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是第一堂课,介绍这个神农本草经,你们可以看前言,它不是一个人的著作,而是一段时间的著作,我们姑且把它设定在黄帝那个时段,那一段时间的著作。

那张仲景呢,他看胎胪药录,就是我在你们的书本上也提过,网页上也写了。张仲景的经方,我们学的经方,伤寒金匮,实际上根据我们的考证,真的我们去找医学的考证的时候,历史的考证,张仲景只是经方的一个发扬者,他并不是一个经方创立者,经方在汉朝时代是存在的,很早以前从这边西域就进来了,经方最早可能是来自西域,因为很多药物是来自西域,然后张仲景是个发扬者,所以他40岁以后,他一个,伤寒一来他一个张氏家族死掉2/3的人,所以他把南阳太守辞了不干,那么几年之间就起来,为什么会起来?是因为方子已经固定在那边,所以他当时看这个方子,写下来这些东西。

有可能,我刚才讲,他只是个经方的发扬者,那他依据的本草的内容呢,就是按照胎胪药录,胎胪药录这本书呢,也不见了,我们只好用神农本草经,因为再回到之前就是神农本草经,所以神农本草的药性,然后我这次来做神农本草经,过去一直没有医家愿意去讲神农本草经,为什么我这次愿意来讲,就是因为,如果药性我们没有设定一个标准,我们没有给诸位一个标准,以后金匮伤寒的处方剂量你不会用,药性你不会用,那我是尽我们最大的能力,在临床上面看到然后怎么样子,食物上的经验,然后把它设定个标准出来。

设定这个标准出来以后,变成说,我现在讲这个神农本草经,在讲伤寒讲金匮之前先讲神农本草,让你对本草很了解了,等到你去看经方,一看就知道它做什么,那你不会迷失在里面,那本草的药性呢,那我们因为胎胪药录已经没了,我们找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里有些药物很偏,那我们把它删掉。

那我们为什么不去介绍这个本草纲目,本草纲目种药,李时珍很过分,他把什么寡妇床头的尘,灰尘啊,她是寡妇,你去拿她床头的灰尘,三年,积了三年没擦掉的灰尘,那个才有用。那个洗米的水要洗三次,洗碗水啊要洗三次那个水拿来入药。这个不是很好,好不好。天灵盖,什么啊,你叫我,我死也不要吃天灵盖。我们有很多的药啊,还有些呢,他们强化一些药,比如说用犀角,南派温病的他们说犀角去热,实际上你把那个犀牛杀掉,只取那个角。实际上我们用石膏去热的效果比犀角还好,所以我们增加,把它去伪存真以后,我认为说,还是我们用神农本草经里面的东西,然后把一些药物取出来,不足的部分呢,伤寒金匮有的药,神农本草里面过去没有,我们把它放进去,尽量去还原胎胪药录的这个原样,这样让大家可以看到。

我们找到蛛丝马迹,几千年来这样散失掉,我们想尽办法把它修补回来,不能成个真正的东西,但是气、形状诸位一定可以看到,外形也可以看到。能够做到多少呢,我一再跟大家强调,中医绝对是对的,因为临床上看到很多嘛,下去就动手,一下去就知道,中医绝对是对的,就是看你会不会用。就好像,我们常常讲,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错啊,问题是懂不懂那是你的事啊,那就是这个,我们尽量能够做到说把本草还原,不要去添很多东西进去。

那药性的话,大家就不会误解,这是要开神农本草经课的重点,帮助诸位了解这个经方的方义剂量怎么来的。

神农本草经里面的药物,药物对一个医生来说,就是我给你武器,枪、炮、刀,那要怎么用,如何使用,这是武器。这个武器如何用它,就是变成处方,一个处方出来。如何用它,所以处方就好像战术、战略,怎么样去战胜敌人,你要去打这个仗,你安排怎么前后左右啊,包围啊,网开一面呢,或者怎么样,whatever意思是说战术很多,好像孙子兵法一样,那个兵法就是我们的处方,那你拿到手上的药就是你的武器。弹药手榴弹呢,各种不同的时机用,地雷啊各种不同的时机用,所以一个医生,就好像作战一样,你要有武器,要有战术,看怎么打赢这个仗,这个是医生。

所以诸位一定要懂药物,懂药物的就不会被处方局限住。比如说,我们现在市面有很多种处方,几百年传很多处方,什么防风通圣散、天王补心丹,你们看到,三黄泻心汤一大堆处方,甚至于我们经方里面的,麻黄桂枝葛根汤,那么多种汤剂,那你如果回去以后学了半天,结果你只会用汤剂,处方拿到手上就会用,处方稍微变一下你不会用,那就麻烦了,就变成你墨守成规。

