或十几年,就拿出来用在临床,过几年、或到几十年后发现副作用严重又被停用。中草药经受住至少几十代人的检验。谁好谁坏?布丁之证明在于吃。如果西医的这百年西药还不能让世人醒悟,还希望西医去发明新的西药,等待十几年、几十年再去验证好坏,那还不如现在就使用几千年、几百年证明安全的中药。纵观古代中国医案记载,多是伤寒、温疫之类,杂症也非现在古怪。哪象现在病种如此广?病人如此多?病期如此长久?病情如此惨烈?发病率递增、死亡率递增,病势愈演愈烈。这非医疗原因,能推说过去吗?-8-2(九)在此我声明一点,我的师傅唯一一次谈起西药事情,简要地说,西药没有关门。他常跟我讲述的是他一生使用中医中药的经验和人生阅历。有医院疾病恶化,靠吸氧抢救。2个小时抢救不过来,西医对他的亲人说,2个小时抢救无果,可放弃治疗停止吸氧。但遭到反对,继续吸氧到2个半小时后,他才被救活过来。后来我想,我很幸运。要是师傅那次病故,也许我一生与中医都无缘。也许命运要这样安排奇迹,要安排我这样奇遇。(十)“少阴转三阳,死去不明白”这句用福州方言念起来就有韵味。对于经方伤寒的少阴症,师傅高度精炼的讲述这句话。用药要十分注意一点,煎熬的药在服用前,要看症状有没改变,要把一下脉。若少阴症已转变成三阳症,药倒掉,重新抓三阳症药熬服。他对一般症状不会特别强调,他说出来的这句,有2-3次提到,怕我真遇到这种生死攸关的情况。为师者,授业解惑,诚可贵也。一句话,或许终身只遇过这样情况一次,也受用匪浅。师傅对仲景极为钦佩,说他是三朝太医。对经方的应用,他讲经方适用北方,北方人与南方人气质不一样。他用经方我曾见过两回,一次用小青龙加三子养亲汤治疗哮喘症,一次用小柴胡治疗晕车恶呕患者。效果很理想,但用量非常少。师傅讲过,昆仑七十老(音)所用药量都是以两计,十分怕人。我个人好用经方,觉得在南方一样好用,药量以教材为准就可以。而北方使用经方加大药量效果也很好,个人的偏好无可非议。 福建与台湾不过相差几个纬度,在福建处方疗效还比较好,到台湾就不行。这人叫八发(音),脉决三千字背得滚瓜烂熟,处方却不如我师傅。他请教什么原因,师傅给他点破了,受地域纬度的影响。后来八发在台湾开药方就灵验多了。师傅十分讲究个体、地域、气候原因,十分注重特殊情况。个体差异比较大,他讲有人吃一斤辣椒不死,而从没吃过辣椒的人,三、四两辣椒就会吃死人。所以中医十分强调因症而治、因人而异。好的中医掌握的中医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中药、地方青草药、各大流派的方剂、各大流派的理论技巧、实际经验、还有天文地理人情世故,一个人就是一本医学的百科全书。-8-6(十一)五味子、地骨皮、黄芪皮,这个出自师傅药方里,治汗症,我特别推崇。药虽三味但深意非常。方中用黄芪皮实表,为出汗症加密一层肌表,令汗出不来。用地骨皮清火,火被清退,体液就失去热源,汗就不往肌表冒出。五味子敛汗,关小汗源。如此如田间防水溢流之举措,加固土坝、关小水龙头、撤除水源,汗就自然倒流体内,不出肌表。从此可以看出,非经方派用药在于用理,心细可见一斑。玉屏风散,也用黄芪实表。用防风开散郁在肌表热邪,也是透邪出表的一个方法。白术干旋中焦,意图理顺中焦气机而令体液随气回转。此方如漫溢之江河之水靠气流吹回。也是有哲理寓意。上二方都是用理。经方桂枝汤并非单味药能叙述清楚,整个方协同作用很强,加减药味、加减药量都变成另外含义了。它所示出止汗原理,在于药入太阳经去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经方强调用药到何经解决何症。经方与非经方派明显的区别就是非经方派突出自然原理,而经方突出的透视身体经脉隧道。我想这就是两派主要区别。另外还有一点,经方大多在于对症,而非经方对症的较多,对病的也不少。-8-9 加老师学习中医知识,学习养生,让疾病无所遁形,让健康伴随我们。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hxcf/671.html
- 上一篇文章: 走方郎中的治病绝招生活常见小物大用
- 下一篇文章: 防治晕车方法大全,赶快分享给大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