这个战术明明你需要改变一下你就会赢,可是你非要用以前战胜的方法来战胜,结果人家学乖了,结果你不会用,那病也是一样。你以后面临很多的疾病,就好像我在写,我说艾滋病不会致命,为什么我敢讲这个话,因为我检查过这个病人,按照中医的诊断,这个不是致命的,我们当然敢讲这种话。那老师你怎么可以诊断出来,那是我的事啊,你诊断不出来是你的事,你自己没有读懂书啊,我读懂书,我查了半天都是正常,他死不掉啊,所以我就会说,不要吃药他就会好。

结果他们把我骂死,说不要吃药……后来有人不要吃药好了,哎,倪海厦是对的。人总是在成功之前走上去被人家骂。那个富兰克林,不是说有电吗,大家不相信,他就在雷电闪电,风雨交加的时候在放风筝,人家说他是神经病。

千万不可以被处方绑住,所以我希望训练你们到什么程度呢,以后开处方的时候,在讲伤寒金匮的时候,我光在讲条辩,还没讲处方的时候,你们脑海里面的桂枝汤就出来了,它自动就出来了,所以我希望把你们训练成,这个处方浑然天成,病人在陈述的时候,你在听病人、在望、看病人、在听的时候手上处方就开好了,就要做到这个阶段,浑然天成这是我们最好的境界,所以说一定要药味、药性很清楚,你才不会开错药啊,而且我们经方开下去的时候,一剂下去马上就会晓得。

那这个最基本的,我希望训练你们达到这个阶段,伤寒金匮里面很多药,那在神农本草经里面没有,我就把后面补进去,补助进去的方式呢,都是过去历代的经方家认为的药性,我就按照他们的药性放在里面,让大家看看我们经方家对这个药的看法。诸位以后在食物上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遇到名称的问题。么叫名称的问题,比如说我们讲淮山,我们最常写淮山,已经讲完了,可是这个有很多问题啊,过去我们称为山药,这个山药呢,最好品质的淮山就是山药生产在河南省,河南省旧的地名叫怀庆,怀庆府这个地方,就因为怀庆府这个地方产的山药很好,他就把它叫做怀山药,到后来大家觉得写这个字太麻烦,就用这个“淮”这个音比较近么,干脆用这个淮好了,就是他自己编出来的,然后

大家就想,这个淮不是淮水流域么,那个江苏么,苏淮山药,最后想想看,苏淮山药,开个药那么复杂,算了,我们干脆就叫它淮山药,然后再换变成山药,那药物这个名称一直在改变。

你写个红花,你看这个红花有两种,一种是藏红花,一种是川红花,西藏,你再去看他们去青、甘、藏,正好我们在讲神农本草经,铁路也通车,那到山上去的时候,高原症,有没有,会晕眩,脑部会缺氧,那藏人为什么不会,那他吃藏红花的啊,让脑部的血液循环非常的好,所以藏红花我们治疗很多脑部的出血性的中风啊,或脑部有淤血块的时候,我们用藏红花,藏红花很好,藏红花呢,看起来颜色是淡的。四川也产红花,四川的红花拿过来味道好像臭袜子的味道。真正的藏红花无色无味,它没有味道,颜色是淡红色,粉红,质很轻,轻往上走,那个味道不重,入脑部。川红花颜色比较暗红,味道比较重,味厚都入血分,往下走。所以说,这两个药性不一样。

你开处方的时候,有时候还必须要注明名称,有时候根本就是一样的,药房呢,比如说我们开牛膝,膝盖的膝太麻烦了,夕阳的夕,同音就好了,结果你拿来,开的处方出来,拿到药房,药房就有两种人啊:一种是很谨慎的,看不懂,不晓得是什么东西,我宁可不给你,那病人很危险,吃不到药;还有一种是,随便,管他呢抓错药就抓错药。这造成很多的问题。

所以说历代的医家,真正要做好中医,必需你自己有自己的药房,自己的药房自己进来药的时候自己去看,没有问题,然后自己用药,你才抓得住么。那你如果说你开个处方,病人拿着处方到药房,到那个中药行去抓,中药房一看,鸡同鸭讲,常常会有这种情形出现药名的问题。

我现在开处方,这个人是在大陆,你开给他,他说奇怪我们这边不叫这个,比如说灶心土,这个火灶,我们经方治疗胃很有名的方子,我们这边不叫灶心土,到药房抓不到,我们叫伏龙肝,因为灶心土挖下来一块一块的像肝脏一样,然后躲在那个灶下面,伏龙肝,你看起的名字都很好玩。

所以诸位以后就会遇到这些名字,认得药性,认得名字,你们就固定用这个名称。这个中药以后将来一定要统一名称,那我们药房呢,药房是自己的,所以你知道药材的这个可靠性,药材的真实性,你自己心里很清楚,这样子你开处方下去,剂量才不会错啊。现在很多不是,现在都是药房归药房,医生归医生,还有些为了避免利益纠葛,尤其西医,西药更多,中医还好。可是药房里面呢,我们把药要尽量能够做到能够方便,能够让人家方便携带。

现在工商业很麻烦呢,病人来找你,我吃的汤药可以,吃一个礼拜,可是下个礼拜,我要出国去两个礼拜,我不可能带那么多药在路上煮,在马路,在飞机上煮,吓死人啦,那怎么办呢,你要给他做成药丸或者胶囊或者是什么样,你要给他配,可是配我们国外,美国很好,我们都是可以,权利很大,台湾的卫生署不行啊,你配不行,你这个药一配过就不行了。

不知道什么什么法规,谁在那面立的,立的法规是图利西药厂,让中医束手束脚。在美国我们最大,我说你赶快给他过,不给他过,他就要死,他如果出事我找你,把海关吓死了。赶快走,他不敢惹你,只要不是毒品,我又不是进口毒品。所以说这个人命还有这个平等,在美国是这样子的,在台湾是西医比较高,中医比较低这是不对的。

还有些中药的丸散膏丹都是利用方便,病人方便使用,我们为什么要用丸剂,丸剂呢,取它的药缓力专,是取它的药缓力量非常专一,丸剂用蜂蜜炮制过,还有用水漂过,比如用水丸漂过,为什么做成丸剂,因为取它的缓,力量很专一。我们会用汤剂,诸位看这个汤,你如果加个草字头,变成荡寇志的荡,汤者荡也,扫荡的力量很强,所以我们抵挡。比如说痰很多或者是一个礼拜没大便了,这时我们用汤剂下去马上就清出来,痰涎拥塞很严重的时候,用汤剂,发表的时候,表寒束在表,寒束在表很重,必须要用汤剂把它发散掉,这个时候必须要靠汤剂。

我们丸剂有的时候是散剂啊,为什么用散剂,因为散的时候,比如说入肠胃的药,入喉咙的药我们都希望把它做成药散,散的话直接吞在喉咙里,直接就到病灶所在。你如果是汤,太快了,喉咙还没反应,汤已经到大肠去了,速度太快了,那丸剂呢,丸还没消化,嘴巴吃到还是蜂蜜,结果到肚子里去,喉咙还来不及反应药已经到胃里面去了,都不对,所以说我们会用散剂。皮肤的疱疹,皮肤的伤口,我们用药粉比较好弄,你把它做成药丸,统统撒掉了,没有那么傻的人,你用汤药洗洗还有道理,药粉撒上去最好可以固定到表面上,不可能做成丸剂涂在皮肤表面上,怎么固定呢,所以有丸散。

也有膏啊,像膏类的东西,像我们有时候何首乌,有些东西我们提炼成膏,像你们市面上看到的川贝琵琶膏,它熬成膏状,像我们的何首乌,首乌也可以熬成膏,膏黑黑黏黏,外面可以染头发,也可以内服都可以,诸如此类的。

那有些丹,丹呢,像这种丹我们提炼过以后呢,中国过去就有化学,用丹炉提炼过以后,外面有黄蜡封住,让它跟空气隔绝么,可以保持很久放在身上,可以到处带着走,要吃的时候一拉,把蜡打开来,丸剂拿出来,丹跟丸剂稍微不太一样,丸剂有些是,直接曝露在外面的,都有它一定的用处所在。

所以说一个中医应该是……过去我们的制度应该是,中医师管药房,然后药我们自己生产自己配,那有的病人呢,这个病人来,倪大夫你的药很好,可是汤药吃不下太苦了,你可不可以给我做成丸剂,可以,我就特别为你一个人做1斤,过去都可以的,为啥最近几年来不知道,不晓得哪个家伙把法规改了哈,神经病的家伙混蛋,害人吗,你懂不懂,过去都是可以的,在美国我们还照样都可以的,美国是我们医师在定义法规的,不是闭门造车的,台湾一定有人闭门造车,你知道为什么,定的法规一定有人闭门造车,在美国是我们医师定法规,所以我现在poll的时候,我们七个人有五个是专业的,有两个是layperson,就是外行人,我告诉他我们要怎么做,他说可以,大家没问题就通过啊,这很合理啊,有两个外行人,我听听看你讲的,我是消费者啊,我们在决定,是我们行家医生在做决策。台湾我就不晓得,如果是台湾的中医法规是中医定出来的,那个中医根本是祸国殃民,那种人得到癌症最好,得到癌症太好了,也不告诉他怎么治,让他早点死掉,这是害人吗,害人都不好。

那这个写药名的时候,大家也要注意一下。还有我们开的剂量的时候,汉朝,在金匮伤寒,你们会学到很多,它用斤做单位,一斤、两、斗、升这是汉制,汉朝的汉制,剂量。现代我们度量衡不一样啊,你如果把这个拿到现代,不得了了,你要用个大锅子煮个桂枝汤,煮下去大概个人吃。你说我一个人把个人的吃掉,吃下去,当场休克昏倒,太过了。

实际上不对,这个单位是,实际上大小重量是一样,只是用的单位剂量不一样。本草纲目还有一点功劳,他在本草纲目第一章里就讲了汉制,斤,比如说两,过去开的1两,汉朝的1两,就是我们现在的1钱,当然我们可以用简单的符号。有的人这样写whatever,都是钱,那你这是1钱,钱的单位,那你如果说加个点,就是两钱哪,三钱,四钱的话变成这样子,五钱的话这样子,这是我们现在用的。

中国大陆呢,又把它改掉了,大陆用克,几克几克,看不懂,大概1钱呢3.3克,有尾数的3.3克,大概是这样子,你只要剂量是对的,差个1克2克,比如说你误解了,1钱是3.3克,你把它误解成4克5克,这一点点,这倒无所谓,1克的剂量差不了多少,你还要煮过么,一般来说剂量是这样子。

比如说这个升,用半夏1升,1升不得了,你如果说现代1升剂量很大,实际上1升就是我们用的酒杯,我们用的小酒杯,1寸的距离,杯口1寸,下面只有6分,小酒杯么,为什么半夏1升,你看半夏,不是1片一片的,半夏是1小颗1小颗,像豆子一样,1升么,倒进去,单位的关系,所以呢,1升半夏,也就是所谓1钱。

为什么用斗来,你到那个杂粮铺,卖杂粮的卖米的,我要米3斗,他就拿那个方斗,哗,1斗,3斗,你看那个斗那么大,那还得了。那要看什么东西了,比如说我们的金银花,很轻啊,辛夷花,花类的药很轻啊,蛇蝉蜕啊,蝉蜕看起来很多,夏枯草很多,拿起了一点重量都没,那你用1斗,1斗可能才5分而已1钱而已,是因为那个大小么,你知道我意思,因为本身质不一样所以用大小,才会有这些,这些制的出现,所以诸位看到了这些不要慌,1斤还得了,提了1斤,观念不是这样子,这样了解我意思吧,后面我们在介绍的时候,每味药怎么处方,大概剂量怎么开,我会给大家一个标准,这是我们过去经方用的标准,这是单位剂量。

那药丸呢,生药拿到手上以后,取出来是生药,比如我们到了大陆进口来的生药,过去经方家呢,很多经方家认为,药直接生用效果最好,因为是原样,也有些炮制过以后,力量就不够,到底说,炮制过以后这个力量到什么程度,诸位以后在临床上面,当然看病的时候你可以用,我在讲的时候,我会告诉你,我的经验是什么。

有的药要炮制,有的药要生用,同样的这个药,比如说我们讲附子,我们有时候用生附子,有的时候必需用炮附子,对我来说,炮用和生用它的药性不一样,所以我会必需要炮用,一般人不是这样解释,一般介绍本草讲药物学,炮制过的东西希望把它的毒性去掉,其实不是,炮制过的药性不太一样。因为药性不一样,所以,这就跟我们的诊断有关系,当我们诊断认为说,这个人应该是要……比如说我们讲生附子,能够去里寒,那我们确定这个人是里寒的时候,你要开生附给他吃,那你说炮制把那个毒性,生附有毒炮制去掉,炮附子是表阳虚时用的,一个人大汗不止,流汗流不止,再不把汗止掉的话,这个人会脱水掉,所以我用炮附子下去,那这个时候你用生附子反而不行。

所以炮制过跟生药,因为它的性不一样,所以使用的地方也不一样,这是我的观念,一般的观念不是啊,炮过以后就是去他的毒性,不行,有的时候我就是需要它的毒性,病人吃药的时候也不懂啊。哎,上次吃你的药很苦啊,这次吃你的药很甜哪,他不晓得我们用的五味不一样,待会我们再介绍。

倪海厦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癫医院专科哪里好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longgana.com/flgxttz/2867.html